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金科服務或退市:博裕資本提供兩種要約價,累計投入超40億港元

2025-11-19 10:15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在停牌近一個月后,西南最大上市物企金科服務迎來了或將退市的命運。

11月18日,金科服務與Broad Gongga Investment Pte.Ltd.(下稱「博裕資本」)發佈聯合公告,宣佈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代表要約人提出收購金科服務全部要約股份的經修訂無條件強制性現金要約,並建議撤銷金科服務股份的上市地位及恢復買賣。

根據公告,金科服務提供了兩種要約價:基本要約價為每股6.67港元,經提高要約價為每股8.69港元。后者需滿足兩項條件:一是退市決議案於臨時股東會上獲批准;二是退市接受條件達成。

要約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已累計持股總數達到約3.78億股,佔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約63.29%。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博裕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從金科股份轉讓及其他公眾股東要約收購累計投入已超過40億港元。

受此影響,今日早間開盤金科服務迅速上漲,最高漲至8.09港元/股,收盤報8.05港元/股,漲幅17.18%。

退市需達成兩項條件

作為西南地區最大的物業上市企業,金科服務曾經風光無限。2021年2月,公司股價最高飆升至85港元/股(后復權),市值高達554.92億港元。

從此次的要約價格來看,基本要約價格為每股6.67港元,較公司股價巔峰時期的最大跌幅已超過90%。

經提高后要約價為每股8.69港元,這需滿足兩項關鍵條件:一是退市決議案於臨時股東會上獲批准;二是退市接受條件達成,即要約人獲得不少於90%無利害關係股份的有效接納。

公告稱,若退市決議案未獲批准或退市接受條件未達成,按基本要約價6.67港元/股,要約人根據經修訂要約應付的最高金額約為17.86億港元;若退市決議案獲批准且退市接受條件達成,按經提高要約價8.69港元/股,要約人根據經修訂要約應付的最高金額約為23.27億港元。

公告顯示,待兩項退市條件均達成后,要約人擬將金科服務從聯交所除牌。具體來説,退市決議案需要在臨時股東大會上獲得獨立股東至少75%的批准,且反對票不超過10%。

目前,金科服務已同意為獨立股東召開及舉行臨時股東會,以考慮(其中包括)退市決議案並對其進行投票。倘退市決議案獲准,假設退市接受條件獲達成,該決議案於要約期(包括自達成退市接受條件后至少28日的延長期)結束前將不會生效。

累計投入超40億港元

記者注意到,這已是博裕資本繼2022年9月后對金科服務發起的第二次「全面要約收購」。彼時,要約價為12港元/股,較停牌前溢價達到33%。

當時,博裕資本已持有金科服務約1.48億股,佔其總股本的22.59%,其中有約1.44億股源自金科股份於2021年底的集中出售,總交易價約37.34億港元。

當年11月,博裕資本還與金科股份簽下合作備忘錄,核心就是尋求金科股份進一步支持。彼時的要約結果是有約3124.46萬股接受套現,佔金科服務總股本的4.79%,加上此前在二級市場增持,博裕資本持股比例達到34.63%,已超過當時持股30.34%的金科股份。

今年9月26日,金科服務與博裕資本發佈聯合公告稱,博裕資本擬以每股6.67港元的價格收購東方雨虹所持2840.51萬股金科服務股份,成交金額約為1.89億港元。

公告顯示,自今年4月28日(初步公告日期)起至今,要約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已進一步收購金科服務約1.52億股,佔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約25.43%。截至目前,要約人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持股總數達到約3.78億股,佔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約63.29%。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博裕資本及其一致行動人從金科股份轉讓及其他公眾股東要約收購金科服務股份累計投入已超過40億港元。

然而,自2022年開始,金科服務營收開始下滑,並且虧損。2022年—2024年,金科服務實現營收分別約50億元、49.8億元、45.9億元,對應歸母淨利潤虧損分別約18.2億元、9.5億元、5.9億元,累計虧損近34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約23.4億元,同比下降3.1%;歸母淨利潤約6502萬元,同比增長133.4%。

近年來,金科服務一直在努力擺脫對關聯方金科股份的依賴,開拓如高校、醫院、汽車4S店、金融機構總部等諸多城市服務功能場景。截至6月30日,金科服務合約建築面積達到約2.19億平方米,其中46.8%為獨立第三方開發的物業。

如今,若兩項條件達成,上市5年的金科服務將從港股退市。不過,今年9月26日金科服務發佈的綜合文件顯示,要約人的意向是繼續公司的現有業務,無意對公司的業務引入任何重大變更,因此要約不會導致公司現有業務或員工聘用情況發生重大變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