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8 20:17
(來源:紀要頭等座)
cXO系列專家談-新分子研發方興未艾:小核酸
一、小核酸藥物產業鏈成本結構與生產技術趨勢
小核酸藥物產業鏈成本中,以英克司蘭為例,原料藥成本佔比約10%,製劑成本與原料藥相當(約10%),合計生產成本佔終端價格的20%。原料端可分為載體、單體、試劑及溶劑四大類,五年前載體依賴進口,單體以國產兆維、吉瑪為主,試劑和溶劑亦以國產為主,三者成本各佔1/3。當前受益於資本介入和競爭加劇,單體價格已降至五年前的1/10-1/15,載體逐步實現國產化(如藍曉、南開合成),在siRNA中單體與載體成本合計佔比降至15%-20%,試劑和溶劑成為成本主要構成。生產技術方面,固相合成法因粗品純度高、純化簡單及收率優勢,成本較其他方法低10%-20%,英克司蘭原料藥價格已從規模化生產前的高位降至約3000元/克,未來有望進一步下降50%-67%。
二、CDMO行業競爭格局及客户定價策略
國內小核酸CDMO市場呈現分層競爭,頭部企業包括藥明康德(合全藥業)、凱萊英及上海兆維。定價方面,臨牀I期IND申報階段,合全報價約1500萬元,凱萊英約1100萬元,新進入者為搶訂單報價更低。毛利率方面,行業整體差異不大,但小企業為獲取項目經驗可能犧牲毛利。客户策略上,企業優先考量合規性,在此基礎上對價格敏感,尤其大型藥企成本覈算嚴格;針對不同客户,兆維對無產能競爭風險的大客户或大藥企報價略低。
三、全球及國內CDMO產能佈局與設備技術進展
全球產能佈局方面,傳統產能集中於美國Avicia、韓國ST Pharm及美國Agilent,國內則以合全、凱萊英、兆維為主。當前行業存在產能過剩風險,凱萊英和兆維近年擴產積極,但在研品種需求已被現有產能覆蓋。設備技術上,固相合成儀市場70%由Cytiva主導,日本旭化成因國內缺乏售后支持競爭力不足;國產化設備中,英賽斯產品線較完善(覆蓋100、2600規模),漢邦等企業因產品線不全難以替代進口。
四、在研品種管線與市場需求前景
潛在重磅品種中,GSK的乙肝反義核酸藥物GSK-836有望於2026年底上市,浩博同靶點藥物療效更優,預計晚1-2年獲批,二者均為ASO類型,需求量較大。慢性病領域,羅氏降高血壓小核酸藥物預計2-3年內上市,年需求或達800公斤,顯著高於英克司蘭的200公斤/年。英克司蘭2024年銷售額7.2億美金,其原料藥到製劑損耗率約5%-10%。需注(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意的是,中美關係可能影響訂單流向,例如諾華英克司蘭訂單最終選擇韓國ST Pharm而非國內企業。
五、關鍵生產要素與技術細節對比
生產技術差異方面,ASO(單鏈DNA)與siRNA(雙鏈RNA)合成工藝基本一致,siRNA需額外進行兩條單鏈的退火配對,生產周期略長。遞送系統對製劑損耗影響顯著,英克司蘭因採用簡單磷酸鹽緩衝液,損耗率僅5%-10%,而LNP包裹類製劑包封率較低,損耗更大。此外,Biotech企業(如蘇州瑞博、上海拓璞)多自建中試產能服務內部管線,不對外承接CDMO業務,國際大藥企Alnylam、Ionis則以CDMO合作為主,自建產能僅用於工藝開發與新技術探索。
Q&A
Q1: 小核酸藥物產業鏈中研發、生產及終端各環節的價值量分佈如何?未來三五年的趨勢怎樣?
A1: 以英克司蘭為例,小核酸藥物生產成本中,原料藥佔比約10%,製劑成本與原料藥相當,二者合計生產成本約佔20%。未來隨着固相合成技術的應用,生產成本有望持續下降,例如英克司蘭的價格未來可能降至當前水平的1/2到1/3。
Q2: 小核酸生產原料的價格現狀如何?主要CDMO企業在原料端以自產還是外購為主?
A2: 小核酸原料分為載體、單體、試劑及溶劑四大類。五年前載體依賴進口,單體、試劑以國產為主,三者各佔1/3成本;目前單體經充分競爭后價格降至五年前的1/10到1/15,載體逐步國產化,二者在siRNA中合計佔成本15%-20%,試劑和溶劑成為成本大頭。當前CDMO企業原料以外購為主。
Q3: 小核酸藥物相關成本未來的下降空間有多大?
A3: 單體目前價格已降至十幾二十元/克,小分子企業進入可能進一步推動價格下降;試劑和溶劑作為當前成本大頭,下降空間有限;固相合成技術的應用使生產成本持續下降,如英克司蘭未來價格或降至當前的1/2到1/3。
Q4: 核心生產技術(如固相法)與其他技術路徑在成本及價格上有何差異?
A4: 固相合成法因粗品程度高、純化相對簡單且收率較高,生產成本較其他方法節約10%-20%。
Q5: 固相法未來在價格端是否存在持續下降的可能性?
A5: 固相法價格仍將持續下降,例如英克司蘭在量大情況下目前成本約2500-3000元/克,未來有望降至當前水平的1/2到1/3。
Q6: 跨國藥企及Biotech在選擇小核酸CDMO時,優先考量的因素有哪些?
A6: 優先考量CDMO的合規性,因小核酸作為藥物需符合嚴格標準;在合規基礎上,對價格較為敏感,尤其大型藥企成本覈算細緻,會排除溢價可能。
Q7: 不同小核酸CDMO企業(頭部及后線公司)的報價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A7: 報價差異較大。頭部企業如合全藥業以海外訂單為主,價格較高;凱萊英曾以低價積累項目經驗,后迴歸正常價格;新進入者為搶訂單報價更低。
Q8: 當前小核酸CDMO訂單主要集中在哪個臨牀研發階段?
A8: 目前訂單主要集中在臨牀一二期。
Q9: 不同CDMO企業的報價差異具體有多大?毛利率差距如何?
A9: 以IND申報(臨牀一期)為例,合全藥業報價約1500萬,凱萊英約1100萬,新進入者報價更低。各企業毛利率差異不大,但小公司為搶訂單可能犧牲毛利。
Q10: CDMO公司針對下游MNC客户與Biotech的報價策略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A10: 整體差異不大,但兆維會對無產能競爭的客户及部分大型藥企適當降低價格。
Q11: 全球小核酸CDMO產能主要分佈在哪些國家/地區?頭部企業有哪些?
A11: 原產能主要分佈在美國(如Avidity、Agilent)、韓國(如ST Pharm);國內頭部企業包括合全藥業、凱萊英、上海兆維。
Q12: 新進入者在小核酸CDMO賽道是否仍有發展可能性?
A12: 目前小核酸CDMO產能已相對過剩,且短期內其他遞送系統突破有限,在研品種需求遠被現有產能覆蓋,新進入者發展難度較大。
Q13: CDMO企業與下游客户的訂單粘性如何?頭部企業是否存在集中度提升趨勢?
A13: 訂單粘性較高,若藥企在臨牀一期選擇某CDMO,若無自建產能,三期及商業化階段通常繼續合作。儘管產能供大於求,但頭部企業憑藉客户粘性有望提升集中度。
Q14: 小核酸藥物研發從一期到三期及商業化階段,CDMO合作方切換的難度如何?
A14: 切換難度較大,一般情況下一期在某CDMO申報后,三期及商業化階段(若不自建產能)仍會選擇該CDMO,項目通常留存於同一家。
Q15: 藥企在小核酸藥物研發中通常選擇幾家CDMO供應商?
A15: 一般最多選擇兩家供應商。前1-2個項目優先選擇合全藥業或凱萊英以確保成功率,第3-4個項目會考慮性價比選擇其他CDMO。
Q16: 頭部小核酸CDMO企業的產能擴張情況如何?
A16: 合全藥業擴產不明顯,凱萊英和上海兆維近年產能佈局較為激進。但當前產能已遠超在研品種需求,如英克司蘭及國內臨牀三期品種的需求可被現有產能覆蓋。
Q17: 在研小核酸品種中,哪些有望成為下一個快速爆發的潛力品種?
A17: GSK的乙肝治療反義核酸ASO(GSK-836)有望於2026年底上市;浩博的乙肝治療藥物效果或優於GSK-836,預計晚1-2年上市;羅氏的降高血壓藥預計2-3年內上市,年需求量或達800公斤。
Q18: 金斯瑞是否會參與寡核苷酸CDMO業務?
A18: 金斯瑞曾計劃佈局寡核苷酸CDMO業務,擁有一臺OP100合成儀,但決策較慢且推進有限。目前市場產能飽和,推測其不會進行深入投入(以上市公司口徑爲準)。
Q19: 全球小核酸產能建設周期處於什麼階段?固相合成國產設備是否有市場?除賽默飛外,哪些設備滿足GMP要求?
A19: 大規模產能建設周期約1.5-2年(廠房裝修半年,設備採購8個月-1年,調試培訓需時)。固相合成設備市場中,Cytiva佔70%份額,日本旭化成因國內無售后較少被選擇;國產設備中英賽斯產品線較完善(覆蓋100、2600規模),滿足GMP要求。
Q20: 研發小核酸藥物的Biotech是否自建CDMO產能?不同CDMO公司在小核酸技術上的特點及優勢有哪些?
A20: 部分Biotech(如蘇州瑞博、上海拓璞、齊魯)自建產能,主要服務於自身管線,不對外提供CDMO服務。CDMO公司在固相合成技術上差異不大,因使用工具相同。
Q21: 美股Alnylam公司的CDMO合作方是誰?
A21: Alnylam早期依託Agilent,后期主要與Avidity合作進行小核酸生產。
Q22: 上海兆維的小核酸業務體量如何?收入端情況是否瞭解?
A22: 上海兆維單體業務(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為國內龍頭,小核酸業務依託單體質量優勢,2025年搶單較多,業務量與凱萊英基本持平。其單體與小核酸業務收入未單獨拆分,具體收入數據不明確。
Q23: ASO、siRNA等不同寡核苷酸類型在生產技術上是否存在較大差異?
A23: 生產技術差異不大。ASO為單鏈DNA,siRNA為雙鏈RNA,合成過程基本相同;siRNA需分兩次合成單鏈,經氨解、脱保護、純化后增加退火步驟形成雙鏈,ASO無需此步驟。
Q24: 諾華英克司蘭從原料藥(API)到製劑的收率(損耗)是多少?
A24: 英克司蘭製劑為磷酸鹽緩衝液,生產相對簡單,API到製劑的損耗僅為灌裝收率損失,約5%-10%。
Q25: 2024年英克司蘭銷售額約8億美金,對應的原料藥(API)需求量是多少?
A25: 2024年英克司蘭的原料藥需求量約為200公斤。
Q26: 遞送系統技術迭代是否會對小核酸CDMO生產工藝產生影響?
A26: 會產生影響(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新遞送方式(如C16、C22修飾,接膽固醇、PE等)需對核酸合成工藝進行微調,但主體仍為固相合成,適應較快。
免責申明: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以此作為投資依據出現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