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旬陽市關口鎮:庭院「小切口」 鄉村「大蝶變」

2025-11-18 15:05

出門見綠,移步換景。旬陽市關口鎮的鄉村之變,始於「千萬工程」的深入實踐,成於黨建工作的強力引領。在鎮黨委的統籌下,基層黨組織成為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的「主心骨」,黨員干部成為攻堅克難的「排頭兵」,「黨建+」的協奏曲,正奏響關口鎮和美鄉村建設的最強音。

庭院繪「小美」,鄉村煥新顏

沿着清澈的溪流走進泥溝村,風格各異、整潔有序的農家小院依次映入眼簾。這里的改變,始於村黨支部的號召和黨員們的率先垂範

70歲的村民馬老伯正拿着剪刀,在自家屋后兩分地的果園里,為掛滿枝頭的柚子修剪多余的枝葉。「別看院子不大,這棵柚子樹一年能結幾百斤果,自家吃不完,還能送給城里親戚。」他樂呵呵地説。幾步之遙,他的鄰居、黨員許桂蘭則在自家小菜園里彎腰除草,鮮紅的番茄、翠綠的辣椒在晨露中格外誘人。「我們黨員户先動手,把自家房前屋后收拾利索了,鄉親們看着好,自然就願意跟着干。」她道出了村里變化的關鍵。

像馬興瑞、許桂蘭這樣精心打理自家庭院的村民,在泥溝村有40多户。過去雜草叢生、雜物堆積的角落,在村黨支部「拆舊補綠、見縫插綠」的動員下,如今變成了規整的小菜園、小果園。金黃的橘子、橙黃的橙子壓彎了枝頭,成為村里一道獨特的風景。而在小區入口處那片半畝多的集體菜園里,由幾名黨員牽頭,組織村民輪流照料,番茄、黃瓜等時令蔬菜長勢喜人,不僅豐富了村民的「菜籃子」,更成為展現黨羣同心的「示範田」。

「關鍵是要讓羣眾看見實效。我們黨支部提出‘支部帶着黨員干、黨員做給羣眾看’,把工作做在田間地頭。」泥溝村黨支部書記介紹,通過黨員帶頭、入户動員,全村已累計建成「小菜園、小果園」60余個,種植各類果樹超過2000棵,蔬菜種植面積達10畝以上。黨組織的紮實工作,讓「千萬工程」從政策理念變成了家家户户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

「美麗庭院」對接「美麗產業」,居家增收添動能

「美麗庭院」建設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體面」,更是生活的「實惠」。關口鎮巧妙地將庭院整治與產業發展相結合,讓「小美」庭院成為激活「美麗經濟」的觸點。在泥溝村,一家由鎮黨委主動對接、牽線引進的中藥材加工場順利落户,為村民的「增收園」提供了穩定的出路。

「我們支部班子多次上門和企業談,就是爲了給鄉親們的收成找個可靠銷路。」泥溝村黨支部書記郭昌鋒説。在黨組織的引領與服務下,村民們利用庭前屋后、林下空間種植的作物與藥材,為加工場提供了穩定的原料來源,將「增收園」的產出實實在在地轉化爲了「增收賬」。

通過黨建引領,越來越多的家庭投身於美麗庭院建設,從淨化、綠化到美化,一步步將普通的農家院打造成增收致富的希望園。如今,以小美庭院裝點大美鄉村已蔚然成風,鄉村增綠與村民增收的良性循環也由此形成。

從泥溝村的精彩實踐放眼整個關口鎮,「千萬工程」的春風正吹拂着每一片土地。全鎮上下正以排頭兵的姿態,持續深化「千萬工程」在關口的實踐探索,將泥溝村「黨建強、鄉村美、產業興」的實踐經驗如種子般播撒到各個村落,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促進鄉村產業多元化融合,繪就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壯麗畫卷。和美鄉村的新圖景,正在關口鎮的大地上徐徐展開,愈發清晰、動人。(張鎮)

審覈:姚啟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