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崩潰還是捲土重來?WeWork破產重組的關鍵要點

2025-11-18 02:58

WeWork Inc.(前身為WEWKQ)是利用市場差距為自由職業者提供靈活辦公空間的典範。它們在2010年代迅速擴張。現在,在申請第11章破產並重組其商業模式后,交易員和投資者面臨着一個重要問題:該公司能否從灰燼中崛起,進入一個已經發生變化的市場?

對於此次重組后的相關方來説,瞭解運營業務中剩余的價值以及在未來重新上市之前必須證明哪些價值非常重要。

2023年11月,WeWork在美國申請第11章,理由是辦公空間需求暴跌導致租賃難以維持和債務負擔。次年4月,他們透露,部分談判旨在大幅減少租金承諾。這意味着要修改150份租賃協議,退出150份其他協議,並重新談判另外50份租賃協議的條款。這是一次80億美元的重新談判,即超過其租金義務的40%。截至2024年6月,WeWork削減了40億美元的債務,並將其地點從777個減少到586個。

對於投資者來説,關鍵的收穫是WeWork改善了其成本結構和負債。儘管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但下一步是展示他們對收入增長、盈利能力和規模運營的承諾。

當評估WeWork這樣的扭虧為盈時,您必須考慮估值和運營指標。就WeWork而言,這些指標要麼沒有吸引力,要麼不可用。

WEWKQ的交易於2024年6月11日有效結束,當時該股票被退市,股票被註銷,標誌着該公司過渡到非交易所上市狀態。Fintel等一些金融數據庫仍然顯示歷史WEWKQ信息,股票代碼不再在任何交易所或場外交易場所進行交易。作為破產程序的一部分,該股權被取消。未來的任何股權參與都需要重新上市。WeWork顯示TTM(過去12個月)為33.6億美元,淨虧損為16.4億美元,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為負75.60美元。截至2024年6月的一年里,WeWork股價下跌了-99.59%。

由於重組過程,第11章中的公司無法獲得P/E和其他指標,並且股票已退市。在這種環境下,投資者沒有標準估值指標來了解當前情況。該公司實際上正處於「扭虧為盈」階段,幾乎沒有可靠的可比元素。

對於WeWork的投資者來説,結構性風險很大,必須謹慎評估。

從遠程工作模式到混合工作模式的轉變減少了員工對長期租賃辦公空間的需求。儘管租賃重新談判是第11章破產的一部分,但遺留義務並不容易被抹去。當這些合同出現挑戰時,這可能表明存在風險。

此外,該品牌之前失敗的長期影響也不容忽視。這在投資者和潛在租户中造成了猶豫。由於WeWork沒有活躍的市場,治理透明度有限,因為該業務不再承擔上市的報告義務。最后,商業模式發生改變后,這一層面的業務救援可能很困難,WeWork必須在新的商業模式中展示出運營成功。

租金和債務的大幅削減提供了一個更有希望的起點。即使採用了更加混合的工作場所模式,靈活的工作空間需求仍在增長,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到1,365億美元。

重新定位的潛力在於,如果WeWork能夠實現穩定的入住率、積極的現金流和有意義的增長,該股票將吸引願意投資以重建品牌的投資者。

有一個細微差別值得關注:混合工作仍然是2024年的主導模式。蓋洛普解釋説,現在53%的美國全職員工在家里和辦公室工作。此外,根據穆迪2024年6月的數據,美國頂級大都會的平均空置率為20.1%。2024年全球靈活辦公市場佔401.2億美元,預計到2034年將增至約1,961.7億美元。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WeWork首席執行官大衞·託利(David Tolley)認為,美國的關税狀況雖然不受一些人歡迎,但可能會增強對靈活辦公室的需求,因為公司在這種不確定性中推迟了長期承諾。他的立場表明,全球貿易政策的波動可能會間接支持WeWork的短期、較低承諾模式。

這表明在家工作或混合環境尚未成為過去。公司可能會避免長期租賃,但仍然需要辦公空間。如果能夠實現可持續盈利,這兩者都可以為WeWork做出貢獻。

WeWork發現自己所處的情況並不新鮮;讓我們看看企業扭虧為盈的其他例子。

同行逆轉數據凸顯了WeWork面臨的挑戰。Hertz Global從第11章中脫穎而出,擁有強勁的運營現金流(~ 191億美元)和適度的自由現金流(~ 4800萬美元)。相比之下,Bed Bath & Beyond繼續陷入困境,報告自由現金流為-8000萬美元,由於持續虧損,其P/E毫無意義。

WeWork要被視為可信的扭虧為盈,就必須表現出有意義的現金流產生和運營穩定性。

對於那些跟蹤WeWork重組進展的人來説,幾項運營指標將決定該公司是否能夠穩定並最終重新進入公開市場: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WeWork仍然是一個高風險、高不確定性的場景。該公司的重組清除了債務和租賃協議等主要障礙,所有這些都是必要的第一步。然而,該股目前缺乏可靠的估值指標,而這些指標通常可以提供對業務的見解。

投資者應該關注塑造WeWork道路的幾種催化劑。短期觸發因素包括租賃重新談判、債務削減和運營穩定。長期指標包括入住率改善、正現金流和持續盈利能力,顯示扭虧為盈是否獲得動力。

對於那些關注破產后發展的人來説,WeWork的未來取決於它是否能將成本削減轉化為可衡量的運營改進。對於尋求更清晰基本面的長期投資者來説,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關鍵決策點將是WeWork是否能夠在未來12-24個月內在現金流和佔用率方面實現可衡量的改善。在看到可衡量的增長之前,道路是不確定的,風險也很高。

Beninga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無薪外部撰稿人。它並不代表Beninga的報道,並且未經內容或準確性編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