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7 18:22
特朗普政府正投資上市公司,且這一舉措正推動相關股票大幅上漲。
在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執政期間,美國政府已獲得多家公司的股權,包括英特爾(INTC)、MP 材料(MP)、美洲鋰業(LAC)和三部曲金屬(TMQ)。投資上市公司是一項非常規舉措,此舉已在華爾街和美國國會引發爭議,核心議題為政府是否應干預市場。
支持者表示,持股是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旨在支持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行業企業,例如稀土開採和半導體芯片製造。而批評者則認為,這是政府濫用影響力的表現,不符合美國的市場理念,且會讓納税人面臨不必要的風險。
截至目前,美國政府投資組合的表現已跑贏標普 500 指數。英特爾股價今年累計上漲 77%,MP 材料股價飆升 276%,美洲鋰業和三部曲金屬股價分別上漲 50% 和 204%;相比之下,作為基準指數的標普 500 今年僅上漲 14.5%。
範德堡政策加速器(Vanderbilt Policy Accelerator)工業政策與經濟安全主任喬爾・道奇(Joel Dodge)表示:「市場似乎將這些交易解讀為聯邦政府釋放的信號 —— 政府將繼續為這些企業提供支持。」
美國政府投資了哪些公司?
MP 材料是一家稀土開採企業。該公司於 7 月 10 日宣佈,美國國防部(現更名為 「戰爭部」)將斥資 4 億美元收購其股票,持股比例達 15%,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深陷困境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於 8 月 22 日宣佈,美國政府將向其投資 89 億美元,獲得 9.9% 的股權。10 月 1 日,美國能源部宣佈將持有鋰生產企業美洲鋰業 5% 的股權。
三部曲金屬是一家在阿拉斯加州開發大型採礦項目的礦業公司,該公司於 10 月 6 日宣佈獲得美國政府投資,戰爭部將持有其 10% 的股權。
11 月 3 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向稀土初創私企瓦爾坎元素(Vulcan Elements)投資 5000 萬美元,獲得其部分股權。此外,在日本製鐵今年 6 月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交易中,美國政府通過國家安全協議獲得了美國鋼鐵的 「黃金股」(注:「黃金股」 通常指擁有特殊投票權的股份,可在特定事項上行使否決權)。
美國政府為何要這麼做?
特朗普政府此舉旨在應對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包括加強芯片、稀土等關鍵材料的供應鏈。
稀土在美中貿易戰中已成為一個尤其關鍵的爭議點。這類礦物不僅用於手機等日常用品,還廣泛應用於國防、航空航天及軍事等高度敏感領域。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稀土開採量約佔全球 70%,稀土精煉產量佔全球 90%,稀土磁體產量佔全球 90% 以上。
MP 材料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在 11 月 6 日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實現自給自足、盟友韌性及培育國家工業龍頭企業,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安全領域的前沿陣地。」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在一份聲明中稱:「特朗普政府致力於動用一切可用工具,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與經濟安全。」
歷史上,美國政府曾有過在危機時期持股救助企業的先例。2008 年金融危機后,政府曾持有通用汽車、克萊斯勒、美國國際集團(AIG)等公司的股權,到 2015 年退出這些投資時,總體實現了小幅盈利。
但在非緊急情況下,政府持有企業股票的情況極為罕見。專家表示,此舉處於法律灰色地帶。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艾倫・奧爾巴赫(Alan Auerbach)在電子郵件中指出:「這與以往政府對企業所有權的態度形成了顯著背離,對共和黨人而言尤其如此。」
存在哪些擔憂?
質疑者認為,此類政府干預違背了自由市場理念,且會增加納税人承受鉅額損失的風險。此外,持股能否切實增強供應鏈韌性,目前也存在不確定性。
CFRA 研究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薩姆・斯托瓦爾(Sam Stovall)表示:「存在投資失敗的風險,並非所有投資都能成功。人們會質疑‘我們為何要這麼做?沒必要拿納税人的錢去冒險’。」
霍里森投資公司首席投資官斯科特・拉德納(Scott Ladner)表示,他對政府持股企業的決定持懷疑態度。他指出,從歷史記錄來看,政府並不擅長挑選 「贏家」,而且這種投資可能會分流資金,導致那些不在政府關注範圍內、但更具發展潛力的企業錯失資源。
拉德納稱:「我不喜歡這一舉措為未來樹立的先例。個別投資或許最終能取得不錯的結果,但這一先例以及它在未來 10 年、15 年、20 年賦予政府的權力 —— 我對此並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