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7 10:4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用益研究)
● 10月二手房價格全線回落
● 化債兩周年,城投債投資新格局
● 券商月內已密集調研398家A股公司
● 2619單!慈善信託逼近百億大關
● 多款創新型信託產品落地
● 信託深度入局上市公司破產重整
● 上海信託參股設立科技公司
● 中糧信託兩年間「家庭信託」增長10倍
● 重慶信託低波組合年化收益5.76%
● 中信信託擬將中標山西省職業年金計劃受託人
● 產融結合再結碩果 「化銷融」落地江蘇
● 海信集團與華能信託深化交流
●【觀察】信託業人才標準體系框架推出在即
●【觀察】新規下的信託轉型陣痛與財富新局
一、財經視點
■ 10月二手房價格全線回落
庫存持續優化背景下,房價仍面臨下行壓力的現象,受到市場關注。據國家統計局11月14日公佈的全國70城房價數據,2025年10月,新房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數量為7個,較上月增加1城;下跌城市有64個,較上月增加1城。二手房價格方面,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已覆蓋全部70城。
點評:受消化速度放緩、項目同質化競爭加劇,以及二手住房價格對市場預期衝擊等因素影響,三四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跌幅已連續2個月擴大,直接拉低了整體房價水平。
■ 化債兩周年,城投債投資新格局
自2023年7月中央提出一攬子化債方案以來,化債已兩年有余,距離2028年全國實現隱性債務清零的目標,進度近半。化解存量方面,截至2024年末隱性債務10.5萬億元,各地通過地方債置換以后,債務平均利息成本降低超過2.5個百分點,節約利息支出超過4500億元。遏制增量方面,化債以來,城投有息債務增速得到較好控制,2024年增速降至5.5%,2025年中報進一步降至4.9%。
點評:城投債投資出現三大變化,一是作為傳統的票息資產,信用利差明顯收窄,收益呈現類「利率債」特徵;二是各省間分化明顯收窄,區域利差挖掘空間逼仄;三是在靜態收益較低的背景下,不少投資者嘗試向久期要收益。
■ 券商月內已密集調研398家A股公司
本月以來,券商調研積極性高漲,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券商月內已合計完成調研1990次,覆蓋398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中資企業「出海」成為券商調研焦點。具體來看,本月以來,接受券商調研次數最多的個股爲天合光能,累計被調研39次;其次為立訊精密和安集科技,均獲券商調研36次。從行業分佈來看,工業機械、電子元件等行業「熱度」較高。
點評:中資企業「出海」趨勢有望大幅打開其利潤增長空間。今年以來,一些代表性企業的海外業績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且展現出較大的盈利潛力。
二、信託動態
■ 2619單!慈善信託逼近百億大關
2025年以來,隨着相關政策與制度持續完善,慈善信託行業「加速度」發展所帶來的現實圖景。根據「慈善中國」官網截至11月11日的統計,全國已備案的慈善信託數量達2,619單,財產總規模約99.13億元,正穩步逼近百億元大關。
■ 多款創新型信託產品落地
近期,愛建信託、廈門國際信託、國民信託先后落地家庭服務、預付保障、房企重整三類創新信託業務,從消費安全、財富管理、風險化解等民生領域入手,以信託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等優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
■ 信託深度入局上市公司破產重整
近期*ST東易、*ST新研、*ST名家等多家上市公司的重整公告中,雲南國際信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重慶國際信託等機構密集現身,成為重整投資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市場需求端看,當前部分上市公司深陷債務危機,亟需專業機構解決「資產盤活+債務清償+業務轉型」的複合型需求。
■ 吉林信託原高管被「雙開」
11月1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通報:吉林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原副主任(副局長)張巍被開除黨籍和公職。張巍出生於1978年7月,吉林靖宇人,曾在吉林信託工作長達近20年之久,任公司董事會祕書、辦公室主任等職務,親歷了吉林信託連續4任董事長(張興波、高福波、李偉、邰戈)相繼落馬的歷程。
■ 上海信託參股設立科技公司
天眼查顯示,11月10日,上海外灘金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陳萌,註冊資本5000萬元。股東包括上海黃浦科創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據瞭解,新成立公司以從事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為主,經營範圍包括創業空間服務,科技中介服務,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等。
■ 中國鐵建、國通信託在內蒙古新設置業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內蒙古鐵信興合置業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含:以自有資金從事投資活動;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中國鐵建全資子公司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國通信託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持股。
■ 上市公司公告,申請5億信託融資
11月12日晚,上市公司廣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向信託公司申請信託融資。廣匯物流公告稱,因經營發展需要,公司向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申請信託融資,融資總額5億元。此次融資中,金谷信託代表「金谷·今朝38號資金信託」,該信託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公司出資不超過5億元認購全部信託份額。
■ 五礦信託投向實體經濟規模超4000億元
「十四五」期間,五礦信託堅守產業金融定位、迴歸信託本源,在服務實體經濟、融入產業鏈發展、踐行金融為民等領域取得亮眼成效,以多元實踐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在服務實體經濟核心領域,五礦信託持續加大資源傾斜,截至2025年9月底,投向實體經濟領域規模達4013.34億元,佔實收信託規模的78.03%,較「十四五」初期提升14.92個百分點,服務實體質效顯著增強。
■ 中糧信託兩年間「家庭信託」增長10倍
2023年11月,方禾家庭信託正式亮相,憑藉精準的市場定位與專業服務,在起步期便積累了200單的基礎規模。2024年,業務迎來跨越式發展,全年落地單數接近1000單,同比增長超3.7倍,成功邁入行業第一梯隊;2025年,中糧信託更是乘勢而上,提前達成2000單里程碑,同比增幅高達110%,以「兩年三級跳」的態勢,成為家庭信託領域的「增長標杆」。
■ 重慶信託破局組合投資 低波組合年化收益5.76%
重慶信託為幫客户鎖定長期穩定正收益,團隊放棄單一債券配置,選擇「股債商匯多元佈局」的組合投資策略,順勢推出了「山金優享1號」。一年多運作印證策略有效性。截至2025年10月31日,這款月申購、季贖回的開放式淨值化產品,所有客户均獲正收益,年化收益區間4.61%~6.52%,平均達5.55%;歷史最大回撤-0.71%,且63天即恢復至此前淨值水平。
■ 中信信託擬將中標山西省職業年金計劃受託人
2025年11月14日,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正式發佈,經省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評選委員會評審:擬確定中信信託擔任山西省職業年金計劃受託管理人。此次中信信託成功入圍山西市場,是繼多省市佈局后的又一重要突破,也印證了其在職業年金管理領域的行業認可度。
■ 崑崙信託西北成功落地崑崙資管山東墨龍項目
2025年10月30日,崑崙信託西北地區業務總部成功設立 「崑崙資管山東墨龍經營收益權轉讓與回購固定收益類信託計劃」 。該信託計劃總規模5600萬元,首期成立2750萬元,標誌着西北地區業務總部在產融結合業務領域再結碩果,為集團長期合作的裝備製造供應商精準賦能。
■ 國元信託助力打造預付式消費資金監管「合肥樣本」
11月13日下午,合肥預付式消費資金監管服務平臺——合肥「預付寶」正式上線運行。合肥市長羅雲峰,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祕書長潘海峰,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嚴克斌,市領導劉衞寶、王海霞,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長高智鋼,螞蟻集團副總裁、支付寶總裁李俊,國元信託總裁於強,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數據空間研究院副院長洪日昌等出席活動,並共同啟動平臺上線。
■ 產融結合再結碩果 「化銷融」落地江蘇
近日,崑崙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華東地區業務五部成功落地江蘇省首單「化銷融」業務,規模370萬元,該項目融資資金以受託支付方式全部用於向中國石油華東化工銷售江蘇分公司採購化工品,實現了我司在該區域創新業務領域的重大突破,為區域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的金融活力!
■ 海信集團與華能信託深化交流
11月10日,海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賈少謙率隊到訪華能信託,與華能信託黨委書記、董事長孫磊展開深入交流,為雙方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再添新彩,共同勾勒產融協同發展的宏偉藍圖。海信集團副總裁、財務公司總經理吳大鵬,華能信託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芳陪同交流。
■ 蘇州信託到江蘇信託調研交流
2025年11月13日,蘇州信託黨委委員、副總裁姚文德帶隊到訪江蘇信託開展同業交流,江蘇信託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寶秀出席了交流座談。雙方聚焦當前信託行業的核心發展任務,重點圍繞信託業務轉型展開了富有成效的探討。雙方還就標品業務風控體系構建、數據與系統互聯互通、財富管理團隊績效激勵等具體操作層面的關鍵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與經驗。
三、市場觀察
■ 信託業人才標準體系框架推出在即
近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第二屆人才與培訓專業委員會擴大會議暨信託人才標準建設座談會在河北石家莊召開,會上審議了《信託從業人員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報告(討論稿)》,系統提出行業統一人才標準體系框架,為破解人才結構性矛盾提供解決方案。
業內觀點:
1、目前行業人才體系建設存在一定短板,部分信託公司存在「業務先行、人才滯后」的特徵,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難以適應業務轉型需求。相較於銀行、證券、基金等金融同業成熟的人才標準體系,信託行業人才體系建設纔剛剛起步,尚無統一的人才評價標準。
2、建立標準是實施行業自律的主要手段,協會在業務標準方面正在逐步完善,人才標準方面也處在探索階段。建立統一人才標準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既能錨定能力基線、滿足監管合規與投資者保護需求,又能破解「業務先行、人才滯后」的結構性矛盾,還能在金融人才競爭中建立可比參照系,鞏固信託業在金融體系中的專業話語權。
3、針對行業痛點,《報告》首次創新性地提出「三維+四要素」人才標準分析框架,構建覆蓋業務全生態、人才全周期的立體評價體系。專委會將以「標準引領、育用結合、生態共建」為原則,深化行業人才工作。一是推進標準轉化,儘快審發研究報告、起草信託從業人員自律管理規則,打造「標準—培訓—評價」閉環;二是構建「產學研用」育人生態,推動校企合作、同業交流,組織人員赴前沿行業學習;三是設立行業數字學習平臺與人力庫,用技術提升人才培養配置效率。
■ 新規下的信託轉型陣痛與財富新局
2025年10月31日,金融監管總局發佈《資產管理信託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標誌着我國信託業監管迎來里程碑式變革。該辦法將資產管理信託明確定位為基於信託法律關係的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全面強化合格投資者標準、銷售行為、投資管理、風險控制與信息披露要求。
業內觀點:
1、在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信託業正經歷從"融資平臺"向"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本源的迴歸,這一過程雖伴隨陣痛,但必將推動行業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2、轉型的核心挑戰在於路徑依賴的突破。信託公司習慣於剛性兑付思維和通道業務輕資本模式,驟然轉向真正承擔投資風險的主動管理,需要重塑公司文化、激勵機制和客户關係。
3、未來信託業務將呈現專業化與精品化趨勢。信託公司需依靠自身資源稟賦走差異化道路。信託公司需夯實投研基礎,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深化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和資產服務生態協同。
■ 一周信託產品市場綜述
1、本周資產管理信託市場「數增量減」,成立規模下滑超兩成。受上周超大額標品信託落地的基數效應影響,本周標品信託整體成立規模順勢下滑。而非標信託成立規模反彈回升,其經濟強省的優質政信項目憑藉穩健底層資產與強信用背書受市場青睞,短期內成為資金配置的優選方向。
2、本周資產管理信託發行市場反彈回暖,發行數量及規模均有所增長。多家信託公司聚焦經濟強省優質項目,優化產品結構以契合監管要求,本周政信信託發行規模大幅增長。
3、本周非標信託產品成立市場行情回暖,成立數量及規模均大幅增長。本周基礎產業類非標信託成立規模大幅攀升,儘管隨着信託新規的逐步落地,城投非標融資的規範化轉型將持續推進,規模萎縮成為長期趨勢,但是受資產荒以及低利率時代的影響,短期內政信產品憑藉獨特的 "高安全邊際 + 相對高收益" 優勢吸引了部分避險資金。
4、本周標品信託成立市場熱度回落,成立規模顯著下滑。核心原因在於上周重量級產品落地屬於偶然性爆發因素,並非市場常態化表現,本周規模回落是對前期的自然修正。剔除該偶然性因素,標品信託整體運行態勢較為平穩。
作者:用益信託研究院
來源:用益信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