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5 14:01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保險論壇)
9月29日,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將於10月22日召開公司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會,審議有關員工持股計劃的議案。
緊接着,泰康保險集團也發佈公告稱,擬推出新的員工持股計劃。
所謂員工持股計劃,主要是指保險機構根據員工意願,經公司自主決定,通過合法方式使員工獲得本公司股權並長期持有,股權收益按約定分配給員工的制度安排。
作為一種長期激勵工具,員工持股計劃是綁定員工與公司的關鍵「紐帶」,不僅讓「打工者」向「合夥人」的身份轉變成為可能,而且被解讀為險企在公司治理、競爭力、市場信心等方面實力的體現。
不過,員工持股計劃退出機制不完善,也讓不少員工望而卻步。
一份成功的員工持股計劃應該是什麼樣?
兩險企同步發力
門檻、目標有何不同
從上述兩家公司公告細則來看,險企的員工持股計劃既有共性,也有一些差異化設計。
比如,在參與門檻方面,陽光保險和泰康保險均將「司齡滿2年」作為核心門檻,未滿足要求者參與計劃須經董事會單獨批准。
除了核心門檻,兩家險企在細節上有所區別。
其中,陽光保險對「司齡超10年的老員工」適度放寬條件;參與人羣覆蓋高管、關鍵崗位人員、骨干員工,包括創始團隊成員,以及業務管理、科技、投資、銷售等核心領域員工。泰康保險在「司齡滿2年」的基礎上,額外增加兩大要求,即需擔任一定層級以上管理或核心專業技術職位,且年度綜合績效考覈為「良好」及以上,並且明確排除獨立董事和非員工監事。
在計劃目標方面,兩家險企均錨定實現「股東、公司、員工利益共贏」。不過,陽光保險進一步強調「分期實施」。根據其公告內容,員工持股計劃以合法合規、自願參與、風險自擔為原則,結合公司法、保險法及上市規則進行「總體規劃、分期實施」,健全長期激勵機制。
在權益處置方面,兩家險企的鎖定期、存續期各有側重。比如,陽光保險公告明確提出,員工持股計劃鎖定期屆滿后,按規則處置,每年度處置比例原則上不超過25%,具體數額尊重持有人意願。泰康保險則是分場景細化方案,既明確「存續期內權益處置辦法」,也制定「存續期滿后處置規則」,內容更全面。
爭議猶存
行業糾紛敲響「警鍾」
在多家險企員工激勵計劃穩步推進的同時,個別險企退出機制不完善所導致的糾紛也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2025年8月下旬,大連沙河口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53名百年人壽離職員工集體起訴公司的案件。
員工要求百年人壽兑付2009年至2021年間參與「高級管理干部長期股權激勵計劃」的累計出資款約8000萬元,並按協議支付相應利息或紅利。百年人壽以公司法資本維持原則和監管整體處置要求為由拒絕支付。
據悉,該計劃自啟動至終止的13年間,始終未向金融監管部門履行報備程序,屬於「內部違規操作」,程序缺失為后續糾紛埋下了隱患。
業內人士表示,該案件爭議核心在於員工持股計劃退出機制不完善。
員工方指出,公司曾承諾,持股不滿五年離職可獲本金加銀行存款利息;滿五年后離職則退還本金及較高額紅利。許多參與者視其為「保本保息」的類固收投資。然而,隨着百年人壽經營狀況惡化,該承諾迟迟未兑現。
「一邊是員工‘真金白銀參股’的期待,一邊是公司‘抽逃註冊資本’的抗辯,該案件將保險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合規性、契約性推向輿論焦點。」上述業內人士説。
那麼,一份好的員工持股計劃應該是什麼樣?
對此,北京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朱儁生表示,應該確保治理框架合法合規、退出機制完善可預期,實現透明治理。
首先,制度建設必須「建在合規之上」,明確持股方式、股權來源、持股比例和授予流程,確保不構成變相集資或違規代持。這也是員工持股計劃的「生命線」。
其次,通過合同明確回購條件、價格計算方式與時間窗口,並落實資金來源保障,避免從激勵工具變為矛盾源頭。最后,企業應承擔完整的信息披露義務,定期披露經營狀況、財務數據等,保障員工知情權,並設計仲裁和救濟通道處理潛在糾紛。
「保險業的新一輪實踐反映出行業公司治理結構與激勵機制的深化轉型,其核心目標在於通過‘利益綁定+長期激勵’,推動公司戰略從‘規模驅動’轉向‘價值驅動’和‘長期主義’。」
在朱儁生看來,隨着保險行業轉型加速,員工持股計劃有望成為更多險企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實現長期價值共創的重要工具。但如何平衡激勵效果與風險控制,確保制度可持續運行,仍需行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