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剛剛,巴菲特、段永平持倉來了!新建倉科技股

2025-11-15 13:00

隨着13F文件出爐,巨佬們最新動向來了!

段永平在美國管理的一個投資賬户此前被網友們挖出,機構名為「H&H」。

H&H提交的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持有11只美股,持倉市值14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42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段永平在三季度新建倉8萬股阿斯麥,持倉金額7745萬美元,佔比 0.53%,比例不高。

阿斯麥作為全球唯一EUV光刻機供應商,這次段永平建倉,可能是其在全球半導體核心設備環節上的一個觀察方向。

三季度段永平加倉伯克希爾B;減持蘋果、拼多多、阿里巴巴、谷歌C、英偉達;對西方石油、微軟、迪士尼和臺積電持倉不變。

蘋果一直是段永平的頭號重倉股,截至三季度末,其管理的H&H持有蘋果的市值達88.69億美金,持倉佔比為60.42%;第二大持倉股伯克希爾B市值26.1億美元,持倉佔比為17.78%。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段永平管理的H&H持倉股11只,分別為蘋果、伯克希爾B、拼多多、西方石油、阿里巴巴、谷歌C、微軟、英偉達、迪士尼、阿斯麥和臺積電。

以上是段永平旗下基金的美股持倉,其港股和A股持倉無需披露,但段永平提及過自己在港股和A股的投資方向。

段永平在最近的採訪中透露,自己的投資標的。

他表示,目前自己真的投過比較大金額的,最早是網易,然后雅虎,投雅虎其實就是想買阿里;后來差不多就到蘋果,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比重也不大;茅臺其實也蠻大,騰訊現在其實還可以。

他透露,谷歌都不算,沒有在谷歌上真的下過重注;拼多多可以算,拼多多很特殊了,初創階段的時候就已經投了,投的錢其實比重很少,賺的錢確實很多,嚴格意義上其實都不算,不是看懂了往里投,是稀里糊塗投的。

段永平表示:「我碰過的股票可能也很多,我還買過神華,現在有神華,只是它比重不大;茅臺我是比重比較大,我一般跟大家講,我就三隻股票:蘋果、騰訊、茅臺,差不多真是這樣。」

對於投資理念,段永平依舊在強調: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投資很簡單,但是不容易;你一定要看公司,你一定要看懂生意,你也要看懂未來的現金流;大部分公司都不容易看懂;老巴的安全邊際不是指便宜,安全邊際指的是你對公司有多懂;懂生意很重要,不懂生意投資是很難做的,我做企業出來的,看懂別人的生意相對容易,但我也懂不了太多的生意。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最新調倉換股動向曝光。

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爾在美股市場共持有41只股票,合計持倉總市值為2670億美元。

13F報告顯示,伯克希爾三季度新買進1785萬股Alphabet,持倉市值約為43.4億美元,在整體持倉中佔比為1.62%,新進成為伯克希爾第十大重倉股。

這是伯克希爾首次建倉谷歌母公司。考慮到巴菲特本人對科技股一向謹慎,市場普遍認為這筆交易可能出自伯克希爾兩位投資經理Todd Combs或Ted Weschler之手——兩人此前便多次在科技賽道上有所佈局。

三季度伯克希爾新建倉1只股票,增持6只股票,減持5只股票,清倉了美國四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D.R.霍頓公司。

安達保險三季度獲增持429萬股,持倉佔比升至3.31%,為十大重倉股中唯一獲增持的個股。

伯克希爾已連續兩個季度拋蘋果,三季度拋售4179萬股,較二季度翻一倍多。儘管如此,到三季度末,伯克希爾還持有蘋果逾2.38億股,持倉市值約為606.6億美元,蘋果仍是其頭號重倉股。

截至三季度末,伯克希爾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蘋果、美國運通、美國銀行、可口可樂、雪佛龍、西方石油、穆迪、安達保險、卡夫享氏、谷歌A,十大持倉佔比達87%。

11月10日,巴菲特發表了一年一度的感恩節信函,這也是他年底卸任CEO同時繼續留任董事長之前的最后一封公開信。

巴菲特在告別信里,用一種「慢下來」的方式和股東談話,信里的他,依舊幽默、坦率、温柔,像老朋友一樣,輕聲交代:「以后聚光燈會照在Greg Abel身上,而我,會繼續坐在你們身邊,只是換個位置。」

他回望自己的人生,表示自己這一生「沐浴在荒唐地長的好運里」,出生在美國中部,白人男性,在一個經濟騰飛的時代成長。

他坦言,這不是能力,而是時代的饋贈,隨着年歲增長,幸運終會稀釋,他要做的,就是讓好運繼續流向別人——這也是他堅持慈善的原因。

關於慈善,他宣佈將把更多伯克希爾A股轉換為B股,繼續捐出更多家族財富。他強調這不是看空伯克希爾,而是「更喜歡在自己還看得見、還能指引的時候,把錢送到它應該去的地方」。

談到投資,他仍是那個讓人心安的奧馬哈智慧老人。他坦言自己這輩子經歷過三次50%的下跌,卻從未懷疑過美國、也未懷疑過伯克希爾。

「波動不是風險,恐慌纔是。」這種輕描淡寫背后,是半個世紀的風雨。

信中最打動人心的一句,是他寫道:「偉大不是金錢、名氣或權力,而是善行。善良無價。清潔工和董事長一樣,都是人。」

巴菲特沒有説再見,但這封信像是一位老人悄悄收起麥克風前的真心話。温柔、坦然、清醒,也依舊滿懷善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