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4 21:21
AI概念圖 卿子秀
隨着「十五五」規劃建議出爐,為醫藥領域錨定了更高維度的發展航向。站在新的發展節點,醫藥行業迎來了政策引導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機遇。
從資本市場角度來看,醫藥板塊有望迎來新的催化機遇。有分析人士指出,未來,需求和供給仍將是醫藥行業的主要邏輯,建議關注創新葯、醫療器械、中藥、原料藥、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會。
■金融投資報記者 林珂
a創新葯:
邁入雙輪驅動階段
中國創新葯行業已形成以領頭企業為引領、大批量優質企業為支撐的金字塔梯隊,產業兑現持續性強。這一輪周期的底層邏輯是中國在研創新葯具備全球競爭力,兑現形式由在中國銷售放量轉向國際化的數據與交易兑現,商業化空間打開,生態更趨健康成熟,逐步邁入產品與商業模式的雙輪驅動階段。
業績方面,創新葯板塊在第三季度延續了營收端的高增長和利潤端的扭虧為盈。有分析指出,中國創新葯產業已經體現出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並在近年集中體現在BD(商務拓展)交易的爆發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大部分國產創新葯來説,對外授權通常只是全球開發的起點,合作伙伴在海外的開發進度,以及后續全球臨牀數據的讀出可以進一步加強產品在全球市場商業化的確定性。
創新葯板塊景氣度可持續,「創新+國際化」的創新葯產業趨勢不變,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興業證券分析師黃翰漾表示,政策預計持續支持產業,全球競爭力預計持續加強,商業化盈利預計持續兑現。同時,可關注基本面開始改善的創新葯產業鏈,海外業務方面訂單和業績已開始恢復,國內業務具備自主可控邏輯,上游業績已出現復甦趨勢。
方正證券分析師周超澤表示繼續看好創新葯產業鏈。周超澤指出,兩大龍頭國內海外持續超預期,隨着BD的持續推進,中國創新葯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鏈分成,長期價值凸顯。建議關注百濟神州、恆瑞醫藥、百利天恆、華海藥業、澤璟製藥、映恩生物、君實生物、邁威生物等。
潛力股精選
百濟神州(688235)單季度業績亮眼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達100.8億元,同比增長41.1%,環比增長6.4%;實現歸母淨利潤6.89億元,同比扭虧,環比增長26.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7.08億元,同比扭虧,環比增長54.9%。收入以及利潤的增長主要得益於澤布替尼以及替雷利珠單抗的銷售增長。公司上調了2025全年業績指引為362億元至381億元之間,同比增長33.8%至39.1%。興業證券指出,公司豐富管線取得多項關鍵進展,后續關注實體瘤和非腫瘤管線數據讀出。整體來看,核心產品全球市場持續強勁商業化表現,公司收入和利潤將實現持續增長,腫瘤及非腫瘤豐富管線持續臨牀數據讀出將推升公司價值成長。
恆瑞醫藥(600276)產品力不斷增強
公司為我國製藥龍頭企業,堅持科技創新和國際化雙輪驅動,擁有110多款商業化藥物,包括23款新分子實體創新葯和4款其他創新葯。公司股權結構穩定,員工持股計劃激發創新活力,在研管線不斷豐富,技術平臺多維度廣泛開拓,研發投入繼續加大,2024年營收淨利創新高。渤海證券指出,公司BD進程不斷加快,與MNC加強合作,歷次BD合作中首付款和里程碑金額穩步提升,2025年已實現與默沙東、默克、GSK多家MNC的BD合作,同時再次採用NewCo模式實現對外授權。產品力不斷增強,國際認可度提升。全球佈局14個研發中心,已在美國、歐洲等國家啟動超20項海外臨牀試驗,產品在40多個國家實現商業化,拓展海外研發邊界。
百利天恆(688506)完善全球商業化能力
公司8月公告EGFR/HER3雙抗BL-B01D1獲得美國突破性療法認定。BL-B01D1是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EGFRxHER3ADC藥物。截至2025年8月,BL-B01D1已在中國開展超十項Ⅲ期臨牀試驗。有機構認為,公司經過過去十年努力,已構建起了全球領先的ADC藥物研發平臺、創新多特異性抗體藥物研發平臺、特異性增強雙特異性抗體平臺及創新ARC研發平臺。BL-B01D1已成功驗證HIRE-ADC平臺的實力。全球多抗藥物研發處於早期研發階段,尚無產品獲批上市。公司已有多款雙、多特異性T細胞銜接器進入臨牀,全球領先。隨着BL-B01D1的成功商業化,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全球商業化能力,從而補齊全球化佈局的最后一塊關鍵拼圖。
澤璟製藥(688266)多抗平臺潛力獲看好
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93億元,同比增長54.49%;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0.93億元,同比減虧4.58%。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2.18億元,同比增長51.85%;實現歸母淨利潤為虧損 0.21 億元,同比減虧34.29%。報告期內,公司持續推進在研管線臨牀開發。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葯鹽酸吉卡昔替尼片治療活動性強直性脊柱炎的III期臨牀主試驗達到療效重點,公司將加快推進該適應症上市進程。其骨髓纖維化適應症已於今年上半年獲批上市。華安證券指出,公司財務狀況持續向好,各項支出平衡穩健。看好公司多抗平臺的潛力,澤普凝、吉卡昔替尼等商業化前景,公司有望成為下一代綜合型創新葯企。
b
醫療器械:
估值將有所恢復
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隨着創新產品上市加速、海外拓展加速、產品力快速提升,正在進入新品放量、估值提升期。浙商證券分析師王班指出,醫療器械2025年下半年業績恢復預期下估值有所恢復,雖然市場擔憂短期恢復彈性后缺乏長期成長動能,但我們認為器械在創新性持續增強、出海拉動下業績恢復,有望帶來長期成長動能。
從業績角度來看,醫療器械行業收入端同比顯著增長,毛利率基本趨穩。國金證券分析師甘壇煥分析指出,板塊2025年第三季度單季收入同比增長10.65%,行業下行調整期已結束,2025年上半年國內招標需求已呈現恢復趨勢。同時國內龍頭企業份額持續提升,渠道庫存去化進入尾聲,預計四季度還有望加速恢復。中低端產品在縣域市場集中採購價格偏低仍有部分影響,未來隨着頭部企業高端產品及海外業務佔比提升,毛利率有望逐步恢復。
隨着行業需求持續恢復,市場看多的聲音也在明顯增加。中泰證券分析師祝嘉琦就表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持續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短期醫保控費和國際形勢在醫療器械領域可能帶來負面擾動,但依然看好創新驅動下的自主可控以及全球化發展,當前時間點預計多重負面影響正在充分釋放,器械板塊已進入拐點區間,不同細分拐點節奏或有差異,建議持續重點關注。投資思路上,持續看好國產企業在政策扶持以及創新驅動下,競爭力不斷提升,加速國產化率提高,包括聯影醫療、惠泰醫療、華大智造等;看好全球化佈局完善,海外市場持續突破的標的,包括邁瑞醫療、南微醫學、新產業等;重視AI醫療、腦機接口等主題投資機會,包括偉思醫療、翔宇醫療、迪安診斷等。
潛力股精選
聯影醫療(688271)規模效應進一步顯現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國內收入68.66億元,同比增長23.7%,復甦態勢明顯。公司市場份額持續提升,重點領域實現中高端、高端以及超高端設備的快速放量。同時,公司創新產品持續落地,2025年8月憑藉自主技術優勢推出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中國首款光子計數能譜,成為全球範圍內首家實現光子計數能譜CT商業化落地的中國企業。在國內醫療新基建和設備更新政策支持下,憑藉持續的高端產品突破和市場份額提升,公司國內業務有望保持強勁增長。浙商證券指出,規模效應下,2025 年前三季度銷售淨利率為12.4%,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隨着國內市場需求持續釋放和海外業務的快速拓展,公司規模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帶動淨利率水平持續提升。
惠泰醫療(688617)發展潛力被看好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67億元,同比增長22.47%;實現歸母淨利潤6.23億元,同比增長 18.02%;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6.02億元,同比增長18.5%。興業證券指出,在高值耗材集採常態化的背景下,公司份額有望持續擴大,市場領先地位穩固。在電生理領域,隨着高端電生理產品AForcePlus導管、Pulstamper導管、心臟脈衝電場消融儀的上市放量,公司有望加速開拓市場潛力更為廣闊的房顫治療領域,未來增長潛力可期;在血管介入領域,公司產品線不斷豐富,憑藉性價比優勢,以集採爲契機實現以價換量,近年來於國內外市場均實現了較快增長;此外,公司還在積極佈局非血管介入領域。多重因素疊加下,持續看好公司的發展潛力。
邁瑞醫療(300760)市場份額有望提升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實現正增長,扭轉了收入季度同比下滑的頹勢,且據公司測算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將提速,如期迎來拐點。分區域看,第三季度國際市場實現營業收入46億元,同比增長11.9%,增速持續提速,國際業務收入佔公司整體收入的比重提升至50.6%;國內市場,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4.9億元,同比下降7.3%,營收同比降幅明顯收窄,得益於上半年醫療設備招標活動的恢復,從第三季度開始國內設備類業務均開始復甦。甬興證券指出,公司為國內醫療器械龍頭,三大業務板塊穩定增長,基於公司在主營業務領域持續提升的核心競爭優勢,疊加海外市場持續拓展及AI領域創新佈局,公司國內外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
偉思醫療(688580)受益於產業高景氣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6億元,同比增長11.58%;實現歸母淨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30.68%;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37.35%。光大證券指出,公司在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領域擁有豐富的產品與技術儲備,涵蓋團體生物反饋、多參數生物反饋及新生兒腦電監測等。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獲得數十項相關專利,覆蓋腦電信號採集、干擾校正、傳輸解析、機器學習算法及非侵入式電極等核心技術。基於此,公司積極構建了「診斷—治療—康復」全周期的閉環神經康復體系。作為磁電聯合康復器械龍頭,公司卡位高成長藍海賽道,堅持創新驅動,積極拓展康復和醫美業務,有望受益於康復產業高景氣和居民消費升級。
c中藥:
營收環比持續改善
基本面持續改善的中藥股是目前機構普遍看好的醫藥細分領域之一。浙商證券分析師王班表示,2025年一季度至三季度中藥行業營業收入增速環比持續改善,考慮到2026年為「十五五」規劃起點,央國企開門紅訴求明確,優秀企業在清理渠道庫存過后收入增長預計提速,疊加中藥材降價帶來的毛利率修復,有望再創佳績。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申萬中藥行業機構持倉比例已低至0.2%,動態市盈率居2021年以來低位。在基本面與資金面的共同催化下,板塊有望迎來資金青睞。
萬聯證券分析師黃婧婧指出,OTC領域龍頭企業業績韌性較強,在醫保改革背景下,中藥行業正經歷發展模式轉型的陣痛期,未來多元化渠道、高品牌力和高臨牀價值是關鍵。長期看,政策引導行業走向高質量和規範化發展。建議關注擁有強大品牌護城河的OTC龍頭企業,品牌力可以對衝政策壓力、成本控制能力強、產業鏈一體化的企業,以及在創新中藥上取得突破的企業。
預期向好是中藥行業的主基調。中泰證券分析師祝嘉琦指出,隨着前期囤積的高價藥材消化完畢,2025年下半年中藥板塊成本端的壓力有望逐漸緩解、迎來毛利率的向上修復。品牌OTC市佔率提升邏輯強化,看好具備品牌和渠道優勢的OTC龍頭。同時,部分中藥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管線有望得到重估。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向,第一是業績穩健、高分紅的OTC龍頭,看好雲南白藥、羚鋭製藥、華潤三九、東阿阿膠;第二是主業底部向上、創新管線前瞻佈局的中藥創新葯龍頭,看好康緣藥業、以嶺藥業、天士力等。
潛力股精選
雲南白藥(000538)業績保持穩健增長
公司業績繼續保持穩健增長趨勢,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6.5億元,同比增長2.5%;歸母淨利潤47.8億元,同比增長10.4%。同時9月份,公司完成2025年特別分紅,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19元(含税),本次現金分紅總金額18.2億元。東方證券指出,第三季度,公司全資子公司中藥資源公司以現金方式收購聚藥堂100%股權,股權轉讓對價總額為人民幣6.6億元,目前,聚藥堂股權變更已完成。聚藥堂擁有豐富的中藥配方顆粒產品線及全品類飲片生產能力,能夠有效補充公司產品管線;此外,聚藥堂成熟的線上銷售渠道及B端客户資源,能夠提升雲南白藥中藥材產業鏈協同效率,助力公司中藥資源業務拓展省外市場。
羚鋭製藥(600285)內生外延雙輪驅動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0.41億元,同比增長10.23%;實現歸母淨利潤6.51億元,同比增長13.43%。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2億元,同比增長10.44%;實現歸母淨利潤1.77億元,同比增長9.77%。內生方面,核心產品線基本盤穩固,在老齡化趨勢下需求確定性強。同時公司不斷豐富產品矩陣,9月莫匹羅星乳膏新品上市,市場表現良好。外延方面,銀谷製藥的整合順利推進,其呼吸領域產品線與公司現有營銷網絡產生的協同效應正逐步釋放,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長城證券指出,公司是國內中藥貼膏劑龍頭,品牌價值沉澱,具備多層次、寬領域產品線。未來將持續受益於國內老齡化深入帶來的骨科用藥市場擴容,看好公司在骨科鎮痛領域的領先地位及管理層的外延整合能力。
以嶺藥業(002603)收入表現明顯改善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3.58億元、16.82億元、18.27億元,同比增長-6.52%、-19.21%、3.78%;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26億元、3.43億元、3.32億元,同比增長7.25%、51.23%、1265%。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的同比、環比表現明顯改善,估計與營銷改革后的核心品類發貨恢復有關。展望第四季度,隨着流感冬季發病率上升以及社會庫存的回落,公司呼吸系統類產品的銷售有望較快放量。光大證券指出,作為國內創新中藥領域頭部企業,公司堅持科技創新驅動,不斷推進新產品研發,豐富已上市產品的科技內涵。在絡病理論指導下,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研發體系和產品儲備,有望深度受益中藥創新政策紅利。
華潤三九(000999)期待整合成效釋放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收入71.8億元,同比增長27.37%;實現歸母淨利潤5.4億元,同比下滑4.2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4.9億元,同比增長10.12%。公司在度過上半年調整期后,預計內生CHC業務在第三季度企穩。公司已陸續上市999益氣清肺顆粒、999冰連清咽噴霧劑、999玉屏風口服液、999荊防顆粒等新品,有望填補重感康復用藥空白。產品線的全面佈局,有望進一步提升品牌整體市佔率。第四季度流感旺季疊加公司良性渠道庫存,CHC業務有望繼續企穩回升。國金證券指出,公司持續推進融合,天士力與公司的「百日融合」工作完成。昆藥集團渠道改革等工作在推進中,業績短期承壓。隨着融合及改革進一步推進,期待后續併購整合成效釋放。
來源:《金融投資報》 http://jrtz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