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財報季|大麥娛樂淨利增長54%,多元發力的大麥未來何在?

2025-11-14 11:55

11月13日,大麥娛樂發佈2025/26財年中期業績,截至2025年9月30日,大麥娛樂實現總收入約人民幣40.47億元,同比增長33%;歸母淨利潤約人民幣5.20億元,同比增長54%。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演出內容與科技業務和IP衍生業務表現突出,成為公司重要增長引擎。其中,演出內容與科技業務收入人民幣13.39億元,同比增長15%;IP衍生業務收入人民幣11.60億元,同比增長105%。

首先,演出內容與科技融合構築了核心競爭壁壘。報告期內,演出內容與科技業務收入達13.39億元,同比增長15%,支撐起公司基本盤。值得注意的是,大麥不僅作為票務平臺,更深度介入現場服務環節——完成2500余場大型演出服務,同比增長19%。這表明其已從「交易中介」向「全流程服務商」躍遷。結合平臺接入超2萬個場館、3億用户規模的網絡效應,大麥形成了典型的雙邊市場結構:一邊吸引海量消費者,另一邊聚合演出主辦方與場地資源,通過數據驅動和智能調度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匹配效率,從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其次,IP衍生業務爆發式增長,成為第二增長曲線。該板塊收入11.60億元,同比飆升105%,其中阿里魚實現超100%收入增長與利潤翻倍。這一現象背后,是大麥對IP價值鏈的深度整合能力。通過聯合版權方與潮玩品牌開設「國內首店」,大麥打通了從內容授權、產品設計到零售落地的全鏈路,有效激活粉絲經濟與Z世代消費潛力。在文化消費升級與國潮崛起的宏觀背景下,IP衍生品已不僅是周邊商品,更是情感連接與身份認同的載體。大麥憑藉阿里生態協同優勢,在IP商業化賽道建立起先發優勢,形成可持續變現的輕資產模式。

第三,影視內容投資與科技平臺協同發展,構建長尾價值。劇集製作收入達4.84億元,同比增量高達4.23億元;電影《捕風追影》躋身暑期檔票房前三;燈塔AI則為超600個項目提供全周期智能服務。這體現出大麥正從單一票務或演出服務商,轉型為覆蓋「內容生產—宣發—放映—衍生」的文娛全產業鏈參與者。尤其燈塔AI所代表的科技賦能,不僅提升內容決策效率,更通過數據沉澱反哺IP開發與用户運營,形成「內容—數據—商業」的閉環飛輪。這種縱向一體化佈局,有助於平滑行業周期波動,增強抗風險能力。

未來,隨着線下娛樂需求持續釋放、AI技術深化應用以及IP生態不斷擴展,大麥有望進一步鞏固其在泛文娛產業中的樞紐地位,這樣的大麥無疑更加值得我們期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