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巴菲特的公開「答案」,為啥抄不會?

2025-11-14 15:06

本周一(11月10日),95歲的「股神」巴菲特正式發佈「謝幕信」,宣告將不再執筆伯克希爾的年度報告,並將CEO一職交予加拿大人格雷格·阿貝爾。伴隨這場權力交接的,還有一筆價值約13億美元的捐贈。

這一切,如同一場漫長傳奇的最終註腳,提醒我們「股神」的現場教學或要完結。

在眾多投資大師中,巴菲特可能是分享投資理念、邏輯策略和投資方法最多的那一位。

然而,有個巨大的「悖論」也很清晰:通過採訪、媒體撰稿、股東大會、寫給股東的信、傳記作品、上市公司定期披露等等信息,巴菲特幾乎完全公開了他的投資心法與持倉變動。

可縱覽全球,鮮有人通過「抄作業」複製其成功。

為何這份看似直白的「答案」,在實踐中卻如此難以復刻?

01

「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

貝索斯:「你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呢?」

巴菲特:「因為沒人願意慢慢地變富。」

巴菲特和貝索斯的這段經典對話,或許說明了「股神」無法複製的重要原因——很多人忽視了耐心和時間的力量。

巴菲特的「簡單」體系,核心是以合理價格買入優質企業並長期持有。他曾戲言,最喜歡的持有期限是「永遠」。

這種投資方式的巨大威力,很少來自複雜的計算或投機,更多是在漫長的歲月中,陪潛力股慢慢成長,讓複利發揮作用。這要求投資者具備良好的市場分析能力、選股能力,以及極致的耐心。

然而,市場的喧囂以及對快速致富的渴望,容易構成「速度焦慮」,大多數投資者陷入的困境是:

他們追求的是「一年五倍」的刺激,而不是「五年一倍」的沉穩。當巴菲特研究一家公司未來十年的競爭力時,他們正盯着五分鍾的K線圖。

他們無法忍受「寂靜」的積累期。在巴菲特持有的漫長歲月中,其投資組合也會經歷多次高達30%、甚至50%的劇烈回撤。但真正的信仰讓他敢於在無人喝彩時買入,並在市場下跌中堅守。

他們誤解了「簡單」的含義。巴菲特的體系在理論上「簡單」,但它需要數十年如一日的紀律、對抗從眾本能的自省,以及深刻的商業洞察力來識別真正的「優質企業」。這份「簡單」,是千錘百煉后凝聚的智慧,而非一看即會。

02

  「低成本資金」  

我們取得了幾百億的浮存金,付出的成本遠低於國債利率,這真的太好了。而這也許纔是伯克希爾創造神話的真正祕密所在。——查理·芒格

伯克希爾做的是好生意:我們獲得浮存金的成本是3%,然后用浮存金投資其他生意,每年能賺13%。——巴菲特

「浮存金」的存在,是普通投資者很難「複製」巴菲特的另一重要因素。

巴菲特手里掌握着來自伯克希爾旗下保險業務的鉅額「浮存金」。

當你買保險時,你把錢交給了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可能要很多年以后纔會賠付,甚至有些人永遠不會索賠。

在這段時間里,這筆錢歸保險公司支配,也就是「浮存金」。

浮存金很多時候不僅是「負成本」的(保險業務的承保利潤可以覆蓋資金成本,甚至還有盈余),而且規模龐大、近乎永續,且基本上沒有贖回壓力。

這種低成本、近乎永續性的資金來源,讓巴菲特可以從容地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為單位,去佈局和等待,而且資金的使用成本很低廉。

普通投資者則很難有自己的「浮存金」。

03

   長   壽   

我希望自己和芒格能活得更久。——巴菲特 2019年

身體是本錢,活得長對投資很重要,不少投資大師都是「老壽星」:

格雷厄姆享年82歲

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享年93歲

伯納德·巴魯克享年94歲

是川銀藏、鄧普頓享年95歲

菲利普·費雪享年96歲

查理·芒格享年99歲

羅伊·紐伯格享年107歲

巴菲特很大一部分財富,是在他65歲之后賺到的。

在《金錢心理學》(2020年)一書中,作者摩根豪澤爾提到:投資大師巴菲特的金融資產大約為845億美元,其中815億美元是在65歲以后賺到的。即巴菲特96%的錢,是在我們大多數人的退休年齡之后才積累起來的。

而現在很多投資者,可能年紀還不到巴菲特的一半。

我們感到「抄作業」困難,部分原因並非理念錯誤,而是時間與複利尚未在年輕的投資者身上顯效。

一方面閱歷和經歷的欠缺,投資者可能還沒找到自己的「道」。

另一方面,即使有佼佼者,可能也處於財富積累早期階段,還沒到自己「交卷」的時候,一切皆有可能。

巴菲特的持倉或許可以參照,但他用數十年光陰搭建的知識積累、市場閱歷、資本規模、成本優勢,很難瞬間擁有。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或許很難直接複製巴菲特的成功。不過巴菲特曾多次分享指數基金,認為它是普通投資者可重點關注的理財工具。

比如:

大多數投資者,不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會發現,投資股市的好方法或是投資收費低廉的指數基金。——伯克希爾·哈撒韋1996年年報

我會把錢投資到一個低成本的、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的指數基金。然后繼續努力工作。——巴菲特 2008年股東大會

在我的遺囑中,我留給了我的夫人一筆資金,其中的90%用於購買標普500指數基金,10%用於購買國債。——巴菲特 2021年股東大會

巴菲特對指數基金的看重,還表現在行動上。

2007年,巴菲特與對衝基金Protege Partners定下10年之約:以十年為投資期限,跟蹤標普500的指數基金業績能戰勝任意5只對衝基金的業績,「賭金」是50萬美元。

最終結果是,標普500指數基金勝出。

巴菲特青睞標普500指數基金,因為它行業分佈均衡,成分股變化與時俱進,對美國經濟有較強的代表性,同時也有較好的歷史表現。

A股中有隻歷史悠久的指數,或有相似之處。

深證100全收益指數(以下簡稱深證100指數),以2002年12月31日為基日,2003年1月2日發佈,是國內最早發佈的成分指數之一,發佈時間和基日均早於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等A股重要指數。

行業分佈契合經濟熱點

深證100指數的行業分佈與時俱進、契合時代熱點。

從20年前重倉房地產、鋼鐵、交運等周期板塊,到10年前電子、非銀金融、傳媒領跑、再到如今的電新、通信、電子、醫藥等新興產業全覆蓋。

深100指數行業結構比例變化

注:行業分佈來源於中信一級行業,截至2025年9月22日。以上涉及的行業不代表產品必然投資方向,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查閲,投資需謹慎。

歷史表現突出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1月12日,發佈近23年,深證100指數上漲了724.64%(年化收益10.09%),大幅超越了同期A股其他主要指數表現。

重要指數年化漲幅

統計區間20030102-20251112

數據來源:Wind;深證100指數2020年-2024年的年度漲跌幅為49.58%、-1.27%、26.13%、17.36%、11.07%;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在全球市場比較也不遜色。

全球重要指數年化漲幅

統計區間20030102-20251112

數據來源:Wind;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數據來源:Wind;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深證100指數在A股過往3輪牛市行情中均創出新高,在A股主要指數中較為罕見。

數據來源:Wind;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數據來源:Wind;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

基本面優秀,有潛力、有底氣

ROE(淨資產收益率)是衡量基本面重要指標。

Wind數據顯示,在2018年-2024年7個完整年度中,深證100指數的ROE平均值為13.13%,優於同期滬深300、創業板指、上證180等A股主要指數,反映出深證100指數成分股突出的盈利能力,指數向上更有潛力和底氣。

數據來源:Wind 數據來源:Wind

綜合來看,深證100指數是基本面突出、歷史表現優異的指數,也是深市的核心指數之一,感興趣的小夥伴可關注相關的指數基金。

融通深證100指基為R3 中風險(管理人評級),適合風險承受能力C3及以上的投資者。請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投資。

謹慎投資。指數過去走勢不代表未來表現。本材料是作者基於已公開信息撰寫,但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作者或將不時補充、修訂或更新有關信息,但不保證及時發佈該等更新。材料中的內容和意見基於對歷史數據的分析結果,不保證所包含的內容和意見在未來不發生變化。本材料在任何情況下不作為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或出售投資標的的邀請。

尊敬的投資者: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出如下風險揭示:

一、依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基金分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類型,您投資不同類型的基金將獲得不同的收益預期,也將承擔不同程度的風險。一般來説,基金的收益預期越高,您承擔的風險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各種風險,既包括市場風險,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鉅額贖回風險是開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種風險,即當單個開放日基金的淨贖回申請超過基金總份額的一定比例(開放式基金為百分之十,定期開放基金為百分之二十,中國證監會規定的特殊產品除外)時,您將可能無法及時贖回申請的全部基金份額,或您贖回的款項可能延緩支付。

三、您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者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四、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本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后,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您自行負擔。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銷售機構及相關機構不對基金投資收益做出任何承諾或保證。

五、材料中展示的基金(以下簡稱「本基金」)由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金管理人」)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及約定申請募集,並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許可註冊。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説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已通過中國證監會基金電子披露網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網站【www.rtfund.com】進行了公開披露。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也不表明投資於本基金沒有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