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11-14 21:27
AI泡沫論、美聯儲降息預期減弱打壓美股,三大期指周五盤前繼續走低,截至發稿,納指期貨 $NQmain 跌1.61%,標普500期貨 $ESmain 跌1.12%,道指期貨 $YMmain 跌0.73%。
明星科技股盤前下跌, 特斯拉一度跌超5%, 英偉達、 $AMD 跌超2%;比特幣跌破9.6萬美元,日內跌幅超4%,Strategy、Robinhood跌超5%。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持倉報告出爐。報告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橋水持有251萬股英偉達,數量相較於二季度末的723萬股降低65.3%。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二季度,橋水對英偉達加倉幅度高達154.37%。
SEC披露有着「華爾街抄底王」之稱的David Tepper旗下基金Q3數據顯示,惠而浦成為其第三大持倉,持倉550萬股;基金前五大賣出標的分別是:聯合健康、英特爾、Vistra Energy、亞馬遜、 $META 。
特斯拉盤前股價延續跌勢,一度跌超5%。自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獲得 1 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以來,特斯拉股價已下跌約1成。10月份特斯拉中國的零售銷量為26006輛,較9月的71525輛環比減少63.64%
知情人士透露,三星電子本月將部分內存芯片的價格較9月份上調了高達60%。行業高管與分析師表示,此次芯片短缺情況極為嚴重,已引發部分客户恐慌性採購。
相關機會: $SNDK 、 $MU 、 $WDC 、 $STX
受美國出口限止收緊影響,芯片設備製造商應用材料預計明年在華支出將減少,該公司股價於周五開盤前下跌 6%。美國政府正加大對外國企業的打擊力度,重點針對那些通過子公司及關聯企業規避芯片製造設備及相關產品出口限止的行為。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臺Alibaba.com宣佈與摩根大通合作,引入代幣化支付系統,為其全球B2B業務提供更快捷的跨境結算方案。此次合作被視為銀行背書區塊鏈技術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首次大規模落地之一。
波士頓聯儲主席柯林斯和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兩位今年都曾投票支持降息的官員——發出了迄今最明確的謹慎信號。即將公佈的海量數據,加上近期密集的員鷹派表態,已經將市場對12月降息的押注推回到50%以下。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分析指出,從歷史數據看,美股此輪拋售潮可能已進入「后半段」,這輪由強勢股領跌的拋售行情目前已持續21個交易日,正在接近約25個交易日的歷史平均時長。但市場最脆弱的投機領域仍面臨進一步「去泡沫」的風險,短期前景不容樂觀。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的客户資金流數據,對衝基金和其他機構客户是今年個股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最大淨賣出方,在2025年已拋售了價值超過670億美元的股票。這家華爾街投行表示,散户投資者一直是市場的支柱,是自2020年以來最持續的逢低買入者,這種行為模式是在疫情后的市場反彈中形成的。
以太坊今日回落至3100美元/枚下方,日內跌4.08%,比特幣現跌近4.5%。周四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出現約 8.7 億美元的淨流出,這是該類基金推出以來第二大單日撤資金額。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最近在X上發表的一條帖子中宣稱,「太陽能電力將成為迄今為止人類文明最大的電力來源」。這一大膽的預測恰逢科技行業面臨人工智能能源需求引發的嚴重電力危機。
相關機會: $TAN
相關閲讀:美股大行評級 | 思科、On Holding、派拓網絡等獲多家機構上調目標價
1、Core Scientific $CORZ :隔夜跌7.79%,其中:
2、Strategy $MSTR :隔夜跌7.15%,當日期權成交總量達73萬張,其中:
相關閲讀:期權掃描 | 科技股拋售加劇!特斯拉、英偉達期權成交集體放量;Metsera看漲期權交易激增,Call單超96%
重要經濟數據和事件預告
北京時間22:20:2027年FOMC票委、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發表講話。
北京時間23:05:2025年FOMC票委、堪薩斯聯儲主席施密德就經濟前景和貨幣政策發表講話。
美股財報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消息,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期權收益獵手全新上線
助你穩賺現金,還可低價抄底,詳情>>
PS:「收益獵手」實質上是賣出看跌期權 Sell Put的交易策略。賣出看跌期權后,客户不僅能立即獲得權利金收益,還有機會低價抄底買入心儀股票。
「收益獵手」精選高市值、高質量、低波動的優質標的,供客户選擇合適的期權合約,有效降低決策成本。
投資者進入「收益獵手」產品頁,可在精選票池中設置股票價格範圍和到期天數範圍,篩選合適的期權合約。進入合約詳情頁,輸入交易張數並確認下單后即可成功持倉。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