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遊戲主播「迴流」潮起 垂類生態撐起行業長期主義

2025-11-14 15:18

封面新聞記者 蔡世奇

在注意力經濟驅動的流量時代,內容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平臺抉擇每天都在發生。良禽何以擇佳木?創作者的流動直接影響着平臺的內容吸引力,而直播賽道因內容獨佔性高,主播的選擇更能反映其價值認同。

2023年底,多位頭部遊戲主播更換平臺,前往總體流量更高的短視頻平臺開播。近兩年過去,這波遷徙潮呈現分化:有人停播退場,有人跨界轉型,也有不少人選擇迴流遊戲垂類平臺,續寫職業征程。

95后遊戲主播楊齊家的經歷頗具代表性。這個山東小夥16歲就孤身闖蕩上海打工,最初因好兄弟的慫恿,抱着「玩遊戲還能聊天」的單純想法,在剛興起的鬥魚開啟了直播生涯。在過去的十年,曾輾轉鬥魚、熊貓、抖音等多個平臺,單槍匹馬闖過「8塊錢一小時」的起步階段,也嘗過爆款遊戲帶來的流量狂歡,2024年底從抖音簽約虎牙后,最終在《三角洲行動》賽道迎來事業巔峰。

破局算法桎梏 迴流主播的職業新生

直播十年間,楊齊家身上始終帶着山東人的闖勁和韌勁。從最初播主機遊戲,到后來抓住了多款熱門新遊的流量紅利,他養成了一個關鍵習慣:每場直播前必做規劃,提前設計4-5個「爆點」,用「一小時一個小高潮」的節奏留住觀眾。「我從來沒想過靠包裝或踩風口爆火,就想着播好每一場,留住每一個觀眾」,這份對內容的較真,讓他在早期「野生開播」、無團隊扶持的狀態下,也能穩步積累人氣。

2024年,播了七八年的楊齊家陷入職業低谷,看着不少同行轉戰綜合性短視頻平臺,他也動了「破局」的心思。「當時就想試試自己行不行,不受限於某幾個遊戲,拓寬一下內容邊界」,帶着這份衝勁,他離開鬥魚入駐抖音。憑藉多年對遊戲風口的敏鋭嗅覺,他精準捕捉到《黑神話:悟空》的潛力,成為平臺最早一批「黑猴」主播,靠着此前積累的挑戰類直播經驗,迅速吃到流量紅利,短時間內吸粉數十萬,躋身賽道頭部。

但綜合平臺的「快節奏公式」很快讓他感到疲憊。「在綜合平臺做遊戲直播精神壓力很大,每時每刻都要做停留、造爆點,不能讓觀眾有一秒走神」,他坦言,傳統平臺能花5小時鋪墊敍事、引爆效果,而綜合平臺要求開播即巔峰,「經常一兩個小時就累到不行」。更關鍵的是,單機遊戲的內容天花板來得猝不及防——一個月后,《黑神話:悟空》可挖掘內容耗盡,他果斷轉型《三角洲行動》,卻遭遇平臺算法的隱形壁壘:「賬號帶着‘黑神話主播’的標籤,權重傾斜明顯,轉型很難拿到流量扶持」。

與此同時,綜合平臺的頭部主播已形成資源壟斷,「當平臺資源都向頭部傾斜,后面的人想突圍太難了」。多重困境下,楊齊家作出第四次平臺抉擇,恰逢虎牙向他遞來橄欖枝,他毫不猶豫選擇「迴流」遊戲垂類平臺。入駐初期,《三角洲行動》在虎牙尚未形成熱門賽道,競爭壓力較小,平臺給予的扶持讓他得以沉下心打磨內容。開播兩個月后,他設計的「拯救大兵」互動系列意外成為轉折點——專門幫助新手玩家提升技術、獲取裝備的「扶貧」玩法,搭配「金圖紙一個,寶貝」等鮮活熱梗,讓直播間數據呈指數級增長,不到三個月便坐穩《三角洲行動》頭部主播之位,迎來職業新高峰。

生態適配賦能成長 垂類平臺的耐心價值

楊齊家的成功並非個例,前Tyloo戰隊職業CS選手DANK1NG、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姿態等主播,都在垂類平臺生態中實現了多元價值躍升,核心在於垂類平臺打破了單一標籤束縛,用「耐心」為創作者提供了自由生長的空間。

DANK1NG憑藉硬核競技素養在CS玩家社羣積累了紮實口碑,當《無畏契約》(俗稱「瓦」)興起,兩大遊戲受眾圈層壁壘分明,綜合平臺的算法邏輯往往會將主播釘在初始標籤上,「雙修」很可能面臨流量下滑的風險。但虎牙卻給予了他跨界探索的包容,2024上海Major賽前,DANK1NG因職業生涯未獲個人貼紙,在直播中調侃「我能打上海Major,全場必為我歡呼」,這句夾雜遺憾與憧憬的話迅速點燃粉絲互動熱情。粉絲自發製作趣味表情包傳播,即便他最終未能參賽且轉型《無畏契約》,「你一句我能打上海Major,我看了半年瓦」也成為出圈熱梗,幫助他順利打破圈層壁壘,同時獲得兩大遊戲社羣的認可。

姿態的發展軌跡同樣印證了垂類平臺的生態優勢。作為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他退役轉型直播后並未被「單一遊戲主播」的標籤侷限——平臺既支持他發起並主辦「遊戲全能王」比賽,釋放多元創作潛能;更精準匹配其核心優勢,讓他的賽事解説內容與LPL等頂級賽事周期深度同頻。剛剛結束的S15全球總決賽期間,姿態以官方授權二路解説的身份亮相,憑藉職業選手視角的專業戰術拆解、犀利又接地氣的點評風格,成為二路解説中的熱門選擇,直播間熱度持續領跑。

這些案例背后,是垂類平臺與綜合平臺的核心邏輯差異。一位迴流垂類平臺的主播直言,綜合平臺更看重短期爆點與即時刺激,讓內容生產者長期處於緊繃狀態,難以進行長線內容規劃,根本無法用「鋪墊-引爆」的節奏留存觀眾;而垂類平臺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於不被單一標籤束縛主播,允許創作者進行長期埋點預熱,沉下心打磨優質內容,無需為短期流量起伏焦慮——這種對創作規律的尊重、對長期價值的堅守,正是「耐心」的核心內涵,也是主播能夠實現多元成長、價值躍升的關鍵。

版權、賽事、硬核用户 更適配遊戲主播的生態土壤

實際上,遊戲主播陸續「迴流」並非偶然,虎牙從誕生起就紮根遊戲領域,在「內容適配、資源支撐、用户匹配」上形成了專門服務遊戲主播的獨特土壤,這是綜合平臺難以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遊戲直播的核心魅力,在於「長線陪伴」與「深度互動」:主播需要時間鋪墊遊戲劇情、講解技術細節,觀眾也願意爲了一場完整的遊戲對局、一套系統的教學內容停留。虎牙深諳這一邏輯,不像綜合平臺用「即時爆點」算法倒逼主播壓縮內容,而是給予主播足夠的創作周期——楊齊家能花兩個月打磨「拯救大兵」系列內容,DANKING能橫跨兩大賽道慢慢積累觀眾,正是因為平臺不追求「短平快」的流量數據,允許主播用「鋪墊-爆-沉澱」的長線節奏做內容,契合遊戲直播的本質需求。

此外,對遊戲主播而言,「跟對遊戲熱度」和「獲得曝光機會」是兩大核心需求,而虎牙的資源體系恰好精準覆蓋。

在遊戲版權端,作為深耕遊戲領域十余年的平臺,虎牙與騰訊等頭部廠商深度綁定,能為主播搭建高效的官方溝通渠道。例如,楊齊家與《三角洲行動》官方始終保持良好交流,既能從玩家體驗和直播傳播的角度向官方提出合理化建議,還能受官方邀請參與前瞻測試,結合測試反饋進一步優化內容方向。

在曝光資源端,虎牙搭建了「賽事+內容」雙驅動的扶持體系。賽事層面,「版權賽事(LPL、KPL等)+自制賽事(三角洲DDC鑽石冠軍賽等)」覆蓋主播全成長周期:新人能靠自制賽事攢名氣,腰部主播借版權賽事破流量瓶頸,頭部主播憑職業賽事提升行業咖位;內容層面,平臺會針對主播特色定製傳播方案,比如幫楊齊家剪輯「金圖紙一個,寶貝」等熱梗切片做二次傳播,讓優質內容突破直播間邊界,觸達更多潛在觀眾。

當然,主播的長期成長,離不開精準且高粘性的用户羣體,而虎牙的核心用户池恰好與遊戲主播的內容需求高度匹配。經過十余年沉澱,虎牙用户中70%以上是擁有5年以上游戲經驗的硬核玩家,他們看直播的核心需求不是「看熱鬧」,而是學技術、懂攻略、聊賽事——這種需求與遊戲主播的內容定位完全契合。

對主播來説,不用花費精力去適配泛娛樂用户的喜好,不用被迫做與遊戲無關的搞笑內容,專注打磨技術教學、賽事解讀、遊戲攻略等專業內容即可;而硬核玩家帶來的高互動率、高留存率,又能形成「優質內容-精準流量-粉絲沉澱-商業變現」的正向循環。

如今的遊戲直播行業,早已不是「誰流量多誰贏」的時代,而是進入「生態競爭」新階段。或許真正適配遊戲主播的平臺,不在於提供多少短期流量,而在於是否有契合遊戲直播本質的土壤——能否讓主播沉下心創作,能否幫主播踩準行業節奏,能否為主播匹配精準用户。

對主播來説,選平臺不能只看短期流量,「生態適配」纔是長期成長的關鍵;對平臺來説,拼的不是簽約多少大主播,而是能否搭建起服務遊戲領域的專業生態;對整個電競產業而言,這種垂類生態是破解「流量焦慮」的鑰匙,它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在生態中找到價值,最終推着產業向更有韌性、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