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4 16:01
(來源:派克斯研究院)
騰訊、B站、京東陸續發佈三季報了。
整體上還不錯,京東的情況甚至提高了我對后續阿里財報的樂觀情況。而作為我個人的第一大倉,騰訊在業績炸裂的同時,財報后的電話會也透出了一絲不尋常的訊息。
今天騰訊頂着這麼好的業績收跌,恐怕和電話會的內容密切相關。
1
我們先看騰訊的財報。
營收同比增長15%、歸母淨利潤增長18%、每股盈利增加20%。
每股盈利增速>歸母淨利潤增速>營收增速,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
和蘋果一樣,這是隻有少數最優秀的公司才能做到的事。
業務上的亮點主要有3個。
第一 ,國際遊戲業務首次突破200億,同比增長43%。
雖然這里有收購工作室帶來的影響,但這個數字依舊非常炸裂。
騰訊早就是全球第一大遊戲廠商了,但未來騰訊的目標是,扣掉整個大中華區 ,依然是全球第一大遊戲廠商。
本次財報,算是國際遊戲板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第二個亮點,是騰訊正在做擴張的動作。
財報數據上看,三季度騰訊增加了不到4000名員工。整個25年增加了約1萬名員工。
個人估計,這里頭大頭應該在AI領域。
騰訊還説,AI提高了騰訊廣告業務的ROI。不過我猜測提升幅度可能有限 。
第三個亮點,是騰訊的大力回購並未因大股東減持放緩而放緩。
騰訊的大股東,是南非報業。
由於南非報業自個兒經營不善,股價甚至一度跌到市值還不如手上騰訊股權價值高的奇葩狀態。
也因此,過去幾年南非報業一直在減持騰訊。
因此,騰訊一直在積極回購,對衝大股東的賣盤。
那目前,大股東拋售騰訊的力度有所減弱,近三個月拋售量折半。
但騰訊並未放緩回購的步調,三季度回購了211億環比還有所增加。
整體上,800億回購的預算框架堅決不動搖。
什麼叫優秀管理層?這就是優秀的管理層。
同樣錢多得沒地方用,茅臺在回購註銷這件事上就非常得后知后覺。
當然,這可能也不能全怪茅臺的管理層。畢竟茅臺的大股東是貴州國資委。大股東相對於回購註銷,可能會更傾向於茅臺去選擇分紅。
整體上,騰訊的財報是非常炸裂的。
但是財報后的電話會,卻放出了一定的利空消息。
在電話會里,騰訊高官給出的全球資本支出預計顯著低於此前的指引。
高官給出的原因,是AI芯片買不到。
高官同時還説,供內部使用的GPU供應是很充足的。
那這里就透出了幾個信息,也讓我對騰訊的AI前景產生了一些疑問。
第一,騰訊自稱GPU是夠用的。這和全球缺芯的大背景有些格格不入。
到底是騰訊此前的囤貨足夠多,還是騰訊的AI業務對芯片需求量很低。如果是后者,為什麼低?
另外,高管的原話是,「供內部使用的GPU供應是充足的」。這話我看得也有點怪,你騰訊是一個TO C的企業 ,GPU內部使用充足是什麼鬼?
第二 ,騰訊説資本支出預計較低的原因,是買不到芯片。
這意味着,起碼到目前為止,騰訊還沒有被上面按頭買國產芯片。同時,騰訊看不上目前能買到的國產芯片。
那,未來會不會被按頭買,造成資本浪費?未來囤貨的芯片用完了怎麼辦?
這些,都是未知數。
2
説完騰訊,再説B站。
財報披露,B站3.76億月活用户每天在B站上願意花費112分鍾。這個流量非常強。
收入上,增值服務(大會員、直播等)佔39%、廣告佔33%、遊戲佔20%。這比早期全靠遊戲要健康多了。
一個更好的情況是,根據B站2的財報,有近250萬UP主通過B站獲得了收入,且人均收入還增長了22%。影視颶風更是摸索出了服裝自營的變現路徑,進一步提高了B站的流量價值。
整體上,B站的財報沒有什麼太超預期的地方,但整體足夠令人滿意。
最后説一下京東。
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有所提升,利潤率從5.2%提到了5.9%。
外賣業務一個季度虧了157億元。這部分我已經懶得看了,反正是一次性的,虧完拉倒。
比較有意思的是,京東管理層透露,早期使用外賣的用户中,有近一半會嘗試在京東購買其他商品。
也就是説,通過外賣提高打開率,進而提高主營業務業績的「協同效應」,被打出來了。
當然,這一點暫時不好驗證,不排除是京東在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但如果京東能打出協同效應,那外賣大戰的唯一贏家阿里就更能打出協同效應 。
這讓我對月末阿里的財報多了一分期待。
整體上,我認為騰訊、B站、京東的財報都還不錯。這甚至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我對月末阿里財報的悲觀預期。
不過,本次雙十一基本涼涼。電商税的問題也可能還未充分在三大電商平臺的財報上體現出來了。
再加上美國政府與美聯儲的震盪造成了美元指數走強,港股互聯網在短期內直衝雲霄的可能性不大。
我個人認為,短期內的港股互聯網大概率會持續震盪,明年一季度,可能會是不錯的起飛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