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專訪德銀尹楨:助力中企出海,打通跨境支付與融資的「最后一英里」

2025-11-14 09:44

隨着中企出海步伐的持續加快,為其「保駕護航」的外資銀行,從中觀察到一系列顯著變化。

「中企出海已經完成了一輪結構性升級,從資源尋求型的1.0階段升級為全球價值鏈整合的2.0階段。」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德銀中國」)行長尹楨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指出,跨境支付與財資管理等「最后一英里」的挑戰,正成為考驗銀行全球服務能力的關鍵。

尹楨表示,當前中企出海已進入一個嶄新的質變階段:一是從早期的尋求生產要素,升級為藉助海外市場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戰略地位;二是企業出海的目的地更加多元,從以美國、歐洲等單一市場為主,轉變為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並重,尤其是在東盟、拉美、非洲等市場的業務拓展顯著加速。

出海投資離不開資金支持。外資銀行具有全球化網絡與區域深耕等優勢,成為助力中企解決跨境資金流轉、本地融資等難題的重要力量。

在尹楨看來,跨境支付與現金管理,是考驗銀行全球服務海外中企能力的關鍵分水嶺‌。「企業出海要解決‘最后一英里’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流和資金流運作方面,具體涉及融資、外匯風險管理、現金管理等。」他説。

中企出海完成質變

尹楨於去年12月履新德銀中國行長,同時還是德銀全球企業客户部中國區負責人。他擁有逾20年的跨境金融管理經驗。在他看來,中國產業升級的內在動力與市場發展的自然成熟,共同推動了中資企業走向世界,這是產業鏈能力提升后的必然趨勢。

尹楨觀察到,近幾年,出海已成為中國企業客户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今年是德銀中國連續三年舉辦中國企業客户峰會。今年的會議聚焦中國宏觀經濟展望、跨境貿易和財資管理創新的實踐方案,以及德銀在協助中資企業出海非洲的外匯創新服務等議題。這些都是中企最關注的熱門話題。」他表示。

尹楨將中企出海劃分爲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在2017年以前,以大宗商品、工程承包、能源資源類企業為主,其核心訴求是建立海外渠道;第二階段是2020年至今,出海的中企主要來自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金融科技等高附加值行業的領軍者,這類企業更注重本地化深耕和持續性發展。

「經過這兩個階段的演進,中企出海完成了從數量積累到質變的突破,行業結構煥然一新。告別以往短期獲利模式,融入全球價值鏈體系,實現本地化深耕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當前出海企業的核心訴求。」尹楨強調。

新的變化與趨勢還體現在出海目的地上。據尹楨觀察,近年來,新興市場逐漸成為中企海外佈局的熱點區域,中企出海的版圖持續擴張,尤其是在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地區。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客户在東南亞市場積極開展業務,非洲也是備受關注的重點區域。中資企業正更深入地融入並服務於當地市場。」他舉例説,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已成功進入泰國、印尼市場,一些平臺型龍頭企業也已在巴西、墨西哥開展本地化運營。

決勝「最后一英里」

尹楨認為,中企出海將逐步邁入3.0階段,核心是讓中國企業成為全球價值鏈的組織者,而非簡單的參與者。

「在此背景下,包括德銀在內的外資行將持續通過‌‘金融連接器’‌角色,支撐這一歷史性進程的推進。」他説。

隨着出海模式的深化,企業在實際運營中面臨着一系列結構性難題亟待解決,例如跨境支付鏈路宂長成本高企、境內信用體系與海外存在差異、全鏈條供應鏈服務支撐不足等。

「跨境支付與現金管理,是考驗銀行服務海外中企能力的關鍵分水嶺‌。」尹楨指出。

外資銀行如何幫助企業客户解決上述問題?德銀在協助中資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發揮哪些功能又如何提供差異化服務?

他具體分析稱,在支付結算方面,一類機構是傳統銀行‌,這類機構憑藉其歐元或美元清算行地位,為出海企業提供跨境結算、資金流轉等結算服務;另一類機構是支付服務商,主要覆蓋2B或2C電商跨境收款需求。

「對於傳統銀行機構而言,銀行綜合服務能力的體現,很大程度上源於高效清算基礎上的外匯風險管理服務能力。」尹楨表示,在跨境支付領域,德銀憑藉其作為歐元區領先清算行的優勢,能夠在高效結算的基礎上為企業提供人民幣與印尼盾、南非蘭特等新興市場貨幣的直接兑換服務,有效規避了通過美元中轉帶來的匯率波動與中間成本,從而降低了企業的外匯成本。

跨境資金管理也是企業出海的長期痛點之一。有觀點認為,現金管理流程效率低下是財務運營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原因包括:擁有多家銀行賬户且流程各不相同(非標準化),未實施系統化解決方案(非自動化),這導致流動性分散、可見性降低(非集中化),進而加劇了效率低下的問題。

對此,尹楨表示,銀行應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成為企業出海的「連接器」,解決跨銀行賬户管理、資金集中等難題。「例如,可以通過跨行賬户整合‌與‌API接口技術‌,解決企業海外多銀行賬户管理透明度低的痛點。」他説。

同時,他表示,金融服務應持續升級,從提供基礎的結算服務到提供結構性解決方案‌,「包括通過結構化‌融資等創新模式,分擔新興市場投資風險;同時,提供專業的‌外匯風險管理建議‌,幫助企業設計對衝策略,覆蓋在本地化經營中涉及的外匯風險敞口及衍生需求管理。」尹楨認為。

他舉例稱,以東盟市場為例,在全球供應鏈持續重塑、貿易形勢趨緊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正加速向東南亞拓展業務版圖,以印尼市場為代表的東盟市場為中企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增長新路徑。

「在該地區,德銀利用在融資、外匯風險管理及財資管理領域的跨境解決方案和服務專長,助力客户有效處理複雜局面、降低運營風險,實現更穩健的增長。」尹楨説。

展望未來,尹楨表示,隨着中企出海邁向3.0階段,包括德銀在內的銀行將繼續扮演「金融連接器」與金融戰略伙伴的角色,以全面的全球網絡和本地專長,支持中資企業在全球舞臺上行穩致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