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潤,拋出大規模融資

2025-11-14 09:28

來源:拾遺地

文/十一弟

剛過去的十月份,是樓市的傳統銷售旺季——銀十。

只不過,旺季不旺了。

房地產止跌回穩,官方已經提出來一年多了。

市場有其自身規律,它硬是支稜不起來。

今年,就連行業前五的央企開發商,也掉隊了——

三季度,行業一哥保利,出其不意地由盈轉虧,單季度虧損將近8個億。

今年前十個月,保利的銷售規模2228億,下滑了兩成以上。

在百強房企榜單上,華潤置地排名第四,排在它前面的,也是三家央企——

保利、綠城、中海。

華潤置地是現在的房企利潤王,照樣沒能扛住市場下跌——

到上個月,它的銷售規模1696億,減少了17%。

其中,今年十月份,華潤置地的單月銷售額,大幅下滑了51%,還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

在中期業績會上,華潤置地的管理層,對后市的判斷,也犯迷糊了——

「雖然今年以來穩樓市政策密集出臺,對核心城市的改善性需求形成一定拉動。」

「但進入二季度后,市場動力再度放緩,行業整體雖有企穩跡象,但復甦基礎依舊脆弱。」

樓市長期趴窩,跌跌不休,根本看不到底,換誰也很難樂觀起來。

最近,華潤置地啟動了一輪大規模融資,來補充自身的流動性。

它旗下有一個物業管理與商業運營的上市平臺——華潤萬象生活,持有其超過72%的股權。

今年以來,港股的一波牛市,也帶飛了華潤萬象生活。

十一弟查了下——

從年初到現在,華潤萬象生活的股價,漲幅將近三分之二,市值超過1000億港元。

股價大幅上漲,華潤置地看到了減持的窗口期,趁着高位,趕緊套現——

它決定減持其持有華潤萬象生活的4950萬股股票,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

華潤置地是折價賣出,每股出售價格定在了41.7港元,較當前股價有一定比例折讓。

拋售華潤萬象生活2%的股票后,華潤置地的持股比例下降至70%左右,從中套現逾20億港元現金。

據說,這些資金將用於拿地、項目開發建設及經營開支。

五年前,華潤置地把華潤萬象生活拆分出來,送到港股上市,從未進行過減持。

大股東高位套現,華潤萬象生活在二級市場應聲下跌。

作為輕資產業務平臺,華潤萬象生活的兩大業務板塊——

無論是物業管理,還是商業運營,都是現金奶牛。

一隻手坐收物業費,另一隻手坐地收租。

光是去年,它就賺到了36億利潤。

去年末,華潤萬象生活每股派息1.257塊錢,以華潤置地持有的16.5億股計算,它拿到了將近21億現金分紅。

減持華潤萬象生活之前,華潤置地還拋出了一項更大規模的融資計劃——

它委託了六家投資銀行,未來一年內,打算在港交所發行39億美元債。

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277億融資。

十一弟查了下,華潤置地上一次在境外發行美元債,還是在六年前。

當時,它發行了一筆本金10.5億美元的永續債,年息3.75%。

今年,境外資本市場重新對內房企打開了融資通道,綠城、新城發展先后恢復了美元債發行。

但很難説,現在是尋求境外發債的好時機——

由於內房企整體信用還未修復,境外發行美元債,需要付出巨大的融資成本。

年初,綠城發行了兩筆本金總計5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年息為8.45%。

之后,新城發展也發行了兩筆本金總計4.6億美元的優先票據,年息高達11.88%。

目前,綠城的開發業務毛利率,跌到了13%;新城控股的開發業務毛利率,跌到了8%。

這哪里是融資,分明是給外資打工,白花花地送錢。

不過,好死不如賴活着——

境外資本市場的高息融資,其實是飲鴆止渴,給自己強行續命。

橫豎就是賭一把——

這些融資協議,哪怕利率再高,條件再苛刻,只要能拿到錢,房企們也都敢籤。

這幾年,樓市不景氣,不少房企信用崩塌。

不過,受益於政策大力支持,開發商在境內的融資成本,整體大幅降低。

十一弟查了下,到上半年,華潤置地的平均融資成本,已經降到了2.79%。

綠城的平均融資成本為3.4%,新城控股為5.55%,龍湖為3.58%。

到上半年,華潤置地名下揹負了2813億有息債務。

它的資金成本低到令人發指的2.79%,當然能比其他房企的盈利能力,高出一大截。

在開發項目層面,哪怕是央企利潤王,現在的盈利能力,肯定也大不如前了。

華潤置地的開發業務毛利率,已跌至不足16%了。

只不過,由於境內融資成本下降,從前被銀行大口吃掉的利息,現在留在了房企。

於是,壓力就給到銀行了。

境外的資本家,可不會慣着你,想從他們手上拿到資金,就必須付出大代價。

這次,華潤置地獅子大開口,一下子拋出了39億美元融資計劃。

接下來,就看它能把利率談到多低了。

兜里真要缺錢的話,硬着頭皮、咬着牙,也得把融資協議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后的30天內進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