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聚力拓新,共贏未來 | 財通證券2026年度策略會成功舉行

2025-11-14 07:31

(來源:財通證券研究)

現場盛況

     11月12日至13日,「聚力拓新——財通證券2026年度策略會暨上市公司交流會」在深圳成功舉行。財通證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夏理芬出席並致辭。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尹艷林,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孫彬彬發表主題演講。眾多知名學者、產業專家、企業家和投資機構代表應邀出席。會議吸引了超600位投資機構客户、逾300家上市公司參與。

緊扣國家戰略,把握時代機遇

財通證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夏理芬

     財通證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夏理芬在致辭中指出,我國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性交匯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將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作為核心任務,着力推動科技創新賦能實體經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在"十五五"時期,唯有緊扣這一發展主線,才能搶佔發展先機、贏得戰略主動。隨着新一輪改革開放深入推進,資本市場在制度供給、基礎功能和國際競爭力等方面持續增強。財通證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構建"全周期、全集團、全生態"服務體系,以"合夥人"定位為企業提供覆蓋從初創到上市的全周期服務,打造梯度培育模式,提供戰略規劃、融資支持等綜合服務。公司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理念,以耐心資本培育科創企業,通過"基石客户經理"制度和"1369"聯動機制實現高效響應。充分發揮集團的特色化、專業化優勢,為廣大投資者提供優質安心的資產配置服務,為超高淨值客户重點提供家辦服務,圍繞家族財富保值增值、風險規避、財富傳承等個性化需求提供定製化服務。同時整合六大金融工具,依託"AI IN ALL"戰略打造智能系統,提升融資匹配與風控能力,以科技創新驅動金融服務升級,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 尹艷林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尹艷林在主旨演講中深刻闡述了深化改革開放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大幅縮減,統一大市場建設穩步推進。面向"十五五"新發展階段,尹艷林強調要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以高水平開放拓展發展空間。要着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體制機制創新,完善支持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制度環境;要加快建設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的全國統一大市場,破除制約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尹艷林表示,通過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相互促進、協同發力,必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洞察市場趨勢,佈局厚雪長坡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 曾剛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在展望"十五五"時期經濟與金融政策時指出,這一階段是我國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五年,核心要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與"量的合理增長"的有機統一。他深入剖析了高質量發展的四大內涵: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強大國內市場與高水平開放、共同富裕、統籌發展與安全。在產業層面,曾剛強調將重點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佈局未來產業,通過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在金融領域,他提出要健全"投資與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提高制度包容性,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時,他還指出要構建現代化金融機構體系,推動金融制度型開放,並更好統籌金融發展和安全,持續完善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為實體經濟轉型與結構優化提供更加穩健、高效的金融支撐,助力投資者在"十五五"期間把握確定性機遇。

賦能企業長青,踐行長情陪伴

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 孫彬彬

     財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孫彬彬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科技創新正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增量,在權益與債券市場中均有顯著體現。他強調,在當前發展階段,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更靈活、更包容的融資環境,而資本市場功能的充分發揮對支持科技創新具有關鍵意義。基於對宏觀趨勢的深入研究,孫彬彬分析認為,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是當前環境下的重要基礎,相對穩定的低利率環境能最大程度適配實體經濟發展需求。財通證券研究所將持續深化產業研究和市場洞察,為企業和機構客户提供專業的研究支持,通過研究賦能助力公司建設「全周期、全集團、全生態」服務體系,從專業研究層面支持公司踐行「做企業一輩子合夥人」的服務承諾。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啟航。立足「十五五」新起點,財通證券將始終秉持「金為實服務」的初心,以專業服務賦能、以協同生態聚力、以長期陪伴護航,與廣大企業同心同行,共同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