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思科財報解讀:低估值 + 穩增長,科技老將的投資吸引力凸顯

2025-11-13 19:22

思科系統公司(CSCO)是一家 「老牌」 科技企業,儘管並非增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但憑藉其增長節奏穩健以及親民的估值,有望吸引那些尋求 「增長與低估值兼具」 的投資者關注。

周三收盤后,思科發佈了 2026 財年第一季度(Q1)財報,核心數據如下:

思科 2026 財年 Q1 財報核心數據

從數據來看,思科的營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市場預期,儘管兩者的超預期幅度都不算特別大。

不過,思科超出預期並不令人意外:在本次 Q1 財報之前,公司已連續 13 個季度實現業績超預期 —— 華爾街分析師顯然存在低估思科的傾向。

市場對思科財報反應積極。

漲幅可能得益於三方面因素:Q1 業績表現良好、未來展望樂觀,以及財報發佈前相對合理的估值 —— 與許多其他科技股不同,思科的定價並未透支未來的高增長預期。

思科 Q1 營收同比增長 7.5%,整體來看這是一個非常健康的增速,且相較於公司近期的增長水平也頗具競爭力(2025 財年,思科營收同比增長約 5% 至 6%,而前一年營收同比則出現下滑)。

近年來思科並非高速增長型科技公司,因此高個位數的營收增幅對其而言已屬亮眼表現。

多年來,思科的營收一直以網絡設備銷售為核心,本季度這一格局仍未改變。在 149 億美元的總營收中,網絡設備業務貢獻了 78 億美元,佔比略超 50%。

此外,網絡設備業務的增速也高於公司整體水平 —— 該核心業務營收同比增長 15%,而服務、安全等其他業務板塊則僅實現緩慢增長或零增長。

儘管思科並未像競爭對手Arista Networks(ANET)那樣充分受益於數據中心資本支出的增長,但數據中心投資熱潮仍為其帶來了增長紅利 —— 網絡設備業務無疑是最大受益者。

因此,分析師認為該業務板塊表現領先於其他業務並不意外,且預計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趨勢仍將持續。

隨着亞馬遜谷歌等大型科技巨頭加大數據中心投資,網絡設備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Arista Networks過去在把握這一市場增長機遇方面表現更優,分析師認為這一趨勢可能繼續保持,但思科也仍將獲得一定增長 —— 市場規模足以容納兩家企業,而且對阿里斯塔的客户而言,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也並非最有利的選擇。

思科的營收地域分佈高度集中於美洲地區,貢獻了約 60% 的總營收,歐洲 / 中東 / 非洲地區和亞太地區分別僅佔約 25% 和 15%。美洲地區的增長也更為強勁,同比增幅達 9%,而全球其他地區增速約為 5%。

由於美國能源價格更低、監管環境更有利,美國的數據中心建設規模遠超歐洲,因此這一區域表現差異並不令人意外 —— 未來思科的增長很可能仍將主要來自北美市場。

根據訂單規模和合同類型的不同,思科並非總能在收到訂單的同一季度完成全部交付。因此,訂單接收節奏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指標,它能反映客户需求及公司未來的營收潛力。

Q1 思科產品訂單同比增長 13%,其中美洲地區增長最快,達 16%。不出所料,服務提供商和雲服務商客户的訂單增長最為迅猛,同比飆升超 40%。

「營收不能當飯吃」,利潤增長至少同等重要。思科 Q1 的盈利表現同樣出色,利潤率略有擴大,推動淨利潤同比增長 9%。

這一增長並非源於毛利率提升,而是得益於運營利潤率的改善,背后則是較低的運營費用增速。

思科在研發、銷售、管理等費用方面嚴控成本,運營成本僅增長 3%—— 考慮到營收增速約為其 2.5 倍,這一成本控制成果堪稱亮眼。

最后,得益於股票回購(過去一年小幅減少了流通股數量),思科將 9% 的淨利潤增長轉化為 10% 的每股收益增長。

儘管思科的回購節奏已不及過去某些時期,但回購仍對每股收益增長起到了推動作用,只是目前影響相對有限。

思科作為一家擁有數十年曆史的科技公司,增長並未呈現爆發式態勢。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網絡設備市場的增長速度慢於其他部分科技市場,同時向Arista Networks流失市場份額也有一定影響。

不過,儘管未能實現谷歌或英偉達那樣的增速,思科長期以來仍保持了穩健的業務增長。

分析師認為這一狀況完全不會改變 —— 思科短期內不會轉變為高速增長的科技公司,但仍具備積極的增長前景畢竟,實現穩健增長並不需要極高的增速。

思科對當前季度的營收指引為同比增長約 8%,與 2026 財年 Q1 增速持平或略有領先。對於本財年,思科預計營收約為 606 億美元,同比 2025 財年增長約 7%。這一增速雖不耀眼,但高個位數的業務增長仍屬良好。

憑藉利潤率提升的紅利和股票回購的支撐,長期來看每股收益增速應略高於營收 —— 思科指引本財年每股收益略超 4.10 美元,同比增長約 8%。考慮到思科向來 「保守承諾」,實際增長可能會略高於這一指引。

總體而言,分析師認為思科有望實現每年約 10% 的每股收益增長。

當然,如果思科的市盈率達到 30 倍、40 倍或 50 倍,這樣的增長水平並不算有吸引力。但以當前股價計算,思科的市盈率僅為 17 至 18 倍,遠非高估值水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