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3 16:13
華盛資訊11月13日訊,港股三大指數普漲,恆生指數漲0.56%,國企指數漲0.63%,恆生科技指數漲0.80%。
恆指成分股中,翰森製藥漲4.85%,中國生物製藥漲6.50%,紫金礦業漲4.23%;中國神華跌2.65%,香港中華煤氣跌2.10%,華潤萬象生活跌3.51%。
科指成分股中,華虹半導體漲5.64%,中芯國際漲3.21%,阿里巴巴-W漲3.32%;騰訊音樂-SW跌10.69%,舜宇光學科技跌1.41%,金蝶國際跌1.97%。
板塊方面
生物科技-HK上揚,三生製藥漲10.18%,百濟神州漲7.71%,中國生物製藥漲6.50%,信達生物漲5.51%,翰森製藥漲4.85%。
金屬與採礦上揚,贛鋒鋰業漲12.09%,天齊鋰業漲10.20%,新疆新鑫礦業漲7.46%,馬鞍山鋼鐵股份漲7.09%,洛陽鉬業漲5.47%。
港股減肥藥集體走高,石藥集團漲3.79%,來凱醫藥-B漲2.22%,聯邦制藥漲1.78%,華潤醫藥漲1.01%,博安生物漲0.94%。
媒體與娛樂漲跌不一,騰訊音樂-SW跌10.69%,歡喜傳媒跌9.09%,網易雲音樂跌2.54%,OSL集團漲0.24%,貓眼娛樂漲0.77%。
茶飲概念-HK集體回調,滬上阿姨跌3.59%,古茗跌3.45%,蜜雪集團跌2.93%,茶百道跌1.20%。
個股方面
龍蟠科技漲18.37%;八馬茶業漲15.65%;三葉草生物-B漲15.32%;
巨星傳奇跌19.91%,巨星傳奇於11月13日發佈配售及認購協議公告,將按每股7.20港元配售最多7500萬股股份,所得款項淨額約3.693億港元,資金用途包括約67.70%用於舉辦國際知名藝人演唱會及展覽成本、約16.25%用於創建獨有明星IP及相關IP內容成本、約6.06%用於研發及採購食品飲品產品成本、約9.99%用於一般營運資金。
騰訊音樂-SW跌10.69%;德昌電機控股跌10.63%;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概況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2025.11.13) |
||||
序號 |
股票名稱 |
股價/港元 |
成交額/億港元 |
漲/跌幅 |
1 |
阿里巴巴-W |
162.0 |
247.85億 |
3.32% |
2 |
騰訊控股 |
656.0 |
112.83億 |
-0.15% |
3 |
小米集團-W |
43.5 |
69.02億 |
-0.46% |
4 |
中芯國際 |
75.6 |
65.48億 |
3.21% |
5 |
華潤萬象生活 |
44.5 |
34.49億 |
-3.51% |
6 |
美團-W |
102.1 |
34.22億 |
0.29% |
7 |
中國平安 |
60.95 |
31.56億 |
1.08% |
8 |
華虹半導體 |
78.65 |
30.83億 |
5.64% |
9 |
贛鋒鋰業 |
59.8 |
24.94億 |
12.09% |
10 |
中國人壽 |
28.3 |
23.36億 |
2.39% |
大行最新觀點
中信證券:醫療健康產業的內外因催化因素都有望延續
中信證券發研報稱,展望2026年醫藥投資趨勢,認為中國醫藥企業創新兑現及政策端支持創新葯械、優化集採、推動商保等產業支持政策有望延續,醫療健康產業將回歸臨牀價值和需求導向的定價體系,帶來穩定的國內醫藥市場環境。該機構認為醫藥行業有望繼續維持超配,建議圍繞三條主線佈局:創新驅動和國際化出海相關標的、自主可控下核心零部件及試劑等進口替代標的,以及受益於集採優化、醫保支付改革等新政的相關標的。
中信證券:國產儲能產業鏈具備明顯優勢 電芯、儲能系統環節全球份額持續提升
中信證券發佈研報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新增裝機約290GWh,2030年有望達到1.14TWh,顯示儲能市場增長潛力巨大。該行認為國產儲能產業鏈具備明顯優勢,電芯、儲能系統環節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建議關注佈局海外儲能產業鏈的頭部廠商,看好儲能系統集成商、電芯供應商及PCS供應商的投資機會。
中信證券:影視行業內容驅動需求的趨勢延續 關注后續重點IP續作表現以及政策對優質內容的激勵效果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3Q25傳媒行業整體收入延續温和增長,利潤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實現高增長。其中,影視行業內容驅動需求趨勢持續,重點關注IP續作表現及政策對優質內容的激勵;遊戲板塊景氣度維持高位,精品化內容及豐富產品儲備支撐行業延續高景氣;營銷板塊温和增長且龍頭盈利向好,互聯網廣告投放增加,AI與程序化投放提升效率;出版板塊通過業務結構優化和降本增效推動利潤改善,新業務佈局持續推進。
中信證券:核聚變招標放量在即 商業化進度有望超預期
中信證券發佈研報指出,核聚變作為"人類終極能源",具備高能量釋放、安全可靠、環境友好等優勢,隨着技術進步推動行業熱度及融資規模持續提升。該行測算顯示,僅國內2025-30年間核聚變裝置總投資規模或超3000億元,其中磁約束路線裝置將通過"實驗堆-工程示範堆-商業堆"三步走戰略在2025-30年實現批量建設,場反位等多路線技術有望快速落地併爲行業貢獻顯著增量。
中金公司:電網與儲能或將是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環節
中金公司發研報稱,"十五五"規劃建議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在新能源裝機持續增長背景下,電網與儲能成為能源綠色轉型關鍵環節。截至2025年7月,全國風電、光伏累計裝機1685GW,新能源裝機佔比達45.9%,已超越火電成為第一大裝機。預計"十四五"期間風光新增裝機有望突破13億千瓦,到2035年風光裝機目標達36億千瓦以上。隨着新能源裝機規模提升,電力系統消納與穩定運行壓力凸顯,該行認為電網與儲能將是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核心環節。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 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 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 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 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 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