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調研中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后,高盛感慨:他們對訂單的預期比我們的預測更樂觀

2025-11-13 08:24

針對炙手可熱的中國人形機器人賽道,高盛近期組織了一次調研。

通過實地走訪與線上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高盛對9家人形機器人核心供應鏈企業展開研究,涵蓋三花智控、拓普集團、浙江榮泰、雙環傳動、敏實集團、均勝電子、兆威機電、貝斯特和雙林股份。

調研結束后,高盛發佈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各家企業提前佈局產能,反映對未來的樂觀看法,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實際訂單落地。

Part.01產能提前佈局,增長預期積極

多數供應商正積極規劃中國及海外(以泰國為主,墨西哥次之)產能,以支撐人形機器人潛在量產需求,但目前尚無企業確認接到大額訂單或明確生產時間表。

當前產能規劃折算后對應年機器人產量約10萬至100萬台(相比之下,高盛預測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為138萬台,這一差異凸顯出供應鏈對行業增長前景的樂觀看法)。

多數企業計劃在收到實際訂單后逐步擴產,因此當前佈局未必意味着供應過剩風險迫在眉睫,但足以體現供應鏈企業對行業前景的前瞻性樂觀態度。

Part.02產品矩陣升級,尋求新增長引擎

縱觀整個產業生態,供應商正持續拓展產品矩陣,從單一零部件向集成模塊演進,產品類別從執行器延伸至傳感器及結構件,每家企業均制定了大幅提升市場份額的目標。

顯然,這些與汽車行業存在關聯的企業,普遍希望拓展至機器人零部件領域,以尋找新的增長動力,並藉助現有生產協同效應,實現產能的高效利用。

眾多供應鏈企業積極展現自身技術能力及具備擴展性的量產準備狀態,並強調快速的「設計-產品」轉化周期與敏捷服務能力,是搶佔並擴大市場份額的核心競爭優勢。

調研中企業提及的客户包括特斯拉Optimus、智元、樂聚、小鵬等機器人企業,這些企業更可能成為依賴外部供應商啟動機器人量產的先行者,外界普遍預計其量產時間為2026年下半年。

Part.03關鍵節點待驗證

高盛對人形機器人技術的長期趨勢仍持積極態度,但需通過監控核心機器人產品性能及具體終端應用,判斷技術拐點是否臨近。

后續關鍵觀察節點包括:

1)2026年2-3月特斯拉第三代Optimus發佈

2)2025年底至2026年初,中國及全球人形機器人企業公佈的2026年預期訂單/出貨量目標。

在高盛覆蓋的人形機器人相關股票中,對三花智控H股、匯川技術及雙環傳動評級為買入;對三花智控A股、綠的諧波、貝斯特及鳴志電器評級為中性

Part.04重點企業調研要點

三花智控

產能佈局:泰國工廠原本預留約20萬平方米土地用於微通道及換熱器生產(服務北美市場),目前已另外購置同等面積土地,專門用於人形機器人執行器組裝。該工廠近期已啟動人形機器人執行器產能的投放。

量產時間表規劃:管理層認為無需立即大規模建設生產線,待收到客户實際訂單后逐步提升產能即可滿足需求。

銷售策略:現階段,三花智控將持續聚焦單一全球頭部客户,而非全面拓展客户羣體。

市場份額預期:公司稱其在執行器總成領域仍保持主導地位,市場份額達50%。

拓普集團

產品範圍:拓普集團的人形機器人業務不僅涵蓋執行器,還涉及多種零部件。

產能佈局:計劃在泰國、墨西哥及美國佈局人形機器人相關產能,各基地分工明確:墨西哥基地專注大型結構件生產,美國基地負責高度自動化傳感器製造,泰國基地承擔微電機組裝。今年下半年建成的泰國工廠,設計年產能為100萬台,但實際投產進度仍取決於尚未明確的客户需求。人形機器人相關產能的資本支出預計為70-80億元人民幣。

量產時間表看法:泰國工廠預計明年啟動初期生產,產能提升節奏將根據客户訂單情況調整,但目前客户訂單及時間表均未最終確定。管理層表示,生產計劃仍處於動態調整中,將根據客户時間表及項目進展頻繁修訂。

銷售策略:拓普集團採取開放合作模式,不打算僅聚焦北美客户。目前已與賽力斯集團、樂聚機器人開展多品類聯合開發項目。

浙江榮泰

產品範圍:6月,榮泰收購上海迪姿精密機械51%股權,隨后不久便開始為某北美客户的靈巧手供應微型行星滾柱絲槓樣品。公司對成為該北美客户微型行星滾柱絲槓供應商充滿信心,並認為有望從傳動部件供應商升級為手部模塊(含驅動和電機)整體供應商。

技術難點:管理層強調,C1-C5等精度等級僅是基礎指標,真正的技術難點在於確保產品一致性、耐用性及通過老化測試。榮泰指出,儘管眾多企業可生產機器人機身用行星滾柱絲槓,但手部絲槓的競爭仍較有限,且小型部件的製造對技術要求更高。

產能佈局:公司計劃在2025年底前提升現有產能。初期生產基地位於上海,長期將逐步轉移至泰國,並計劃逐步關停越南基地,將產能整合至泰國。

核心競爭力:榮泰強調三大核心優勢:

(1)絕緣件產品供應商背景

(2)強大的精密加工能力,覆蓋模具設計、機械製造及CNC二次開發

(3)高效的開發能力,可在14天內完成從圖紙到功能樣品的交付

定價與利潤率:管理層預計人形機器人產品的淨利潤率至少與核心業務持平。

競爭格局:公司稱,在該北美客户的三家潛在供應商中,榮泰是唯一具備海外製造能力的中國絲槓供應商(另外兩家分別為純海外供應商及純國內供應商)。管理層認為,這種地理佈局的多元化提升了其競爭優勢。

雙環傳動

產品方案:可為國內人形機器人主機廠提供行星減速器(通常包含電機、編碼器的成套方案);針對北美客户,公司正研發兩種創新解決方案,不同於RV減速器、諧波減速器及傳統行星減速器,該產品部分參數有望超越諧波減速器,適用於高負載關節。

產能佈局:北美客户曾指導其根據長期目標佈局產能,預計2026年下半年確定方案,2026年三季度啟動量產。但由於產品設計尚未最終確定且訂單未下達,公司暫不急於採購設備擴產,目前現有RV減速器及諧波減速器生產線可滿足樣品需求。

銷售策略:公司已與多家國內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建立聯繫,主要為其提供行星減速器。管理層表示,部分主機廠目前雖採用自研齒輪,但隨着銷量增長,未來可能轉向外部供應商。公司還與國內某新能源汽車初創企業合作,開發行星減速器替代方案。針對北美客户,雙方已合作兩年多,累計完成8-9輪樣品交付,用於產品參數對比測試。

減速器技術對比:行星減速器成本較低、傳動效率及負載能力高,但缺點是減速比小;諧波減速器減速比範圍廣、調速範圍大、長期精度高,但抗衝擊性較差且成本高;RV減速器傳動速度範圍廣、精度高,但因其雙曲柄結構,體積和重量較大,不太適用於人形機器人;單擺線針輪傳動的缺點是動平衡較差,易產生偏心運動。

敏實集團

產品範圍:敏實集團的人形機器人產品組合包括頭部及面部總成、外殼、電子皮膚、智能模塊、肢體結構件及無線充電系統。假設全球人形機器人及機器狗出貨量達100萬台、單機價值量2萬元人民幣、市場份額20%-30%,公司目標2030年實現人形機器人相關營收50億元人民幣。

產能佈局:已建成年產能1萬台的頭部及面部總成生產線,預計2026年一季度量產。

核心優勢:公司認為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全球研發及供應能力,以及與現有技術的協同效應。其特色技術包括領先的光學鍍膜(可實現人形機器人面罩單面反光效果)、3D曲面電子墨水屏精密成型工藝,同時掌握高韌性鋁合金(≥300-400MPa)及耐蝕鎂合金鑄造技術,這些技術可應用於機器人肢體結構件生產。

銷售策略:3月,敏實集團已與阿吉機器人(AgiBot,非上市公司)宣佈達成三年戰略合作,涵蓋人形機器人智能外觀、電子皮膚技術、無線充電及關節總成開發。公司確認已成為某國內企業人形機器人供應商,但與北美客户尚未有明確合作進展或直接對接。

均勝電子

產品範圍:均勝電子人形機器人業務聚焦頭部總成,希望通過全新設計提升單機價值量,目前該設計方案正等待客户認可。

量產時間表規劃:截至目前,北美客户尚未下達正式採購訂單。管理層提出產能建設計劃,將於明年二季度后啟動,但同時提示產能提升時間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定價與利潤率:若新設計方案獲得認可,公司有望提升產品價值量,但預計月產量達到一定規模后價格將出現下降。長期來看,均勝電子預計人形機器人制造將逐步趨近汽車生產模式,規模化穩定生產后毛利率可達25%-30%,淨利率達5%-10%。

競爭格局:公司稱已通過北美客户的工廠審覈(涵蓋產能、安全及認證標準),成為其合格供應商並啟動小批量送樣。管理層承認與國內企業存在潛在競爭,但認為憑藉汽車級製造工藝,相較於消費電子領域轉型企業具備明顯優勢。

兆威機電

產品範圍:依託汽車電子微型傳動技術,兆威機電初期為形機器人提供靈巧手相關核心微型零部件/模塊,包括無刷電機、微型步進電機、微型減速器及電控系統。2025年7月,公司推出第二代自研靈巧手DM17及LM06對外銷售,同時與機器人企業合作生產定製化靈巧手模塊/產品。

核心優勢:公司認為其核心競爭力在於傳動及電機部件的小型化與高功率密度,這得益於汽車電子業務積累的技術協同效應。管理層表示,靈巧手的主要技術瓶頸在於穩定性和使用壽命。目前公司已與國內外多數頭部企業開展靈巧手研發合作,樣品反饋顯示其產品使用壽命(超1年)及穩定性已達標。

量產時間表看法:目前尚未出現大規模量產跡象,各批次樣品訂單規模僅數百套,自研標準化靈巧手產量也僅數百台,定製化靈巧手項目尚未向機器人企業實現實際交付。

定價策略:兆威機電第二代自研靈巧手單價約1.7萬美元/只。管理層認為一雙靈巧手定價需合理,預計人形機器人量產后人形機器人靈巧手價格將降至7000美元/雙。

銷售策略:公司最新人形機器人客户包括特斯拉、Figure、智元、iam、ALAXEA、樂聚、Galbot、優必選等。管理層更傾向與具備自研機器人AI及運動學算法(VLA)的企業開展靈巧手技術合作,認為這些AI領域領先企業能為靈巧手提供更優質的測試/應用場景,且有望成為首批商業化落地的企業。

銷售目標:公司預計2026年靈巧手相關營收達1億元人民幣,長期來看定製化靈巧手模塊將成為該業務主要收入來源。

貝斯特

產品拓展:除滾柱絲槓及微型滾柱絲槓外,貝斯特已將人形機器人零部件產品線拓展至結構件及線性模塊,主要面向國內人形機器人品牌。管理層表示,人形機器人結構件需定製化生產且精度要求高,單機價值量可達約1萬元人民幣。

銷售及訂單展望:目前人形機器人業務對公司營收貢獻極小,主要來自小批量樣品訂單,且不同客户對產品需求差異較大。短期內,公司對大額訂單落地缺乏明確預期。

產能展望:現有產能可滿足滾柱絲槓樣品生產需求,收到大額訂單后將考慮新建專用生產線。同時,公司正研發低成本生產設備,以降低對海外設備(如磨牀)的依賴。人形機器人結構件(主要為鋁合金材質)可與汽車零部件共用生產線。

雙林股份

產品範圍:雙林股份可生產C5級行星滾柱絲槓,管理層認為長絲槓加工難度更高,這意味着公司具備生產人形機器人手部級行星滾柱絲槓的技術能力。

核心優勢:2025年1月,公司收購無錫科智信機械科技(內螺紋磨牀生產商,其產品也被行業同行採購)。雙林股份對這些設備進行二次開發,認為瑞士產設備若未經複雜二次開發,無法完成長絲槓加工。

公司稱競爭對手在一致性及量產能力上存在不足——精密零部件的規模化生產(百萬級)需保證每根絲槓的精度與一致性,因此難以實現如雙林般的產能擴張。目前絲槓加工效率約為1小時/根,即將提升至30分鍾/根,研發重點是將加工時間縮短至10分鍾/根。

銷售策略:公司為某外資滾柱絲槓企業代工生產行星滾柱絲槓,同時向國內某新能源汽車初創企業供應約300套線性執行器(對應12臺機器人)。針對北美客户,儘管雙林曾提交樣品,但未參與其最新設計迭代。

產能佈局:泰國基地核心電動汽車零部件業務產能可複用至人形機器人業務。人形機器人領域,公司目前擁有10台內螺紋磨牀,行星滾柱絲槓樣品年產能約1.2萬套,2025年底將擴至30萬套以滿足國內外客户需求。同時,無錫科智信2025年機牀產能將從30台提升至50台,支持雙林根據需求採購設備以擴大人形機器人相關產能。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