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評:恆生指數漲0.85%,恆生科技指數漲0.16%

2025-11-12 16:13

華盛資訊11月12日訊,港股三大指數普漲,恆生指數漲0.85%,國企指數漲0.82%,恆生科技指數漲0.16%。

恆指成分股中,京東健康漲5.29%,新鴻基地產漲5.38%,華潤萬象生活漲6.32%;信義玻璃跌3.51%,吉利汽車跌2.48%,信義光能跌4.85%。

科指成分股中,海爾智家漲3.08%,舜宇光學科技漲2.01%,美的集團漲4.36%;阿里巴巴-W跌2.24%,小鵬汽車-W跌3.04%,蔚來-SW跌6.65%。

板塊方面

茶飲概念-HK普漲,滬上阿姨漲28.96%,蜜雪集團漲3.21%,茶百道漲2.46%,古茗漲0.35%。

地產齊漲,綠景中國地產漲21.31%,遠洋集團漲10.48%,世茂集團漲9.43%,希慎興業漲5.61%,新鴻基地產漲5.38%。

家庭耐用消費品走強,海信家電漲6.99%,TCL電子漲4.78%,美的集團漲4.36%,創維集團漲2.81%,奧克斯電氣漲2.64%。

光伏太陽能下挫,協鑫科技跌7.04%,新特能源跌6.03%,福萊特玻璃跌5.62%,信義光能跌4.85%,信義玻璃跌3.51%。

加密貨幣概念-HK全線走低,國泰君安國際跌4.84%,美圖公司跌3.87%,博雅互動跌3.81%,華夏比特幣跌1.57%,金山軟件跌0.98%。

個股方面

滬上阿姨漲28.96%;

中石化油服漲10.26%;

三葉草生物-B漲8.80%;

蒙古焦煤跌10.60%;

禾賽-W跌9.53%,禾賽-W於11月11日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實現淨收入7.95億元,同比增長47.5%,連續六個季度同比增長;淨利潤2.5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創歷史新高,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盈利目標;第三季度激光雷達總出貨量達441,398台,其中ADAS激光雷達出貨量380,759台,同比增長193.1%;公司將全年淨利潤指引上調至3.5億元至4.5億元,招銀國際維持"買入"評級。

協鑫科技跌7.04%;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概況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2025.11.12)

序號

股票名稱

股價/港元

成交額/億港元

漲/跌幅

1

阿里巴巴-W

156.8

151.48億

-2.24%

2

小米集團-W

43.7

96.51億

1.68%

3

騰訊控股

657.0

89.61億

1.08%

4

中芯國際

73.25

47.97億

0.83%

5

小鵬汽車-W

105.2

46.38億

-3.04%

6

泡泡瑪特

220.0

46.21億

-1.43%

7

中國平安

60.3

36.97億

1.52%

8

華虹半導體

74.45

35.71億

-1.06%

9

中國海洋石油

22.94

31.13億

2.50%

10

協鑫科技

1.32

30.70億

-7.04%

大行最新觀點

建銀國際料明年中國壽險行業運營表現將保持良好

建銀國際指出,年初至今MSCI中國壽險指數絕對回報達45%,近1月再漲13%,跑贏MSCI中國指數9個百分點。該行預計2026財年中國壽險行業運營表現將保持良好,儲蓄遷移推動新業務價值擴張,股市向好提升投資收益,行業高景氣有望延續。建議配置業務動能強勁、估值合理的中國壽險H股,以及具備補漲空間的太保H股。

中金公司:創新葯出海趨勢明確,藥品先行器械等同樣可期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中國創新葯產業已進入2.0時代,從"引進模仿"轉向"創新輸出",創新出海趨勢明確,器械等其他品類出海同樣值得期待。隨着2024年醫療反腐進入常態化,預計2025年對行業影響逐步緩和,反內卷政策在藥品集採層面有所體現,不再唯低價是取。該行建議採用啞鈴策略,一方面看好創新葯國際化及AI+醫療等醫療科技進取屬性,另一方面關注傳統醫藥板塊在國企改革推動下的防守價值,CXO及上游有望進入下輪周期。

中國銀河:伴隨傳統銷售旺季到來 Q4挖機內銷整體將保持穩健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顯示,10月工程機械行業表現分化,挖掘機銷售18096台同比增長7.77%,其中內銷增速放緩至2.44%,出口保持12.9%增長;裝載機銷售10673台同比大增27.7%,內外銷均表現強勁。電動化率持續提升至25.36%。9月工程起重機各品類內銷增速同比環比均走強,叉車內銷增速達29.3%,升降工作平臺降幅收窄。該機構認為,雖然挖機內銷增速回落且開工數據仍顯疲弱,但隨旺季到來Q4內銷將保持穩健,非挖板塊持續回暖,海外市場在庫存消化和政策刺激下復甦向好。

中金公司:在政策和技術雙輪驅動下 水下機器人市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中金公司發研報指出,全球水下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由2024年的94億美元增長至2030年超60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36.30%,其中中國市場預計從14億美元增至14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6.27%。目前我國水下機器人研製參與者主要為科研院所、高校及深之藍、博雅工道等民企,應用領域以海洋工程(35%)、水產養殖(20%)為主。隨着"海洋強國"戰略推進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深海科技"納入新興產業領域,在政策和技術雙輪驅動下,水下機器人市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中國銀河:算力板塊依然處於業績兑現階段 看好算力相關的PCB、國產算力、IP授權、芯片電感等

中國銀河證券發研報表示,算力板塊仍處業績兑現階段且估值相對適中,繼續看好PCB、國產算力、IP授權、芯片電感等相關領域。該行認為2026年或成摺疊屏市場復甦關鍵年,蘋果傳聞中的摺疊產品有望帶動品類討論度並刺激市場需求,今年新型可穿戴設備也將推動市場復甦。隨着技術突破、生態整合和市場下沉,AR眼鏡正從小眾產品向大眾智能終端轉變,AI+AR技術成熟后,智能眼鏡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后的下一代主流計算終端。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 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 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 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 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 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