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史詩級調倉!軟銀割肉英偉達(NVDA.US)全面豪賭OpenAI, AI泡沫臨界點將至?

2025-11-12 08:02

智通財經APP獲悉,日本科技投資巨頭軟銀集團周二披露,已出售所持全部3210萬股英偉達股票,套現58億美元。這一舉措震動了股市,加劇了市場對人工智能熱潮可能已達頂峰的擔憂,此前華爾街銀行高管和知名賣空者已發出相關警告。

周二,這家日本公司公佈2025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季度銷售淨額 1.92 萬億日元,淨利潤達2.5萬億日元(約合162億美元),遠超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182億日元,令人意外;上半年銷售淨額 3.74 萬億日元,淨利潤 2.92 萬億日元。

軟銀在季度財報中表示,此次出售股票是為CEO孫正義的全面AI佈局提供資金,其核心是對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全力押注」。

「我無法判斷我們是否處於人工智能泡沫中,」首席財務官Yoshimitsu Goto在周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他補充稱,軟銀出售英偉達股份「是爲了將資金用於我們的融資需求」,但未進一步詳述。

據瞭解,所得資金將用於多項計劃,包括規模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項目(旨在擴大美國數據中心容量),以及向OpenAI承諾的最高400億美元融資(融資細節未隨公告披露)。

但此次出售的時機,讓部分投資者進一步質疑AI行業的估值可能已脱離基本面。英偉達股價在早盤交易中下跌逾2%,拖累了標普500指數。雪上加霜的是,AI雲服務提供商CoreWeave(CRWV.US)因合同延迟下調營收預期,其股價暴跌9%,加劇了市場恐慌情緒。

近幾周,AI泡沫的議論聲愈發高漲。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的CEO均警告股市可能面臨回調,而因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做空美國房地產市場聞名的對衝基金經理邁克爾·伯里,已對英偉達和Palantir(PLTR.US)發起做空。

多位分析師指出,作為科技行業最大膽的投資者之一,孫正義此次出售股票,或許意味着他認為英偉達的暴漲行情已開始降温。過去三年,英偉達股價累計飆升逾1200%,並於上月成為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

但也有部分分析師提到,軟銀管理英偉達持股的過往記錄並不理想。據部分估算,該公司曾在2019年AI熱潮爆發前拋售英偉達股票,錯失了后續逾1000億美元的股價上漲,之后又重新買入該股。

「就交易時機而言,不能説孫正義在英偉達股票操作上表現出色,」坎託·菲茨傑拉德(Cantor Fitzgerald)高級董事總經理C·J·繆斯表示,「這似乎只是資源配置——騰出資金用於其他押注。」

聚焦OpenAI,孫正義擴充「戰爭基金」

除出售英偉達股票外,軟銀還出售了價值約92億美元的T-Mobile(TMUS.US)股票,為孫正義提供了更充足的資金儲備,以在AI行業擴大影響力。該行業正迫切需要資本和芯片,用於研發可匹敵或超越人類智能的AI技術。

「通過現在套現,他正在籌集資金,加倍押注自己看好的AI應用及其背后的超大規模基礎設施,包括OpenAI、甲骨文(ORCL.US)和星門項目,」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首席投資官邁克爾·阿什利·舒爾曼表示。

但對OpenAI的加大押注,也讓軟銀與這家初創公司的聯繫更加緊密。軟銀旗下願景基金(Vision Fund)的投資曾遭遇鉅額虧損,而OpenAI捲入的一系列循環交易已引發泡沫擔憂。

軟銀股價今年已暴漲逾兩倍,其估值越來越多地取決於與OpenAI的關聯度。上月,OpenAI宣佈重大重組、脱離非營利性質的消息傳出后,軟銀股價應聲上漲。

據報道,OpenAI正考慮最早於明年進行1萬億美元規模的首次公開募股(IPO),這可能為微軟、軟銀等投資者帶來鉅額回報。OpenAI估值的攀升,也推動軟銀第二季度淨利潤增長逾一倍。

但OpenAI尚未明確披露其約1.4萬億美元AI基礎設施項目的融資計劃。該公司預計今年年度經常性收入將達到200億美元,近期已收回關於需要政府支持貸款的相關言論。

「願景基金坎坷的過往,無疑讓此次資產剝離帶有高風險撲克博弈的意味,」舒爾曼表示。

如今,軟銀的投資組合囊括了全球最受追捧的多家人工智能企業,包括OpenAI、字節跳動(ByteDance Ltd.)和Perplexity AI Inc.。這些持股帶來了豐厚的賬面收益,推動軟銀股價在截至9月底的三個月內暴漲78%,創下2005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

軟銀還宣佈將於2026年1月1日實施1拆4的股票分割方案,此舉旨在讓日本散户投資者更容易參與持股。

軟銀面臨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其已簽署的一系列交易所需資金,以及孫正義未來幾個月可能推出的新舉措。

通過願景基金二期(Vision Fund 2),軟銀將按承諾在12月向OpenAI全額注資225億美元,並取消此前設定的前置條件。軟銀計劃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芯片設計公司安晟培半導體,還已同意以54億美元收購ABB集團(ABB Ltd.)的機器人業務部門。

軟銀將其以Arm Holdings(ARM.US)股份為抵押的保證金貸款額度從135億美元擴大至200億美元,其中115億美元仍可動用。該公司還表示,已獲得85億美元過橋貸款,用於向OpenAI注資,同時為收購安晟培半導體的交易也安排了另一筆過橋貸款。

「此前的簡單投資邏輯是,買入軟銀股票,即可低成本接觸Arm Holdings及更廣泛的人工智能和科技資產組合。這一思路帶來了超額回報——軟銀股價翻倍以上,遠超其淨資產價值(NAV)的温和上漲,」Finimize Research在財報發佈前於Smartkarma平臺發佈的報告中稱。

「但如今,這一估值折價已基本消失,因此軟銀不再是‘低成本’入場的選擇。基於這一點,現在很可能是賣出獲利的好時機,」報告補充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