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1 19:16
中新社廈門11月11日電 (吳冠標 謝婷婷)華僑大學數量經濟與統計研究院院長張秀武11日在廈門建議,中泰兩國未來在新能源、數字經濟與綠色發展三大支柱產業上深化融合,共同打造東盟區域產業鏈樞紐。
第十四屆中泰戰略研討會當天在廈門舉行,張秀武在主旨演講中作上述表示。
本次研討會由華僑大學、泰國國家研究院共同主辦,以「中泰友誼金色50年:開啟命運與共新時代」為主題。來自中泰兩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回顧中泰建交50年來的合作成果,展望未來合作方向。
泰國國家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偉文·丹吉迪帕蓬(Viboon Tangkittipaporn)教授在會上表示,泰中兩國可以共建科技創新走廊與跨境實驗室,推進綠色能源與新能源汽車合作,建立跨境數字支付平臺,並構建「瀾滄江—湄公河安全網絡」和「人工智能跨境犯罪預防」以強化共同安全。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泰國研究所所長余海秋指出,中泰關係五十年來從「求同存異」的務實合作逐步演進為「命運共同體」的戰略協同,體現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通過平等協商、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實踐樣本。
在專題研討環節,與會學者就「貿易、產供鏈合作與互聯互通」「旅遊、教育與人文交流」「人工智能、新能源與綠色經濟合作」「中泰關係與命運共同體構建」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