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1 18:06
中新網晉中11月11日電(高雨晴 武學宏)11月10日,參加第25屆國內外玻璃技術交流會暨祁縣招商引資推介會的專家學者、玻璃生產企業及配套企業代表,走進「中國玻璃器皿之都」山西祁縣,全方位探尋祁縣玻璃器皿產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製造」的轉型密碼。
11月10日,參加第25屆國內外玻璃技術交流會暨祁縣招商引資推介會的專家學者、玻璃生產企業及配套企業代表走進「中國玻璃器皿之都」山西祁縣,參觀當地的玻璃器皿企業。吳遵民 攝
在山西大華玻璃實業有限公司,智能生產線正高速運轉,從玻璃原料融化到精準成型,從「製造」到「智造」,讓玻璃器皿生產更高效、更精細。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王海風表示,兩三年前曾參觀過祁縣當地的玻璃器皿企業,但此次到訪讓他「耳目一新」。「這次感覺自動化程度比較高,在展廳看到一個個精緻的展品,有了質的提升和飛躍。」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田英良告訴記者,「2005年我就來過祁縣,作為祁縣來説,手工和機制兩個部分實際上是相融並舉的一個發展過程。在傳承和發展中間一定要有效銜接,做出自己的特色。通過我們的創造,把美傳播給全世界或者全國的消費者,這是我們的核心訴求。」
作為專注高硼硅器皿生產的企業,祁縣喜福來玻璃器皿有限公司高硼硅料全電熔爐產線成為嘉賓關注的焦點。該企業相關負責人王慶春説,公司的高硼硅玻璃器皿智能生產線填補了山西省內高硼硅機制玻璃的空白。「希望通過高效的生產線、創新的產品結構讓大家看到我們玻璃產業的轉型力量。」
來自河北的企業代表於廣才表示,「我感覺祁縣的變化非常大。我們見證並參與了祁縣作為‘中國玻璃器皿之都’的崛起之路。看到在人工吹制玻璃器皿生產方面,祁縣是遙遙領先。未來,公司將深度用技術賦能,與祁縣玻璃產業深入合作,在綠色高端的路上前進。」
此外,與會人員還走進祁縣紅海玻璃有限公司,「生產+展銷+文旅」融合新模式,讓其眼前一亮。在國家玻璃器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實驗室,工作人員向其展示了玻璃器皿鉛鎘溶出量等關鍵指標的檢測過程,從取樣、測試到數據分析,全程嚴格遵循國家標準。
主辦方表示,此次調研參觀,不僅為第25屆國內外玻璃技術交流會暨祁縣招商引資推介會構建起「理論+實踐」的立體化交流平臺,更讓祁縣玻璃器皿產業的硬核實力與城市的文旅魅力深度融合、深入人心。
從傳統制造的堅守到智能製造的突破,從單一生產的侷限到「產業+文旅」的創新,祁縣玻璃器皿產業的轉型之路,既是地方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也為全國傳統產業升級提供了可借鑑的「祁縣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