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1 14:38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溢出效應顯著,已成為全球新品首發、技術首秀和共享中國機遇的重要平臺。藉助進博會平臺,一批創新葯械加速進入中國,惠及中國患者。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期間,各大跨國藥械企業高層傳遞出企業對中國市場發展前景看好的積極信號,中國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制度創新,成為醫療創新落地的「加速器」。
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
本屆進博會上,醫療器械企業帶來的眾多創新醫療器械「重器」頗為吸睛,尤其是全球頂尖的大型醫學影像設備旁邊,眾多參觀者駐足諮詢。
近年來,全球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市場,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5-2030年中國高端醫療器械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5800億元,同比增長21.3%,增速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從產品結構看,醫學影像設備佔比最大,達到38%,其中MRI、CT等大型設備市場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高值醫用耗材佔比32%,體外診斷設備佔比22%,基因測序儀、流式細胞儀等高端產品增長迅猛;治療類設備佔比8%,手術機器人、質子治療系統等尖端技術逐步普及。
「中國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體系,製造業份額佔全球30%,能夠為創新技術提供‘研發-量產-普及’的全鏈條規模支撐。此外,中國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鼓勵制度創新,更成為醫療創新落地的‘加速器’。」波士頓科學大中華區總裁張珺表示,以往中國被視為銷售市場與製造工廠,如今中國正沿產業價值鏈升維拓展,躋身全球創新策源地、商業模式試驗田和國際供應鏈樞紐,成為世界醫療版圖的關鍵變量。連年舉辦的進博會,早已超越簡單的展覽交易範疇,從最初的匯世界、買全球、共享中國機遇,蝶變為惠世界、賣全球、促進全球合作的關鍵平臺。這一進程的背后,是中國持續深化制度型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所釋放的強勁吸引力。
進博會上,達成的眾多合作項目、雙向奔赴的「握手式創新」,傳遞出跨國醫療器械企業根植中國發展、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的決心。
張珺認為,對於深耕中國的外資企業來説,進博會不只是「秀場」,更是「考場」,核心考驗的是外企在中國的適配力與創新落地能力。隨着進博會從最初的「全球大賣場」到如今的「握手式創新策源地」,連年參展的波士頓科學也迎來了「新外企」的角色升級,在更加開放、高效、可預期的政策與創新環境支撐下,不再滿足於單純引進全球先進技術,而是轉向攜手本土實現價值重構,將中國臨牀需求深度嵌入全球研發體系,對前沿創新進行本土化適配,以「全球創新+本土智造」的雙輪驅動模式,讓更多雙向奔赴的「握手式創新」在中國落地生根。
植根中國40年的飛利浦,也從參與者躍升爲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的共創者。飛利浦全球執行委員會委員、大中華區總裁劉令表示,飛利浦不僅建立了完整的本土研發製造體系,更與醫院、科研機構和產業夥伴緊密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站在新的起點,飛利浦將全球前沿技術與中國實際臨牀需求深度融合,讓進博會成為推動創新落地和醫療生態協同的重要平臺。未來,飛利浦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在人工智能、數字化診療等前沿領域深耕發力,與各方夥伴攜手,共同推動中國醫療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連續八年參展,深切感受到中國醫療健康事業的韌性與使命,也進一步堅定了與中國市場共成長的決心,我們堅信中國健康行業的未來會更加廣闊。」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全球領導委員會成員王皓表示,西門子醫療對於中國市場的承諾始終如一,致力於成為廣大醫療機構的合作伙伴,深度聚焦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卒中、腫瘤等重大疾病領域,提供前沿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在第一時間將全球創新成果引入中國市場的同時,持續推動本土創新服務中國廣大醫療機構,並助力其走向全球。
過去八年間,藉助進博會溢出效應,依視路陸遜梯卡推動星趣控等創新產品在中國市場加速落地並持續升級。依視路陸遜梯卡大中華區專業視覺健康總裁林國樑表示,進博會不僅是匯聚全球創新、推動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集團發展、深化在華承諾的同行者。集團將持續以創新為引擎,聚焦經典品牌、醫療科技、可穿戴設備三大領域,重塑消費者看見與體驗世界的方式。
「進博會備受全球矚目,作為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復星醫藥一直將進博會作為展示公司全球創新成果與推進業務合作的重要舞臺。八年來持續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實現從‘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的落地轉化,推動了達芬奇手術機器人、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尖端無創治療技術‘磁波刀’等多款前沿技術和創新葯械產品加速落地中國,在服務中國患者的同時,復星醫藥也積極將中國市場的創新成果反哺全球市場,共促開放創新。」復星醫藥董事長陳玉卿説道。
跨國藥企持續加碼佈局
中研網數據預計,到2025年,中國醫藥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24萬億元,其中創新葯物預計佔比30%。創新醫藥方面,中國市場已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在2024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披露的數據顯示,我國醫藥工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研新葯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二位,醫藥創新鏈各個環節均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
進博會上,來自全球的創新葯在會上「首展首秀」,藉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一批「進博寶寶」加速實現了從「展品」到「商品」的蜕變,惠及中國患者。跨國製藥企業高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從不同層面表達了看好中國市場增長韌性的積極觀點。
已有90年曆史的凱西集團,借第八屆進博會舞臺,再次展示其「全家福」及創新解決方案。凱西集團首席執行官安康禮表示,中國是凱西集團最重要的增長引擎和戰略市場之一,集團在不斷加速創新產品落地中國、深化本地朋友圈合作,而進博會是一個絕佳的展示新品及官宣合作的平臺,期待攜手社會各界力量及行業各方資源,為患者福祉、為「健康中國」,做出更多貢獻。
諾華則以連續八次參展進博會,作為諾華植根中國、與本土醫藥行業共成長的絕佳體現。諾華公司中國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李堯表示,進博會是一個凝聚共識、激發創新、促進合作的高水平開放平臺,其強大的「溢出效應」讓諾華持續受益。諾華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具價值和最值得信賴的醫藥健康合作伙伴。「今年,我們將展出多款突破性療法及可及性成果,滿足中國患者迫切的醫療需求,為行業和社會帶去更多價值。同時,我們將繼續積極融入中國醫藥健康創新生態,與社會各界深化互信,為‘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貢獻力量。」
進博會上,多家企業高管還傳遞出企業加碼中國市場佈局的信號。「四赴進博,我們深切感受到這一開放、創新與合作的平臺所迸發的蓬勃活力與無限機遇,以及中國作為全球增長引擎的強勁脈動。中國是歐加隆全球戰略藍圖中至關重要的戰略支點。我們看好中國市場的增長韌性,將持續加大在華投入,深化本土布局。」歐加隆中國總裁吳澤發(Zafer Unluer)表示,將依託歐加隆的全球經驗與資源,結合中國本土的創新能力,積極支持「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實施,助力提升中國女性及其家庭的健康福祉。
「進博會是全球企業共享中國機遇的重要窗口。禮來持續參與進博會,深切感受到其強大的‘虹吸效應’與‘溢出效應’。」禮來集團副總裁兼中國總經理德赫蘭表示,多款創新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加速落地,以及與政府機構、臨牀醫療機構、科研單位和行業合作伙伴的深入協作,充分體現了進博會平臺在推動醫療健康領域開放、融合與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價值。未來,禮來將持續加碼中國市場,加速引進全球創新葯物,並不斷拓展本土化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我們以穩健發展與長期陪伴,做‘健康中國’建設堅定的同行者,中國百姓‘美好生活’的守護人。」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