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1 16:12
華盛資訊11月11日訊,港股三大指數普漲,恆生指數漲0.18%,國企指數漲0.19%,恆生科技指數漲0.15%。
恆指成分股中,國藥控股漲3.98%,恆隆地產漲3.31%,華潤萬象生活漲3.88%;翰森製藥跌2.67%,藥明生物跌2.69%,中芯國際跌2.74%。
科指成分股中,金蝶國際漲1.67%,百度集團-SW漲2.31%,小鵬汽車-W漲17.93%;ASM 太平洋跌1.76%,華虹半導體跌3.65%,阿里巴巴-W跌1.84%。
板塊方面
機器人概念上漲,小鵬汽車-W漲17.93%,速騰聚創漲2.97%,小米集團-W漲1.46%,優必選漲1.45%,京東物流漲1.17%。
物業服務及管理集體走高,恆大物業漲4.51%,華潤萬象生活漲3.88%,貝殼-W漲2.98%,融創服務漲2.44%,保利物業漲1.43%。
香港零售股上揚,新秀麗漲2.32%,周大福漲2.02%,普拉達漲1.68%,周生生漲1.56%,六福集團漲0.90%。
半導體漲跌不一,華虹半導體跌3.65%,中芯國際跌2.74%,ASM 太平洋跌1.76%,黑芝麻智能漲0.36%,上海復旦漲1.44%。
醫藥外包概念(CXO)漲跌不一,康龍化成跌3.47%,泰格醫藥跌3.25%,藥明生物跌2.69%,藥明康德跌1.36%,金斯瑞生物科技漲0.31%。
個股方面
能源及能量環球漲19.19%;
小鵬汽車-W漲17.93%,小鵬汽車-W在2025小鵬科技日上圍繞"物理AI"發佈四項重要應用,包括第二代VLA大模型、Robotaxi、全新一代IRON人形機器人以及匯天飛行汽車,其中女性機器人的極致擬人步態引發高度關注,何小鵬表示IRON機器人將於2026年底實現量產並與高德合作推出Robotaxi服務。
瑞浦蘭鈞漲10.27%;
藥捷安康-B跌8.24%;鴻騰精密跌5.58%;天齊鋰業跌4.43%;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概況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2025.11.11) |
||||
序號 |
股票名稱 |
股價/港元 |
成交額/億港元 |
漲/跌幅 |
1 |
阿里巴巴-W |
160.4 |
116.70億 |
-1.84% |
2 |
小鵬汽車-W |
108.5 |
90.21億 |
17.93% |
3 |
騰訊控股 |
650.0 |
84.84億 |
0.08% |
4 |
小米集團-W |
42.98 |
65.37億 |
1.46% |
5 |
中芯國際 |
72.65 |
51.78億 |
-2.74% |
6 |
美團-W |
102.0 |
41.98億 |
-1.26% |
7 |
華虹半導體 |
75.25 |
26.72億 |
-3.65% |
8 |
泡泡瑪特 |
223.2 |
24.76億 |
0.81% |
9 |
友邦保險 |
82.35 |
24.12億 |
1.29% |
10 |
中國移動 |
88.5 |
19.70億 |
0.80% |
大行最新觀點
中金公司:綜合盈利、無風險利率和風險溢價 料恆指中樞28000-29000點
中金公司發研報稱,經過一年上漲后港股估值已不便宜,恆指動態估值11.4倍接近2015年以來均值上方一倍標準差,風險溢價一度低於2018年初水平。今年恆生科技30%漲幅全部來自估值貢獻,接下來指數空間打開需要盈利修復支撐。基準假設下,若中美加權無風險利率從3.4%降至3.1%且科技互聯網等板塊風險溢價回到年內低點,估值空間約5-7%;樂觀情形下若順周期板塊情緒同樣提振,估值有望上行超15%。盈利方面,整體信用周期擴張缺位下大幅改善難以期待,預計2026年整體盈利增長3%,其中非金融增長6-7%,金融零增長。綜合測算恆指中樞28000-29000點,樂觀情形31000點,悲觀情形21000點附近。
華泰證券:10月挖機增速有所放緩,仍然看好行業未來複蘇
華泰證券指出,2025年10月挖掘機銷量1.81萬台,同比增長7.8%,其中內銷0.85萬台增長2%,外銷0.96萬台增長13%,增速較9月有所放緩。該機構認為內銷降速主要受季初去庫存影響,二手挖機出口增長帶動國內更新需求的邏輯持續驗證,對后續需求復甦可持續性保持樂觀。同時礦山需求推動挖機出口量快速增長,國產品牌海外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建議關注工程機械及零部件龍頭企業。
國泰海通:料新單及價值率共振推動上市險企NBV延續較快增長
國泰海通研報顯示,保險行業呈現產壽共振態勢,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險企業績全面向好。壽險方面,受益於新單增長和價值率改善,各大險企新業務價值(NBV)實現快速增長,中國人保增幅達76.6%領跑;財險綜合成本率持續改善,人保財險降至96.1%表現最佳;投資收益大幅提升成為利潤增長主要驅動力,中國人壽歸母淨利潤增速達60.5%居首。該行認為,在報行合一政策推動下市場份額將向頭部險企集中,長端利率下行環境中保險公司主動管理能力重要性提升,預計險企將持續優化資產配置結構並提升權益配置比例,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中信建投:有色牛市再進階,AI和機器人新材料乘風而起
中信建投發研報稱,2024年初提出的供給受限資源品牛市預期在2024和2025年得到印證,有色金屬迎來大幅上漲行情。該行預計2026年有色金屬將延續牛市格局,並將其定義為"新質生產力牛市",與2006年"眉飛色舞"行情主要由地產基建驅動不同,本輪牛市需求端主要指向新質生產力。基於中國產業優勢,2026年新質生產力相關元素仍將維持牛市,供給緊張與需求強勁的特點持續,AI和機器人新材料等領域也將迎來強勁增長周期。
中信建投:「內需築基、外貿擴張、民用反哺」的格局正在深刻重塑我國軍工產業的面貌和邊界
中信建投發研報稱,我國軍工產業正經歷深刻重塑,呈現"內需築基、外貿擴張、民用反哺"格局,行業從"周期成長"轉向"全面成長"。國內軍工需求受益於國防預算穩定增長及裝備升級換代,強威懾高精尖和體系化無人化低成本成為主要增長方向;軍貿出海憑藉性價比優勢和體系化作戰能力,中國軍貿份額持續提升;軍用技術民用化催生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未來能源等萬億級新產業,形成"軍技民用,反哺軍工"的良性循環。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 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 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 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 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 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