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10 05:23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10日落幕。本屆進博會展覽面積超過36.7萬平方米,吸引全球4108家企業參展,有461項新產品、新技術與新服務在會上展出。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探訪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看到,今年進博會,不僅展覽面積大,參展人數多,展品中"黑科技"含量也很高。不少企業帶着創新產品亮相,並借進博會舞臺向全球推介,也有不少企業在進博會實現了"從展品變商品""從參展商變投資商"的轉變。
進博會成企業展示新品重要舞臺
走進特斯拉展臺,擁有金色流線型車身設計的特斯拉賽博無人駕駛電動車(Cybercab)瞬間抓住全場目光。記者到,Cybercab沒有方向盤和腳踏板,駕駛艙中控平臺僅有一個平板,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Cybercab採用TeslaVision視覺處理系統+端到端神經網絡的自動駕駛方案,無需使用激光雷達等價格昂貴的硬件設備,就可以實現無人駕駛。
特斯拉的"黑科技"還藏在金色車身里。特斯拉方面介紹,金色外觀來自車身金屬自身的顏色,無需噴塗,既能提升生產效率又更環保。同時,流線型的車身帶來了低風阻,配合特斯拉的三電系統,讓這款車實現了1度電能跑近10公里的超高能效。為適配無人運營場景,Cybercab還配備了無線充電技術與機械臂自動清潔功能,為規模化落地做好了充分準備。
作為創立於1939年的德國水處理品牌,SYR漢斯希爾是連續參加八屆進博會的"全勤生"。本屆進博會,SYR漢斯希爾帶來其創新產品雙罐中央軟水機,這也是該款產品在亞歐範圍內的首發。
漢斯希爾中國公司副總經理兼首席質量官唐鵬介紹,這款產品採用的雙罐系統,針對傳統軟水機因再生時無法提供軟水和出水硬度的精準調節問題設計,可實現數字化調節。結合AI技術,該設備還能自主學習用户的用水習慣,預判用户用水趨勢。結合進水硬度和實際使用狀況,設置精準出水硬度,選擇在最高效的節點再生,並對整個軟水機內部進行有效殺菌,實現24小時軟水供應。
在醫療器械領域,碧迪醫療今年在進博會展臺上集中發佈7款全球首發、中國首發及限定首發新品,覆蓋靜脈治療、外科介入、腫瘤診療、術中管理、活檢引流、智能診斷、流式檢測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Venclose過熱能閉合技術優化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治療路徑;新款3DMax疝修補補片憑藉球首創3D立體結構與解剖定位線,形態貼合性與術后恢復優勢,優化腹壁手術的操作體驗。
作為國產醫藥企業龍頭,復星醫藥今年集中展示了全球領先的創新葯品、高端醫療器械及國際合作成果。其中,"首展"產品--Marie立式粒子治療室內系統備受矚目。該產品摒棄了傳統粒子治療系統的龐大結構,可實現在現有醫療空間內的快速部署。同時,該系統兼容質子、重離子、BNCT及FLASH等多種前沿粒子放療技術,為患者提供更精準、舒適、靈活的治療選擇。
連續七年亮相進博會的中核安科鋭,在本屆進博會首次發佈全新精準腫瘤個體化智能決策平臺。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平臺基於Synchrony運動追蹤技術,實時感知呼吸信號和腫瘤位置變化,兩者建立數據模型預測腫瘤運動軌跡,再修正射束位置,實現毫秒級同步響應,確保腫瘤"動而能控";同時降低70%正常組織受照,平均SBRT治療時間縮短至8分鍾內,帶來更優質的治療效果。而通過最新的在線自適應智慧放療模塊,能夠藉助AI智能勾畫、遠程決策與高速優化,可在15分鍾內完成個體化治療計劃更新,使放療做到"當天狀態,當日決策"。
「溢出效應」讓展品變商品
藉助進博會這一國際化平臺,許多品牌知名度得以快速提升,跨界合作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大。進博會的「溢出效應」讓不少「進博寶寶」從展品走向商品,許多企業從參展商變為投資商。
談及在進博會的收穫,唐鵬滔滔不絕。作為連續8年參展的「全勤生」,進博會SYR漢斯希爾帶來了超乎預期的曝光度,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直接帶動了業務增長。「藉助進博會平臺,我們的防污隔斷技術應用於大型食品集團畜牧業用水安全,樓宇型集成水路系統走進建築升級的領域,併成為上海靜安智慧樓宇數聯創新標準聯合體的核心成員,實現了從淨水行業到多領域高端客户的跨界拓展。這不僅是從‘展品變商品’的跨越,更是從‘民用到商用’的突破。」唐鵬説。
除了從「展品變商品」外,SYR漢斯希爾還成功從「參展商變為投資商」。2023年,其在浙江寧波投資5000萬元建設中國區第一條生產線,年產能接近10萬台軟水機。
連續多年參展進博會,碧迪醫療對進博會平臺所釋放的「展品變商品」的溢出效應也體會深刻。從首展首秀到加速准入、從技術引進到臨牀落地,在進博平臺的推動下,碧迪醫療不斷將前沿產品不斷轉化為臨牀方案。本屆展會現場集中亮相的多款展品,正是這一轉化體系的階段性成果。此前在進博會首秀的3CG PICC磁導航導管,已在國內多家醫院實現臨牀常規應用。PureWick碧舒芯理系統、BD FACSDiscover成像光譜流式細胞儀等產品也已完成從去年的進博預熱到正式在華獲批及註冊落地,並於此次進博會全球首發。
作為進博會「全勤生」的復星醫藥,過去8年來,也依託博會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推動更多前沿醫療科技落地。以進博寶寶「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例,截至2025年9月底,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已累計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370多家醫院落户、累計裝機總量超480台,累計服務患者超81萬人。為契合中國臨牀實際需求,直觀復星創新中心聯合國家衞健委認證的20多家三甲醫院共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培訓教學中心」,打造「醫教融合」培訓體系。
參展商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從2018年到2025年,進博會已連續走過8屆,8年來,進博會參展規模逐步擴大、影響力不斷攀升,企業也藉助這一平臺實現營銷數據攀升、朋友圈擴容。不少參展商表示持續看好進博會平臺,對中國市場有長期信心。
碧迪醫療方面表示,進博會是推動全球醫療科技交流與本土戰略深化的重要平臺。在這一平臺的推動下,碧迪醫療將前沿產品不斷轉化為服務中國患者的臨牀方案,逐步形成了從本地需求出發、服務本土、甚至輻射全球價值鏈的循環賦能模式。
中核安科鋭首席執行官易仲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連續七年參會,不僅是展示的延續,更是創新的延續。中核安科鋭希望以持續的技術迭代與系統化方案,讓先進的放療技術普惠更多患者。」
從首屆的36平方米,到第八屆的180平方米,隨着展臺面積不斷擴大,SYR漢斯希爾的朋友圈也逐漸擴大。藉助進博會平臺,其先后結識了韓國、泰國、新加坡、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的客户,為亞太區業務發展奠定了基礎。
「SYR漢斯希爾通過進博會實現了從‘技術引進者’到‘行業引領者’的蜕變。未來,漢斯希爾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深化全球產業鏈協同,加大在前沿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以更好滿足中國市場需求。」SYR漢斯希爾中國公司董事邵浩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