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評:恆生指數漲1.55%,恆生科技指數漲1.34%

2025-11-10 16:11

華盛資訊11月10日訊,港股三大指數普漲,恆生指數漲1.55%,國企指數漲1.90%,恆生科技指數漲1.34%。

恆指成分股中,中國海洋石油漲5.95%,泡泡瑪特漲8.11%,華潤萬象生活漲4.98%;中芯國際跌0.99%,中國宏橋跌1.24%,聯想集團跌1.17%。

科指成分股中,比亞迪股份漲3.98%,同程旅行漲6.85%,阿里健康漲3.39%;騰訊音樂-SW跌1.68%,華虹半導體跌1.70%,蔚來-SW跌1.99%。

板塊方面

茶飲概念-HK普漲,滬上阿姨漲13.18%,蜜雪集團漲8.98%,古茗漲7.05%,茶百道漲5.04%。

休閒設備與用品普漲,泡泡瑪特漲8.11%,德林國際(五百)漲7.89%,中國儒意漲1.18%,高偉電子漲0.54%。

化粧美容股齊漲,毛戈平漲7.33%,上美股份漲4.05%,鉅子生物漲3.69%。

風電股漲跌不一,金風科技跌6.59%,大唐新能源跌1.95%,新天綠色能源跌1.91%,華潤電力跌0.99%,龍源電力漲0.13%。

工業機械與設備集體走低,博雷頓跌9.89%,昊天國際建投跌4.51%,三花智控跌3.61%,三一重工跌2.97%,中船防務跌2.88%。

個股方面

樂舒適漲25.95%,樂舒適於2025年11月10日正式在港股掛牌上市,每股定價26.20港元,集資總額約23.81億港元,淨額約22.29億港元。

趣致集團漲16.04%;

中國中免漲15.34%,申萬宏源發佈研報給出分析觀點,指出公司前三季度利潤承壓,但核心海南業務已出現月度銷售額同比回正、市場份額增長的企穩跡象,三季度收入端開始觸底反彈,研報認為機場渠道的持續復甦以及新增大面積市內免税店的開業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中長期看好封關后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商務客流增長,以及公司"海南+機場+線上+市內"全渠道協同發展的長期價值。

旺山旺水-B跌20.05%;

博雷頓跌9.89%;

丘鈦科技跌5.83%;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概況

港股全日成交額top10(2025.11.10)

序號

股票名稱

股價/港元

成交額/億港元

漲/跌幅

1

騰訊控股

649.5

93.87億

2.44%

2

阿里巴巴-W

163.4

93.61億

2.06%

3

小米集團-W

42.36

69.13億

0.28%

4

泡泡瑪特

221.4

55.41億

8.11%

5

中芯國際

74.7

54.95億

-0.99%

6

中國海洋石油

22.44

40.75億

5.95%

7

比亞迪股份

101.8

34.31億

3.98%

8

美團-W

103.3

31.13億

1.27%

9

中國平安

59.2

28.90億

2.16%

10

華虹半導體

78.1

27.64億

-1.70%

大行最新觀點

中國銀河:臨近年底市場風險偏好趨於謹慎 港股或延續震盪走勢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顯示,本周港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恆生指數上漲1.29%,國企指數上漲1.08%,科技指數下跌1.20%。行業層面,能源、金融、公用事業板塊領漲,漲幅分別為6.02%、3.45%、3.14%;醫療保健、可選消費、信息技術板塊跌幅居前。二級行業中,煤炭、石油石化、機械等傳統行業表現強勁,而耐用消費品、傳媒、醫藥生物等板塊承壓。該行預計臨近年底市場風險偏好趨於謹慎,港股或延續震盪走勢,建議關注供需格局改善的周期股、具備防禦屬性的紅利股以及受益中美貿易關係改善的出海板塊。

中國銀河:避險情緒下的資金再配置 A股和港股的低估值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資金關注

中國銀河證券研報指出,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美聯儲在缺乏關鍵經濟數據下做出利率決定,未來政策偏謹慎,10月私營部門就業增加4.2萬人。本周全球市場出現劇烈分化,投資風格從"成長"轉向"價值",核心驅動因素為AI泡沫擔憂和避險情緒下的資金再配置,AI科技股泡沫破裂引發全球成長股拋售,美股七巨頭等科技權重股集體下挫,而A股和港股的低估值優勢正吸引越來越多國際資金關注。

華泰證券:依然堅持港股科技趨勢有中期配置的價值

華泰證券表示,港股情緒釋放已較為充分,堅持港股科技趨勢具有中期配置價值。該機構在年度展望中提示關注盈利,預計流動性和順周期兩個驅動力量在年中前后可能重新平衡。中國AI產業發展與美國周期不同,中國股指估值在全球框架下仍具性價比。在"十五五規劃"支持下,科技自主可控是中長期主題,盈利超級周期仍在繼續,建議重點關注騰訊、阿里、中芯國際等AI相關標的業績情況,並建議在明年中前后增配順周期板塊。

中金公司:2026年A股市場風格可能更趨於均衡

中金公司發研報認為,A股"9.24"以來的震盪上行行情仍有望延續,但基本面重要性將進一步上升。展望2026年,中美關係新階段、國際貨幣秩序重構、AI革命應用關鍵期及我國創新產業業績兑現等趨勢將繼續支持中國資產表現。該機構預計2026年A股市場風格將更趨均衡,成長領域估值經歷提升后,順周期行業有望因供需平衡迎來機會。建議關注景氣成長、外需突圍、周期反轉三條主線。

中金公司:2026年地緣政治博弈、資源安全訴求、新興需求增長等有望成為秩序新章的三重奏

中金公司發研報稱,2025年美國關税政策加速全球貿易格局重塑,帶來產業分工和宏觀秩序重構,資產波動和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顯著提高。大宗商品市場面臨傳統需求增長動能不足的挑戰,但地緣博弈和行業革新帶來機會。下半年以來商品市場走出悲觀預期,交易重心迴歸基本面,石油供給風險、黃金避險需求及銅短缺預期等因素推動市場分化。該機構預計2026年地緣政治博弈、資源安全訴求和新興需求增長將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市場新秩序的三重驅動力。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 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 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 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 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 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 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