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聚焦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建設,市政協建議構建綠色消費激勵體系

2025-11-10 10:1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轉自:北京日報客户端

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方向。

市政協日前舉行「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提升綠色經濟國際影響力」專題協商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3月至10月,市政協經濟委、人資環建委牽頭,開展了系列監督性調研,並提出推動出臺《北京市綠色轉型促進條例》,構建綠色消費激勵體系,實施覆蓋公交、快遞、外賣等高碳場景的碳積分惠民計劃等建議。

市政協供圖

市政協供圖

調研顯示,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北京市綠色技術儲備加速迭代升級,全市有效綠色技術發明專利數量達到6.7萬件,年均增速達到14.6%;綠色技術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近200家,國家級綠色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進,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全國高校綠色能源轉化中心雙雙獲批。此外,北京氫能產業創新中心成立、國家氫燃料電池檢驗檢測中心竣工驗收、國內首個新蛋白科技創新基地投入使用、北京綠色交易所服務全國温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CCER(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交易啟動……北京市在先進能源、合成生物等七大戰略性基礎性綠色產業加快發展。與此同時,北京市綠色合作網絡逐步拓展,全國ESG(環境社會治理)標準委員會、國際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創新與合作組織、中國—上海合作組織能源合作中心在京落地,成功舉辦全球能源轉型大會、全球能源互聯網大會等國際性會議,為促進國際綠色發展交流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調研組認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是潮流所向、大勢所趨,綠色經濟正成為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面向「十五五」,對標國際綠色經濟標杆城市建設目標,以解決監督性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為導向,應強化頂層設計與體制機制創新、綠色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建設,大力培育戰略性基礎性綠色產業,加快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着力構建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

調研組建議,要將綠色經濟標杆城市建設目標與「十五五」規劃銜接,使綠色發展融入城市戰略、產業政策和空間佈局,要構建綠色統計監測體系,建設「北京綠色大腦」,整合碳排放、能源、交通等多源數據,搭建產品—項目—區域碳足跡數據庫,試行綠色經濟統計分類標準,發佈「北京綠色經濟指數」,提升國際治理參與度,全面提升北京國際綠色治理影響力與話語權。

調研組還建議,要着力構建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推動出臺《北京市綠色轉型促進條例》,將碳排放覈算、綠電交易、ESG信息披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上升爲地方性法規。動態完善綠色企業、項目、產品認證目錄並推動與國際標準互認,制定合成生物、CCUS(碳捕獲和封存)等技術和產品標準。要完善能源價格機制,構建綠色消費激勵體系,加強研究和發展更多碳普惠激勵方式,實施覆蓋公交、快遞、外賣等高碳場景的碳積分惠民計劃,推動碳積分兑換公共服務,轉換為個人碳資產和綠色信用憑證。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