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8 14:25
周士新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籤署 新華社 發
周士新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10月28日,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在馬來西亞簽署。中國與東盟2002年開啟自貿區建設進程,2010年自貿區1.0版建成,2015年完成2.0版升級,3.0版於2022年啟動,2025年完成談判。3.0版有哪些升級?請專家解讀。
——編者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的簽署標誌着中國和東盟貿易投資關係又完成了一次新的跳躍,進入了更具實質性、以制度和規範為基礎的新階段,進一步刺激中國與東盟國家經濟合作的動力和韌性,也為更具新質的地區一體化創造更具前瞻性的條件。
亟須經貿合作提質升級
儘管國際經濟秩序和環境仍存在較強的不確定性,整個國際經濟發展態勢面臨極大風險和挑戰,中國和東盟經貿投資關係卻呈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取得了令國際社會關注的巨大成就。然而,這也讓雙方感到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國和東盟關係與雙方經貿互動密切度有非常明顯的互動關係。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后,中國和東盟國家經貿關係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在雙方2010年落實自貿協定時,中國已成為東盟最大貿易伙伴。近年隨着雙方貿易關係增強,東盟也已連續5年成為中國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和東盟都需要新的貿易投資機會,以促進各自和地區經濟高速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升級自貿區不僅是加強彼此經貿投資的需要,也體現雙方希望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適應及引領地區一體化,為加強地區各國產供鏈互聯互通、構建更具機理性和韌性的地區多邊經濟合作框架奠定良好基礎。
當然,中國和東盟也希望通過升級自貿區,提升各國及地區經濟發展的韌性,應對來自全球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挑戰。可以説,中國和東盟升級自貿區與地區國家間加強經貿關係是一脈相承的,反映出東亞國家希望以更密切的實質性合作消解全球經濟走衰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自貿區因勢升級顯優勢
從內容上看,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較充分地反映了雙方對進一步促進經貿投資的迫切希望和要求,也體現出雙方希望以此為基礎,未來進一步升級自貿區的準備和期待。總的來看,3.0版升級議定書相較之前的版本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徵或優勢:
第一,具有更新領域的合作內容和規範。可以説,1.0版更重視貨物貿易,側重落實「早期收穫計劃」和大範圍削減商品關税,促進商品自由流動,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在當時世貿組織已陷入困境的情況下,這可謂最為務實的選擇。2.0版更重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等,側重落實和優化原產地規則,擴大服務貿易准入和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這也相應降低了各國推行非關税壁壘的意願和可能,有助於促進地區產供鏈網絡建設。3.0版側重製定新興領域合作規則,加強規制對接與標準協調,提升供應鏈韌性,有利於促進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可謂與時俱進。
第二,構建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新標準。3.0版升級議定書升級了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標準和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衞生與植物衞生措施、經濟技術合作4方面的內容,增加了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互聯互通、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5個新領域的合作標準,提出要構建高標準經貿規則體系,促進和實現雙方和地區經濟深度融合,體現了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的初衷。
第三,引領更具包容性和開放性的合作架構。3.0版升級議定書首次明確在制定自身標準時可考慮參考對方標準,並首次建立全面涵蓋企業和消費者的自貿區競爭規則的系統性框架。從某種程度上説,3.0版自貿區不僅會全面促進中國和東盟國家在新興領域開展更具務實性和前瞻性的互利合作,而且能通過加強標準和規制領域互融互通,促進貿易便利化及包容發展。此外,相關國家間通過構建數字基礎設施的「硬聯通」與規則標準的「軟聯通」,形成全鏈條合作框架以及供應鏈互聯互通,不僅會拓展相關國家產業發展從原料到商品的生產鏈條,而且能極大優化地區各國發展要素,為相關企業大幅減少成本創造更友好環境。
第四,更具務實性和韌性的制度性合作。自貿區升級的核心,在於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從數字經濟方面看,3.0版升級議定書特別側重各國間通過建設跨境光纖網絡和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促進相互間在「邊境后」的電子發票和電子支付系統互操作性,並通過採取高水平的個人信息保護和數字貿易標準,為實現地區數字貿易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從綠色經濟方面看,「全球發展倡議」成為引領雙方合作框架的重要規範,特別增加了綠色貿易、投資和標準等8個優先合作方向,將推動中國和東盟在可持續能源等產業和領域加強政策協調。
建設更緊密命運共同體
3.0版升級議定書談判過程相比前兩個版本其實還是比較短的,不僅表明雙方合作有較好的基礎,也意味着雙方對未來落實升級議定書有更強的信心。
第一,中國和東盟國家之間的產供鏈框架和網絡將進一步強化,更具韌性。中國和東盟自貿區建設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東盟與其他對話夥伴自貿區融合發展的,地區經濟發展將呈現出更強的預期性和可持續性。
第二,中國和東盟國家將在更廣領域進行更深入的經貿投資合作。在升級議定書指導下,通過不斷建構和完善「產供鏈+制度+數字」的系統性框架,從更側重生產要素驅動的產業合作到更注重創新和制度引領的新質性合作,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的傳統性合作到技術密集型和市場驅動型產業發展的創新性合作,數字經濟和綠色經濟等新興產業將煥發出更強大潛力。
第三,中國和東盟國家將增強應對全球經濟風險的能力和信心。在美國加徵高關税的背景下,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建設顯得更加重要和值得關注。相比美國的脅迫性關税,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顯得更包容,也更符合地區國家對加強經貿投資合作的切實期待,必然會對減弱美國關税政策的影響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東盟通過與中國升級自貿區,將為其他對話和發展夥伴樹立典範。從歷史來看,可以説,其他東盟對話夥伴正是在中國提出與東盟建立自貿區后紛紛啟動相同倡議,充分反映了中國與東盟關係的引領作用。
中國通過與東盟升級自貿區,將奠定促進地區包容性發展的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和東盟升級自貿區與雙方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在規則引領下促進設施、貿易、資金和民心互聯互通是相一致的。中國高度重視東盟國家在周邊外交中的優先方向,未來必將在全面和有效的自貿區3.0版、持續深化與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及和8個東盟國家構建雙邊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與東盟國家共同努力,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為雙方和本地區人民帶來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