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微聚焦】青島銀行彰顯「硬核」實力

2025-11-06 17:38

(來源:青島金融)

10月28日,青島銀行發佈三季報,諸多數據再度彰顯「硬核」實力。

一方面,截至三季度末,青島銀行資產規模突破7655億元,營收超110億元,歸母淨利潤實現15.54%增長,展現出良好的成長性;另一方面,報告期內獲大股東主動增持,年內股價上漲36.95%,顯示出市場對其前景的積極預期。

在息差普遍承壓的行業背景下,青島銀行的業績呈現出「穩、優、新」兼具「韌性增長」的特質。通過持續發力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融入區域戰略、優化自身業務結構,青島銀行正不斷淬鍊差異化競爭力,積蓄長期發展勢能。

營收淨利雙增長

檢驗一家銀行的經營成色,盈利能力是首要標尺。縱觀青島銀行今年三季報,盈利水平的穩健提升成為顯著特徵。

今年前三季度,青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10.13億元,同比增長5.03%;歸母淨利潤達39.92億元,同比增長15.54%,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這一現象背后,反映出該行盈利模式的優化。細看數據,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淨利潤增長17.54%,高於淨利潤整體增速,這表明,利潤增長是靠實實在在的主營業務驅動,盈利能力紮實。同時,該行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達到13.16%,同比提高0.48個百分點,為股東創造價值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深入剖析收入結構發現,利息淨收入成為業績的壓艙石。前三季度,該行利息淨收入81.39億元,同比增長12.00%。一個細節是:在利息收入增加5.89億元的同時,利息支出反而減少2.83億元,顯示出該行在負債成本控制方面的「精打細算」,這種能力在當前息差普遍承壓的市場環境下顯得尤為珍貴。

資產規模,是銀行實力的直觀體現。截至9月末,青島銀行資產總額達7655.7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0.96%,延續穩健步伐。其中,客户貸款總額達到3752.9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6%;客户存款總額4817.2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50%。這份「家底」的增厚,正為未來的業務拓展築牢根基。

光有增長遠遠不夠,資產質量纔是銀行實現基業長青的生命線。在這一關鍵維度上,青島銀行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自2018年至2024年,該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7年下降,截至今年9月末,進一步降至1.10%,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撥備覆蓋率實現連續5年提升,並在本報告期內提升至269.97%,較上年末增長28.6個百分點,資產「安全墊」顯著高於監管要求水平。

兩大指標「一降一升」的良性趨勢,印證了青島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的持續努力與管理成效,也為長期穩健經營預留了充足的安全邊際。

特色金融齊提速

青島銀行的答卷不止於報表上的靜態數字,更體現在其主動調整業務佈局、精準滴灌實體經濟的動態過程之中。

面對科技創新企業的迫切需求,青島銀行構建起全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為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注入了金融活水,成為區域科技創新的有力金融支撐。截至9月末,科技金融貸款余額達303.8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58%。

在「綠金青銀、青出於藍」品牌引領下,前三季度,青島銀行綠色貸款余額達到548.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6.80%;獨具區域特色的藍色貸款余額也達到213.41億元,增長27.17%。這兩項增速均遠高於客户貸款總額10.16%的增速,展現出資源傾斜的力度和決心,也折射出對區域經濟綠色轉型機遇的精準把握。

普惠金融是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戰場。青島銀行積極踐行「全生命周期、全產品體系、綜合化服務」服務理念,着力提升小微金融服務的覆蓋面與針對性。截至9月末,普惠貸款余額突破500億元,達到501.4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21%,以實實在在的信貸投放潤澤廣大小微實體,展現了地方銀行的責任與温度。

在養老金融這一新興賽道,青島銀行亦加快佈局,創新推出「養老企易貸」特色產品,穩步完善養老服務金融體系。截至9月末,該行衞生健康客羣貸款余額85.4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6.41%。與此同時,養老主題公募基金投顧組合策略的上線,也為其在細分賽道的精耕細作打開新的想象空間。

業務的蓬勃生長,離不開向下紮根的深度。青島銀行已完成在山東省16個地市的機構全覆蓋,補齊了區域內最后一塊「拼圖」。這一全域性的網絡佈局,不僅意味着其品牌影響力和服務半徑的擴大,更為其深度參與地方經濟建設、與區域發展同頻共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渠道優勢。

這些紮實成績的背后,是青島銀行發展戰略與國家政策導向的深度契合,也讓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了獨特的核心競爭力。

數智賦能增能效

在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高質量發展愈發倚重精細化管理與創新驅動。青島銀行正通過數字化賦能與客羣深耕,從內部激活新的增長引擎。

報告期內,青島銀行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以大數據與AI技術為核心,在風控、營銷、運營等領域成功落地近20個應用場景。例如,「對公信貸風控駕駛艙」的投產,提升了風險決策的精準度與效率;「手機銀行財富規劃工具」則優化了客户的財富管理體驗……科技,正從底層重塑青島銀行的服務邏輯。

今年前三季度,該行在業務規模顯著擴張的同時,營業支出僅微增0.31億元,費用管控得當。這意味着青島銀行用更少的「柴」燒出了更旺的「火」。這其中,數字化帶來的運營效率提升功不可沒。

客户,是銀行最寶貴的資產。青島銀行深知,未來的競爭在於客户的深度認同。為此,該行摒棄傳統標準化的服務模式,轉向更有温度的客羣經營。

在公司板塊,實施分層分類管理,戰略客羣、機構客羣、小微客羣各有專屬服務方案。截至9月末,公司有貸户較上年末增長20.35%,客户基礎持續夯實。

在零售板塊,青島銀行圍繞「幸福陪伴」品牌,將金融服務融入社區生活場景。通過「社區夏秋文化季」等活動,銀行的服務從櫃檯走向社區,從常規的業務流程辦理,轉變為有温度的鄰里陪伴。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服務,帶來了客户的正向反饋:金融資產20萬元以上的中高端客户總量增長8.66%,零售客户保有資產規模達3700.21億元。

青島銀行的未來發展,也獲得了大股東的堅定看好。報告顯示,青島國信產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計劃通過增持,將其合計持股比例提升至19.00%~19.99%之間。截至報告期末,已累計增持該行H股股份2417.85萬股。這份「真金白銀」的背書,無疑向市場傳遞出強烈的信心。

來源:青島日報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