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6 10:19
11月5日,第八屆進博會在上海開幕,今年,金融機構展區尤為熱鬧。記者在首日探館中看到,無論是深耕本土、持續創新的中資銀行,還是深度參與全球貿易的外資金融機構,都在以新產品、新技術、新理念展示金融如何為全球經貿往來注入新活力。
金融科技賦能開放便利
在國家會展中心的展館內,來自國有大行及股份行的展臺頗具看點,聚焦數字人民幣應用、支付便利化以及對外籍來華人士的服務升級,金融的「温度」和「智能」在現場被生動詮釋。
交通銀行連續八年深度參與進博會,本屆以「金融+科技+場景」的融合理念全面展示高質量發展成果。記者看到,在汽車與智慧出行展區,交行展臺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呈現金融科技成果;在文旅展區,交行打造「文旅大戲」品牌,展示金融助力文旅消費的多樣場景。
作為唯一總部位於上海的國有大行,交行的展臺體現出鮮明的國際化取向。在「境外銀行機構與跨境金融服務展示區」,展陳覆蓋全球網絡、跨境金融支持與供應鏈金融方案,勾勒其全球化服務脈絡。
中國銀行的展區人氣同樣旺盛。在「人工智能體驗區」,中行展示了AI客服與跨境撮合應用,動態匹配供需信息。
此次進博會,中行首次設置「跨境電商專區」,朗華集團、連連支付、螞蟻國際、微信支付、日上免税商店等合作伙伴共同亮相,帶來來華支付便利、消費「惠」民生等服務。在中行展臺的微信支付工作人員對記者説,僅需輸入卡號、有效期和安全碼,兩步即可完成綁卡,這種「無痛支付」體驗讓外籍人士無須額外手續即可使用本土銀行卡消費。
此外,今年中行升級了「進博會數字化服務生態」,推出「進博主題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在現場和指定網點均可申領體驗「碰一碰」即時支付。中行還支持36種幣種兑換,33種外幣現鈔結匯覆蓋全網點。記者在文創館外的離境退税點前看到,英日韓多語種團隊協助客商辦理業務,憑護照和購物憑證即可通過現金、數幣等多渠道實現「即買即退」。
在工行展臺上,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兑換機格外亮眼。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首發的8周年紀念卡電子屏實時顯示余額,參展人員完成APP註冊即可申領。自第四屆進博會起,工行便首創以受託布展方式在食品及農產品展區設立展臺,幫助海外企業對接中國市場,已累計邀請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家展商參展。本屆進博會,工行與進博局合作打造多場「選品會」和「需求長廊」,為展商提供從展示、簽約到融資的一站式服務。
浦發銀行則以數智化戰略為引領,帶來進博會金融服務方案8.0版本,涵蓋跨境金融、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多項內容。記者在現場瞭解到,其推出的「跨境極速匯」「跨境極速證」等產品,可實現秒級跨境匯款和信用證自動審批;針對跨境電商企業設計的「跨境商e匯」,實現資金收款、匯兌與申報全流程線上化,體現出中資銀行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敏捷能力。
外資銀行深化合作、聯通區域市場
外資金融機構同樣把進博會作為展示其在華戰略的重要窗口。渣打銀行、大華銀行、星展銀行等「老朋友」悉數亮相,來自俄羅斯的阿爾法銀行是第二次登場,帶來不同視角的跨境金融方案。
渣打銀行已連續八年參展,今年以「連接啟新境,機遇正當時」為主題,聚焦跨境金融服務、貿易融資及可持續金融等核心業務。據介紹,依託全球網絡優勢,渣打已通過進博會與一系列中小企業建立聯繫,本屆將與食品消費、生物醫藥等領域企業簽署戰略合作,聚焦貿易融資與可持續金融。
新加坡金融機構的展臺凸顯中新經貿的緊密聯動。作為連續12年我國最大新增投資來源國,2024年新加坡對華投資達106.9億美元,我國對新投資亦達117.9億美元。深耕中國40年的大華銀行聚焦東盟市場,展示跨境電商區域資金管理、產業鏈金融等定製服務,打造中國—東盟貿易服務樞紐。
中俄貿易持續增長,雙方經貿總額2024年再創紀錄,達2448億美元。阿爾法銀行的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在中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的當下,其客户對資金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該行提供人民幣雙向支付、0.05%低手續費結算等服務,覆蓋「中國—全球」資金流動。儘管尚未在華設立分支機構,但阿爾法銀行已通過合作模式實現遠程服務,未來或計劃在上海佈局首個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