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季報超預期,三花智控的雙軌突圍:夯實製冷汽零基本盤,啟動液冷機器人新引擎

2025-11-06 18:05

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郝文然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郝文然


在全球製造業面臨周期性挑戰的2025年,三花智控(002050.SZ)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三季報成績單。

財報顯示,三花智控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0.29億元,同比增長16.86%;歸母淨利潤32.4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0.85%,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大的盈利能力和經營韌性。

三花智控不僅在製冷、汽車零部件兩大傳統領域實現良好增長,而且在數據中心液冷、機器人執行器兩大新興賽道積極佈局,為投資者描繪出一幅「穩健基本盤+高成長新業務」的雙輪驅動發展圖景。

超預期三季報:利潤大增40%,運營質量優化

三花智控2025年三季報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相當紮實,財報細節透露出公司營運質量全面提升,財務結構持續優化。

盈利方面,三花智控2025年三季報毛利率為28.08%,同比提升0.38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3.69%,同比提升2.41個百分點。這在製造業普遍承壓的環境下顯得較為難得。

淨利率提升幅度顯著高於毛利率,反映出公司的費用管理大幅優化。三花智控2025年前三季度期間費用28.9億元,期間費用率為12.0%,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分別來看,前三季度研發費用11.04億元,同比增長11.2%;銷售費用4.35億元,同比下降3.6%;管理費用13.31億元,同比下降5.6%。

管理費用降幅最大,反映出三花智控去年下半年開始推行的「精兵強將」管理策略正在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在控費前提下,研發費用仍有兩位數的同比增速,反映出公司重點投入在研發端。

利潤增長的同時,三花智控的營運質量也在優化。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存貨周轉天數為79.9天,同比下降2.2天;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為84.6天,同比下降1.3天,顯示出公司在資產周轉效率上的持續改善。

現金流狀況的改善最為突出。三花智控2025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達30.5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3.41%,經營淨現金流/營業收入比率達到12.7%,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流動性充沛,能夠將收入轉化為現金,對客户的收款能力較強。

此外,三花智控的財務結構也有明顯進步。2025年三季報顯示,三花智控資產負債率為34.3%,同比大幅下降11.5個百分點,顯著低於家電零部件行業的均值45.3%,表明該公司的整體財務風險處於相當健康的水平。

需要留意的是,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三花智控的應收賬款水平有所上升。2025年三季報應收賬款達80.99億元,同比增長10.72%,這可能與該公司業務擴張及季節性因素相關。

空調汽零雙線告捷,三花智控的「超額紅利」能否持續?

三花智控主要經營製冷空調零部件和汽車零部件,因此受空調和汽車銷量影響較大。

空調行業2025年整體實現了增長。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5冷年我國家用空調累計生產2億台,同比增長11.1%;銷售1.96億台,同比增長11.5%;其中內銷10206萬台,同比增長8.7%,外銷9363萬台,同比增長14.7%。

在此背景下,三花智控制冷業務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達150億元,同比增長20%;淨利潤1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3%。該公司製冷業務收入增速超過了下游行業增速,且利潤增幅明顯高於收入增幅,反映出其較強的競爭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空調行業今年的增長受到夏季反常高温和「國補」政策刺激兩大因素的影響,其持續性存疑。而最關鍵的宏觀因素——房地產行業的持續走弱未見好轉,導致三花智控制冷業務的未來前景或許不如三季報反映的那麼光明,仍需持續觀察。

汽車行業的總體情況也較為類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1至8月,我國汽車產銷累計完成2105.1萬輛和211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2.6%。

受益於下游汽車產銷提升,三花智控汽車零部件業務同樣取得了不錯的增長。2025年前三季度,該業務收入91億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26%。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度汽零業務單季淨利潤同比增幅達46%,環比增長16%,呈現加速增長之勢。

三花智控汽零業務的增長得益於其與優質客户的綁定。公司核心海外客户特斯拉2025年第三季度的全球交付量達到49.71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7.4%,環比大幅增長29.4%。國內合作客户中,2025年前三季度比亞迪銷量326萬輛,同比增長18.64%;吉利銷量295.3萬輛,同比增長29%。客户汽車交付量的增長對三花智控的零配件出貨形成了良好的拉動效應。

不過,今年以來,雖然汽車行業仍處在上行通道,但車企價格內卷白熱化、新能源車滲透率接近瓶頸等問題的影響持續擴大,前景並非樂觀。如果下游的降價壓力一定程度上傳導至上游零部件供應商,三花智控則需要做好面對新挑戰的準備。

液冷+機器人——製冷老將劍指新戰場

三花智控在今年切入風頭正盛的液冷領域,引發了市場的無限遐想。

2025年,AI算力的爆發性增長正迫使數據中心散熱技術迎來歷史性轉折。傳統的風冷技術已無法滿足單個機櫃功耗動輒突破100kW的AI服務器(如英偉達GB200)的散熱需求,其散熱效率觸及物理天花板。液冷技術因此從「可選項」變為「必選項」,其能將數據中心能耗指標(PUE)從風冷的1.5以上大幅降至1.1以下,實現節能超30%。

浙商證券預測,預計2025-2027年中國液冷市場規模將從149.8億元增長至347.4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52.3%。數據中心有望快速步入「液冷時代」。

以製冷業務為核心的三花智控進入液冷領域可謂輕車熟路,該公司多年來在熱管理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和供應商渠道,有望「贏在起跑線」。

三花智控今年9月在互動平臺公開表示,公司的閥、泵、換熱器以及相關的組件類產品都可以使用液冷服務器業務,產品技術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目前公司正積極拓展液冷服務器領域業務,並持續推進與液冷相關企業的合作。

產品的推出相當迅速。2025年9月的AI液冷散熱產業鏈創新峰會上,三花智控公開展示了其液冷CDU(冷卻液分配單元)核心部件矩陣,包括多規格板式換熱器、高精度壓力變送器、全系列電動球閥等液冷核心部件,並榮獲了2025雲帆杯「液冷核心部件卓越貢獻獎」。

雖然三花智控尚未披露液冷產能佈局情況和利潤貢獻情況,但多家機構預測,液冷業務有望成為該公司製冷板塊的重要增長點,並逐步提升其收入貢獻。

除了AI液冷,三花智控在機器人領域的佈局同樣備受期待。

三花智控主要專注於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關節部件——機電執行器,其主要由電機、減速器、傳感器組成,負責接收信號並精準地做出動作,類似人體的「肌肉+關節」。

特斯拉此前曾公佈計劃於2026年第一季度發佈第三代Optimus機器人,5年內實現年產100萬台目標。按照此前特斯拉發佈的細節,單個機器人需要40個執行器。如果計劃能夠順利落地,執行器市場將打開巨大的增長空間。

基於三花智控是特斯拉重要的Tier1供應商,市場普遍期待其業務能進一步拓展至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領域。

今年10月,一則「特斯拉向三花智控下達50億元人形機器人訂單」的傳言在資本市場引發強烈關注。不過,該公司很快在10月15日發佈了 「獲得機器人大額訂單的傳言不屬實,無應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項」的聲明,平息了輿論風波。

雖然迄今為止尚無三花智控與特斯拉機器人業務合作的官方信息,但行勝於言,三花智控確實在持續佈局相關產能。

2024年1月,三花智控公告稱計劃在杭州投資38億元建設機器人機電執行器和域控制器研發及生產基地;2024年4月,該公司與綠地諧波(688017.SH)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計劃在三花智控墨西哥工業園內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專注於諧波減速器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2025年10月,三花智控對外表示,公司正式組建了機器人事業部,積極配合客户產品研發、試製、迭代並最終實現量產落地。這也再度坐實了公司深度佈局機器人領域的事實。

開源證券預測,按照人形機器人量產0.5萬台、10萬台、100萬台,執行器市場規模將分別為12億元、164億元、586億元。

11月5日,針對市場最感興趣的三花智控與特斯拉的合作進展以及該公司產能建設進度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該公司發郵件並致電詢問。截至發稿,該公司尚未回覆相關問題。

總結

三花智控2025年三季報展現出一幅穩健與成長兼備的發展圖景:傳統制冷與汽零業務持續取得超額行業紅利,為公司提供穩定的利潤與現金流;液冷與機器人兩大高增長賽道的戰略佈局已日漸清晰,新引擎開始轟鳴。

在交出優異的三季報后,投資者對三花智控的關注點應轉向其未來增長的可持續性,這需要持續跟蹤空調、汽車兩大主營行業的趨勢變化,以判斷其業績韌性。同時,機器人、液冷兩大新業務的訂單落地與產能釋放進度也至關重要。該公司正處在從「熱管理專家」向「智能製造先鋒」蜕變的關鍵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