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卡塔爾航空「情斷」國泰,有何影響?

2025-11-06 15:05

香港航空集團企業國泰航空(00293.HK)宣佈,將從場外回購其大股東之一卡塔爾航空所持有的6.43億股股份,佔國泰航空已發行股份的9.57%,每股回購價或為10.8374港元,較其公告前最后交易日的收市價11.28港元折讓3.9%,總代價或為69.69億港元,國泰航空將以其內部資源和現有信貸額度支付。

於2025年6月30日,國泰航空的流動資金僅89.12億港元,但一年內應支付的計息負債卻高達115.44億港元,還有537.10億港元的長期計息負債,支付回購價后,該集團的財務狀況或進一步收緊。

當前,卡塔爾航空為國泰航空的第三大股東,國泰航空回購股份之后,將作為庫存股份持有。

值得留意的是,國泰航空的兩大股東太古公司(00019.HK)中國國航(00753.HK),分別持有43.12%和28.74%權益,佔了71.86%。

在國泰航空回購卡塔爾航空所持股份並列作庫存股后,兩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將進一步上升至79.47%。由於這兩大股東按2006年訂立的股權重組協議持有權益,被視為不可撤回承諾(IU)股東。

在此意義上的國泰航空公眾持有量將由28.14%,降至20.53%,低於港交所(00388.HK)《上市規則》規定的最低公眾持有量25%。國泰航空已向港交所申請豁免。

卡塔爾航空為何清倉減持?

卡塔爾航空主要從事商業航空運輸業務。2017年11月6日,卡塔爾航空從香港建滔化工集團(00148.HK)手中,以每股13.65港元的價格全數收購后者所持有的3.78億股國泰航空股份,隨后於2018年初,又以13.65港元的價格增持1,298萬股,同年4月再增持183萬股。

隨后於2020年,爲了應對疫情對其未來前景和運營帶來的不確定性,國泰航空提出資本重組建議,其中包括以每股4.68港元,向現有股東按每持有11股現有股份獲配發7股的比例供股,卡塔爾航空也參與此次供股,獲配發2.50億股,交易完成后的持股量增至當前的6.43億股。

按其已經披露的股份買入價計算,卡塔爾航空買入國泰航空股份的成本價或在65.35億港元左右,現在國泰航空以69.69億港元回購這些股份,不考慮匯兌波動的話,卡塔爾航空或有4億港元左右的賬面利潤,其年複合回報率或不足1%。

卡塔爾航空沒有透露為何清倉國泰的股份。

疫情后旅客吞吐量回升,油價處於不算太高的水平,有利於航空業的復甦,國泰航空的業績也見回升,今年上半年,國泰客運流量增長30%,貨運流量增長5.9%,快運流量增長28.3%,都顯示出不俗的復甦勢頭,但其上半年的股東應占溢利僅按年增長1.1%,展望未來,國泰在區內或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其他航司的競爭,例如中國南方航空(01055.HK)、深航等,而且油價未必能長期維持當前的較低水平,卡塔爾航空趁此時套現離場不足為奇,今年以來,國泰航空的股價累計漲幅在31%以上,而且卡塔爾航空也持有中國南方航空的股份,同樣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增長。

卡塔爾航空在其2025年財報中提到,其現持有英國國際航空集團的24%權益、拉美最大航空集團拉塔姆航空公司的10%權益、南航的3.38%權益,以及提供「半私人」航空服務的美國德州註冊航空公司JSX股權,但打算未來深入非洲和澳大利亞投資。

為此,卡塔爾航空收購維珍澳大利亞航空的25%權益,並收購了南部非洲的區域性航空公司聯程航空的25%權益。

地區市場的戰略調整可能是其清倉的另一個原因。

結語

本次股份回購為卡塔爾航空與國泰航空七年股權投資關係畫上句號,這一變動或正反映着全球航空資本更深層次的戰略調整。卡塔爾航空選擇在當前時點退出,既與其聚焦非洲、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的全球佈局相契合,或也體現出對航空業區域競爭格局的審慎評估——特別是在粵港澳大灣區航司競爭加劇、油價前景存在變數的背景下。

通過此次股權回購,國泰航空的股權結構將更趨集中,兩大核心股東太古與中國國航的合計持股比例預計將提升至近80%。這一方面彰顯了主要股東對公司的長期承諾,另一方面也使公眾持股量面臨重新平衡。該公司已就相關上市規則要求申請豁免,后續進展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站在新的發展節點,完成股權整合的國泰航空既需要應對航空業共同面臨的成本與競爭壓力,也將獲得輕裝上陣的戰略新空間。此次股權變動,或將成為市場重新評估這家俱有重要區域影響力的航企投資價值的新起點。

值得期待的是,隨着新一屆「港股100強」評選即將啟動,這兩家關聯企業的市場表現將迎來重要觀察窗口。過去多年進入榜單的太古股份能否繼續蟬聯殊榮?而經歷深度調整后正展現出復甦勢頭的國泰航空——上半年客運量顯著回升30%,股價年內漲幅逾31%——又是否能夠憑藉此輪戰略重組帶來的新動能,首次進入港股百強之列?這些懸念都將為投資者提供重要觀察視角。

 作者|吳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