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創證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十五五」科技細分賽道投資線索——多行業聯合人工智能11月報

2025-11-05 08:32

(來源:姚佩策略探索)

前言:過去一兩年,華創證券研究所各行業團隊對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重點深度研究,例如策略團隊的科技AI系列、計算機團隊的AI+專題系列、傳媒團隊的科技公司AI佈局系列、電新團隊的人形機器人系列、機械團隊的人形機器人的Optimus時刻系列等。

爲了更好整合研究資源,完善研究框架,輸出體系化產品,華創研究所成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由策略、電子、計算機、傳媒、通信、電新、汽車、機械等研究小組組成。我們將會發布定期月報,對人工智能板塊做出持續跟蹤及配置建議,為投資者提供視角參考,本篇為行業聯合11月報。

1、策略:關注卡脖子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人才發展、數字中國建設、增加科技資源供給五大方向。

2、電子:谷歌、亞馬遜雲業務增速亮眼,AI投入轉化開始顯現,未來隨着Sora2等模型逐步落地,預計將會驅動AI算力需求繼續增長,我們認為AI算力基礎設施仍處於早期階段,關注產能供不應求、訂單有望外溢的環節。

3、計算機:全球AI領域關鍵主體持續推進核心佈局,涵蓋算力基建合作、AI應用創新及垂直行業技術突破。

4、傳媒:長期看好AI產品應用落地加速及商業化進度加速,建議關注AI Agent、AI陪伴、AI多模態、AI教育及AI端側等方向。

5、人形機器人:關注以「降本和輕量化」為核心的機器人新方向。

6、汽車:地平線機器人HSD正式量產在即,持續看好公司基本面與后續催化。

7、華創證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11月精選組合:上游-算力基礎:景旺電子、地平線機器人、海光信息;中游-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科大訊飛;下游-端側硬件:東華測試信捷電氣豪能股份;場景應用:阿里巴巴、深信服金山辦公

一、策略:「十五五」科技細分賽道投資線索

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爭取下一輪康波周期主動地位。我們認為科技的關注點或正在從「十四五」期間以應對卡脖子問題而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以爭取在偏硬件端的先進製造業與新興產業取得一定優勢;轉向「十五五」偏未來產業軟科技方向、以爭取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佔據戰略主動地位。「十五五」規劃首次提出「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並將「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單列成段首,我們認為科技的重要性明顯得到進一步提升。從具體方向來看:①卡脖子領域(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高端儀器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②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科技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專精特新)。③科技人才: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國家戰略需求協同育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④數字中國: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聚力開發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強化算力、算法、數據等高效供給;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⑤增加科技資源供給:加強財政科技投入,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大力發展科技金融,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科技創新。9/22國新辦發佈會中吳清主席也表示近年來對科創企業的融資支持持續擴大:新上市企業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業或者科技含量比較高的企業。此外,我們在《從康波周期看中美科技對比——科技AI系列4》提到,決定大國興衰的核心變量始終都是科技革命的發展軌跡,近年來隨着中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已追趕至能看到美國的「尾燈」,同時在部分領域逐步扭轉差距后並形成新的競爭格局。從整體發展水平來看,當前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明顯領先,AI方面實現大幅追趕,而在半導體、醫藥、航空航天等領域與美國仍有差距,預計未來科技產業勢必將持續形成大規模投入。

「十五五」重點科技板塊跟蹤:年初以來算力、核聚變、人形機器人漲幅領先,當前人形機器人、深海科技、區塊鏈估值仍較低。四中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統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佔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要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從「十五五」重點科技板塊來看,年初至今漲幅領先的主要為算力(74%)、核聚變(61%)、人形機器人(59%)等;當前估值分位仍處於較低水平的主要為人形機器人(市盈率處2020年以來9%分位,下同)、深海科技(10%)、區塊鏈(22%)等。

人工智能板塊交易表現:

1、10月人工智能板塊絕對&相對收益表現較弱。10月市場整體上漲0.6%(統計區間為10/1-10/31,下同),大盤價值風格相對跑贏;人工智能板塊跑輸市場整體,CS人工智下跌2.9%,人工智能指數下跌4.9%。從人工智能細分領域來看,AIGC指數跌0.2%、AI手機指數跌1.4%漲跌幅相對居前;國證芯片跌6.6%、深證XR跌5.6%表現相對偏弱。

2、人工智能板塊成交熱度月環比整體回落。以交易熱度10年分位來看,10月人工智能板塊整體回落,如CS人工智指數月環比-14 pct至39%、人工智能指數-11 pct至57%;人工智能細分領域來看,回升幅度居前:國證芯片+11 pct至69%、AIPC指數+4 pct至51%;深證XR -50 pct至9%,無人機指數-23 pct至17%明顯回落。

人工智能板塊估值水平:當前估值仍處於歷史中等偏上水平。當前人工智能板塊及行業整體估值基本位於歷史中等偏上水平,如CS人工智指數10年PE分位為77%,人工智能指數為83%。人工智能細分領域來看,當前服務器指數10年PE分位為97%、國證芯片96%、AI應用91%、AIPC指數89%較高;人形機器人指數5%、AIGC指數22%較低。

行業核心結論匯總:

電子:(1)AI雲端:谷歌、亞馬遜得益於AI賦能,雲業務均取得了較塊增速,並表明2026年將進一步提高資本支出,我們認為AI基礎設施仍處於早期階段,AI服務器&交換機需求有望快速增長。推薦標的:景旺電子、東山精密勝宏科技工業富聯生益電子生益科技滬電股份鵬鼎控股等。(2)存儲:數據中心建置動能回暖,且AI服務器大幅提升存儲要求,料將驅動新一輪創新大周期,從而大幅提高存儲需求。隨着數據中心建設以及服務器單櫃存儲配置提升,我們對25Q4及26年存儲價格預期樂觀。建議關注:江波龍德明利香農芯創兆易創新佰維存儲聚辰股份

計算機:全球AI領域關鍵主體持續推進核心佈局,涵蓋算力基建合作、AI應用創新及垂直行業技術突破。1)10月13日,OpenAI與博通發佈公告稱,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10吉瓦規模的定製AI芯片和網絡系統機架;2)10月21日,OpenAI推出以ChatGPT為核心的瀏覽器。該瀏覽器外觀與功能雖與傳統網絡瀏覽器相近,但其構建核心為ChatGPT,標誌着網絡瀏覽從「信息檢索工具」向「AI協同助手」的關鍵轉型;3)10月30號,英偉達CEO黃仁勛對韓國進行了15年來首次正式訪問,當日三星宣佈與英偉達達成新合作,啟動一個配備超過5萬塊英偉達GPU的完整AI工廠項目。4)10月27日,我國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麒光」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年會上發佈,核心依託整合全球129本頂刊、指南的「東壁心血管語料庫」,實現AI與OCT影像技術深度融合。

傳媒:長期看好AI產品應用落地加速及商業化進度加速,建議關注AI Agent、AI陪伴、AI多模態、AI教育及AI端側等方向。1)AI Agent:作為AI應用的生產力方向之一,通過自主決策、任務閉環和動態交互,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展望全年該應用方向有望持續優化落地體驗;2)AI陪伴:包括軟件內容/平臺與硬件玩具,作為AI應用的泛娛樂方向之一,AI能夠滿足人類在陪伴交互領域的個性化、及時性需求;3)AI多模態:AI音視頻、AI 3D等方向的底層模型有望持續迭代進步(近期OPENAI發佈Sora2效果較好),我們觀察到AI漫劇品類平臺側流量較好,有望開啟多模態應用商業化落地正循環;4)AI教育:AI符合個性化教學核心需求,教育場景用户付費意願高;5)AI端側:智能終端加速AI智能化革命。建議關注:阿里巴巴、騰訊控股、阜博集團、有贊、快手、美圖、匯量科技、易點天下上海電影浙數文化崑崙萬維南方傳媒榮信文化等。

人形機器人:關注以「降本和輕量化」為核心的機器人新方向。關注人形機器人核心三個邏輯。1)新技術方向為降本和輕量化,關注軸向磁通電機、MIM粉末冶金、旋轉變壓器。關注海昌新材東睦股份統聯精密亞普股份易德龍等;2)應用場景端的「機器人+」標的。場景先行不僅決定了國產機器人量產的路徑、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市場空間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趨勢已較為明確,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紡服、特種行業等高復購、高剛需、低容錯的應用領域。關注蘭劍智能永創智能諾力股份、傑克股份、華榮股份景業智能等;3)機器人1到10的兩大板塊:設備、數據與視覺。視覺方案以芯片及算法為核心,先發優勢延續,關注奧比中光奧普特;數據採集是機器人的最后一公里。關注凌雲光思看科技;磨牀環節具備高壁壘、強議價、訂單直接催化的屬性。關注華辰裝備恆而達、津上機牀中國。

汽車:地平線機器人HSD正式量產在即,持續看好公司基本面與后續催化。公司配售、解禁事項此前均已落地,HSD即將於11月首次量產,當前HSD已與多家主流車企達成深度合作,預計將陸續搭載於10余款新車型。同時,10月27日,公司宣佈與採埃孚合作,計劃26年量產首發搭載J6P的城市領航coPILOT輔助駕駛系統。我們認為HSD首次量產后口碑塑造有望超預期,進一步增強「公司未來3-5年HSD出貨超千萬套」的可信度,仍將地平線機器人作為汽零AI/智駕重點推薦標的,此外,建議關注黑芝麻智能、禾賽科技、速騰聚創。汽零機器人標的推薦敏實集團、愛柯迪,調整后的頭部標的也值得配置,包括拓普集團銀輪股份、豪能股份、雙環傳動新泉股份,建議關注均勝電子常熟汽飾星宇股份。秋季GTC大會AI再加速,液冷板塊推薦銀輪股份、凌雲股份

二、電子:AI行業景氣不減,關注AI算力/存力/運力及終端機會

(一)行業重點事件點評

雲廠商:雲業務加速成長,繼續加碼資本開支

谷歌:(1)雲業務:雲成為亮點,營收飆升34%至152億美元,營業利潤增長85%,營業利潤率達23.7%,增長動力源於其人工智能產品及基礎設施的強勁需求。雲業務剩余履約義務大幅增至1550億美元,彰顯未來收入增長潛力強勁。(2)資本支出:25Q3資本開支為239億美元,同比+83%(25Q2同比增速為70%);由於雲客户需求和全公司增長機會,2025年CapEx預期上調至910-930億美元,且預計2026年CapEx將"顯著增加"。亞馬遜:(1)雲業務:25Q3 AWS收入為330億美元,同比+20.2%;AWS未完成合同金額達2000億美元,且不包括10月份多項未公佈的新交易,顯示未來收入增長潛力強勁。AI業務年度營收運行率已達數十億美元,Trainium2季度收入增長150%。(2)資本支出:25Q3現金資本支出為342億美元。這部分支出的大部分用於支持AI基礎設施、自研芯片(如Trainium2)和物流網絡。公司2025年全年現金資本支出預期約為1250億美元,並預計2026年資本支出將進一步增加。

蘋果:iPhone與服務驅動Q3業績創紀錄,AI產品助推增長前景

蘋果公司2025Q3表現強勁,營收達1025億美元,同比增長8%,創下九月季度紀錄。每股收益1.85美元,經調整后同比增長13%,毛利率提升至47.2%,超出指引上限。儘管面臨約11億美元的關税成本,公司盈利能力仍保持穩健提升。各產品線表現均衡增長。iPhone收入490億美元,同比增長6%,在印度創下歷史營收紀錄,新興市場表現突出。服務業務成為最大亮點,收入288億美元,同比增長15%,創歷史新高,各服務品類均實現強勁增長。Mac收入87億美元,同比增長13%,安裝基數持續擴大,近半數購買者為新用户。產品創新方面,搭載A19 Pro芯片的iPhone 17系列和配備M5芯片的新品陣容獲得市場積極反響。M5芯片的AI性能較M4提升3.5倍,為處理複雜AI工作負載提供強大支持。Apple Intelligence平臺引入實時翻譯、視覺智能等數十項新功能,深度融入用户體驗。展望2026財年第一季度,公司預計總收入將同比增長10%-12%,創歷史最佳季度表現。iPhone收入預計實現兩位數增長,毛利率指引為47%-48%。公司持續加大AI領域投入,運營費用預計181-185億美元,體現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承諾。未來,蘋果計劃在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重點佈局先進製造、芯片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戰略領域。隨着假日銷售季的到來和史上最強產品陣容的推出,公司對業務前景充滿信心。

存儲:海外存儲原廠業績持續超指引,后續需求展望樂觀

海力士25Q3利潤續創歷史新高,據公司業績説明會,預計DRAM需求在2025年預計實現高兩位數同比增長,2026年增速將超過20%;NAND需求在2025年預計為中兩位數同比增長,2026年將增至較高兩位數水平,整體需求結構穩健。針對服務器市場,AI推理普及推動併發用户數與token數量激增,工作負載向通用服務器及邊緣設備擴散。KV Cache從HBM向傳統DRAM與SSD順序遷移,帶動HBM、高性能DDR5及eSSD需求呈現結構性增長。得益於市場對近線硬盤的強勁需求,西部數據FY26Q1營收與毛利率雙雙超值因。后續需求方面,公司的前七大客户已提交了涵蓋2026年上半年的採購訂單,其中五家客户提交了涵蓋2026年全年的採購訂單,並且公司最大的超大規模客户已簽署涵蓋2027年全年的協議。

(二)投資建議

谷歌、亞馬遜得益於AI賦能,雲業務均取得了較塊增速,並表明2026年將進一步提高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構建AI算力基礎設施。AI基礎設施仍處於早期階段,AI服務器&交換機需求有望快速增長,PCB作為基礎元器件,跟隨主芯片持續迭代升級,價值量不斷提升,國內頭部PCB大廠紛紛提出擴產計劃,以期待在AI時代分得一杯羹。產能儲備充足或產能擴張節奏快的頭部玩家,有望在AI產業浪潮中迎來發展機遇。

推薦標的:景旺電子、東山精密、勝宏科技、工業富聯、生益電子、生益科技、滬電股份和鵬鼎控股等。

近期存儲價格全面上漲,除DDR4供給收縮邏輯以外,主要係數據中心建置動能回暖,且AI服務器大幅提升存儲要求,料將驅動新一輪創新大周期,從而大幅提高存儲需求。隨着數據中心建設以及服務器單櫃存儲配置提升,我們對25Q4及26年存儲價格預期樂觀。建議關注:江波龍、德明利、香農芯創、兆易創新、佰維存儲、聚辰股份。

三、計算機:AI +應用賽道正進入價值兑現的加速期

(一)行業重點事件點評

OpenAI與博通合作定製芯片,AI算力自研與供應鏈格局重塑。10月13日,OpenAI與博通官宣合作開發10吉瓦定製AI芯片及網絡系統機架,核心模式為OpenAI主導設計、博通負責聯合開發與部署,計劃2026年下半年啟動落地,2029年底完成全規模部署。結合近期佈局,OpenAI此前已鎖定英偉達10吉瓦、AMD 6吉瓦算力,三筆交易合計需26座常規核電站供電;長期規劃更明確2033年新建250吉瓦算力,當前正探索新型融資工具支撐該目標。需注意的是,OpenAI管理層明確10吉瓦算力遠不足以支撐通用人工智能(AGI)願景,凸顯當前AI巨頭在算力基礎設施上的長期投入邏輯,而「自研芯片控技術命運」的戰略導向,也將進一步影響行業算力供應鏈格局。

10月21日,OpenAI推出以ChatGPT為核心的瀏覽器。該瀏覽器外觀與功能雖與傳統網絡瀏覽器相近,但其構建核心為ChatGPT,標誌着網絡瀏覽從「信息檢索工具」向「AI協同助手」的關鍵轉型,用户可在瀏覽過程中無縫調用ChatGPT生成摘要、提出問題,並直接在網頁上執行任務。相比傳統瀏覽器單純的信息展示與跳轉功能,ChatGPT Atlas新增兩大核心能力:一是「瀏覽器記憶」功能,能讓 ChatGPT 記住用户訪問網頁的內容,在需要時快速調取;二是「智能體模式」,在研究分析、自動化任務處理及活動規劃、預約等場景中表現更優,可幫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複雜需求。

三星和英偉達宣佈共建AI工廠,採購超5萬塊GPU。英偉達CEO黃仁勛於10月30號對韓國進行了15年來首次正式訪問,三星當日宣佈與英偉達達成新合作,啟動一個配備超過5萬塊英偉達GPU的完整AI工廠項目。三星表示,通過部署超過5萬塊英偉達GPU,AI將貫穿三星整個製造流程,加速下一代半導體、移動設備和機器人的研發與生產。三星和英偉達還與其他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合作伙伴合作,開發下一代GPU加速EDA工具和設計技術。EDA可用於自動化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的設計、驗證和製造準備。兩家公司還通過英偉達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務器版平臺和英偉達Jetson Thor機器人平臺,在智能機器人領域展開合作。

麒光AI-OCT大模型發佈,心血管精準診療邁新階。10月27日,我國首款心血管AI-OCT大模型「麒光」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年會上發佈,核心依託整合全球129本頂刊、指南的「東壁心血管語料庫」,實現AI與OCT影像技術深度融合。從技術突破看,該模型解決傳統OCT依賴術者經驗、學習曲線長的痛點,可秒級識別易損斑塊、鈣化分佈等10到20微米級特徵,誤診率低於人類醫生均值,還能實時調取循證病例、自動生成結構化報告,推動OCT診療從「經驗判讀」轉向「AI輔助決策」。從應用價值看,其大幅降低基層醫院技術使用門檻,助力診療從「看圖像」升級到「出方案」,為解決基層診斷能力不足、三甲資源緊張的矛盾提供技術路徑,具有明確的醫療普惠意義。

(二)投資建議

AI +應用賽道正進入價值兑現的加速期,AI 技術在辦公協同、網絡安全、智能交互、金融數據分析、數據庫服務、文檔智能識別等領域的深度落地,持續推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聚焦核心應用場景、具備 AI 技術落地能力與商業化驗證優勢的企業。關注金山辦公、深信服、科大訊飛、大智慧達夢數據合合信息等。

四、傳媒:長期看好AI產品應用落地加速及商業化進度加速

(一)行業重點事件點評

1、互聯網板塊

美團:LongCat團隊11月3日正式發佈並開源LongCat-Flash-Omni模型。

11月3日,LongCat-Flash-Omni是美團LongCat團隊開源的全模態大語言模型,總參數5600億(激活270億),支持文本、圖像、音頻、視頻多模態輸入輸出,具備128K長上下文窗口與低延迟實時音視頻交互能力。技術上採用ScMoE混合專家架構、輕量級編解碼器及漸進式多模態訓練策略,性能達開源最先進水平。可通過GitHub、HuggingFace開源平臺使用,或通過官網/App體驗,應用於智能客服、視頻創作、智能教育等多場景。(美團LongCat團隊)

字節跳動:火山引擎發佈四款豆包大模型並推出智能模型路由,優化效果與成本平衡

10月16日,在武漢的FORCELINKAI創新巡展上,火山引擎升級豆包大模型1.6並全新發布1.6lite、語音合成2.0及聲音復刻2.0三款模型,同時推出國內首個智能模型路由解決方案。豆包1.6成為國內首個原生支持四種思考長度調節的模型,平衡效果、時延與成本;1.6lite更輕量高效,效果提升且成本降低超50%;兩款語音模型情感表現力與指令遵循能力增強,複雜公式朗讀準確率達90%。智能模型路由支持多種主流模型智能選擇,可實現效果與成本最優解,目前日均Tokens調用量突破30萬億,公有云大模型服務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火山引擎)。

字節跳動:發佈Seed 3D1.0版本,一張圖生成高精度3D模型。

10月23日字節跳動推出3D生成大模型Seed3D1.0,基於DiffusionTransformer架構,可從單張圖像生成包含精細幾何、真實紋理和PBR材質的3D模型;其中,紋理材質生成性對標SOTA水平,1.5B參數的Seed3D1.0能準確還原精細特徵。

快手:發佈AI編程產品矩陣

10月23日,快手推出KAT-Coder模型、CodeFlicker智能開發工具和萬擎MaaS平臺三位一體解決方案;KAT-Coder在SWE-bench Verified榜單以73.4%解決率躋身GPT、Claude第一梯隊,開源版KAT-Dev-72B-Exp達74.6%,收入8個月增長4倍。

谷歌:發佈視頻生成模型Veo3.1

10月15日,谷歌發佈視頻生成模型Veo3.1,主打更強敍事與音頻控制、首尾幀與多圖參考等精控功能,接入Gemini API與VertexAI,Flow與Gemini可用。模型支持720p或1080p分辨率24fps視頻,原生時長4-8秒,使用Extend功能最長可擴展至148秒,可合成多人物場景並實現音畫同步。

谷歌:10月7日推出Gemini2.5 Computer Use模型,可直接操控瀏覽器的自動化交互利器

Gemini2.5 Computer Use是谷歌DeepMind基於Gemini2.5推出的計算機使用模型,能直接控制瀏覽器執行點擊、滾動、輸入等操作,通過視覺理解與推理完成多步複雜任務。模型具備安全評估機制,高風險操作需用户確認,基準測試表現優異且速度快,開發者可通過Google AIStudio等平臺使用,用户可在Browser base演示環境試用,適用於UI測試、個人助理、工作流自動化等場景。(谷歌官網)

DeepSeek:開源3B參數OCR模型DeepSeek-OCR

10月20日,Deepseek開源3B參數OCR模型DeepSeek-OCR。模型通過光學二維映射技術實現長文本上下文壓縮,壓縮率小於10倍時OCR精度達97%,壓縮率20倍時仍保持約60%準確率。模型由DeepEncoder(380M參數)和DeepSeek3B-MoE解碼器(激活參數570M)構成,在OmniDocBench測試中僅用100個視覺token超越GOT-OCR2.0。

2、傳媒板塊

Sand.AI:推出AI視頻生成平臺Gaga——低成本高效創作音畫同步人物表演視頻

Gaga是Sand.AI團隊於10月10日推出的AI視頻生成平臺,專注於音畫同步的人物表演,用户上傳照片並輸入臺詞,幾分鍾內即可生成表情、情緒逼真且接近影視級別的視頻。平臺專精對話場景,提供虛擬形象生成、豐富素材庫及多語言支持,已正式上線且無需邀請碼,限時免費開放,適用於數字人、在線教育、影視製作等多個場景,為內容創作提供低成本高效的新方案。成為Sora2之外的另外一個視頻AI選擇。

AI硬件公司未來智能:正式宣佈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

10月13日,中國領先的AI硬件公司未來智能宣佈完成億元級A輪融資,由螞蟻集團領投,啟明創投超額跟投,這是其年內第三次獲得市場投資。本輪融資將用於豐富AI辦公硬件產品矩陣、加速海外自主品牌viaim的建設和推廣以及加大對AI Agent等前沿技術的投入。未來智能自2021年佈局AI耳機賽道,產品功能從輔助工具向個人智能辦公助理演進,2024年已實現盈利,其海外品牌viaim在多個市場銷量增長顯著。(網易新聞)

(二)投資建議

1、AI+IP/傳媒/消費:長期看好AI產品應用落地加速及商業化進度加速,建議關注AI Agent、AI玩具、AI多模態等方向。近期,閲文、抖音騰訊加碼漫劇,AI漫劇有望開啟多模態應用商業化落地正循環。一方面,AI漫劇在近期投流轉化效率高及平臺扶持帶來行業高增速爆發;另一方面,AI漫劇或已成為AI多模態落地應用能夠跑通商業化的方向。

建議關注:阿里巴巴、騰訊控股、阜博集團、有贊、快手、美團、匯量科技、易點天下、上海電影、浙數文化、崑崙萬維、南方傳媒、榮信文化、歡瑞世紀掌閲科技中文在線等。

2、互聯網:看好科技線強化,建議關注互聯網核心資產后續受AI催化影響。

建議關注:

阿里巴巴:堅定看好,長期推薦。敍事層面,9月底雲棲大會拔高雲的遠期空間;產業趨勢方面,阿里雲在芯片、算力、模型、應用的「全棧AI能力」形成完整閉環,競爭優勢得到強化,短期雲增速也在兑現。此外,9月底淘寶閃購啟動到店團購,假期首批服務鎖定上海、深圳、嘉興三座城市,品類覆蓋全面、折扣直接,或拉動到店GMV增長和本地生態建設。

快手:作為AI視頻模型龍頭或直接受益於Sora2出圈。海外模型進步引領國內模型迭代,看好國內自研視頻模型自主可控及跟進。可靈短期競爭壁壘突出、商業化規模大,中長期產業空間廣闊。

阜博集團:作為版權保護龍頭或直接受益於Sora2出圈。Sora類產品將顯著降低視頻創作門檻,允許用户以個人角色參與他人創作,並設有分成機制,或推動AI生成內容版權需求。阜博在多年的技術和客户沉澱中已跑通「數字水印-確權-交易」全鏈路,在全球市場有一定稀缺性。

騰訊:三角洲周年慶+國慶活動暢銷榜維持強勢,熱修事件預計影響偏短期(且很多流量被自家暗區接下),我們對其長線活躍度和流水錶現維持樂觀。AI方面,混元視覺模型競技場拿下國內第一,底模持續迭代。當前位置看兼具基本面確定性和AI期權想象力,持續推薦。

同時,我們建議關注其他AI應用方向,佈局績優個股:有贊(啟動轉主板準備,主業困境反轉+AI提效的強邏輯共振)、嗶哩嗶哩(稀缺PUGV中視頻平臺,AI改善內容創作想象空間大)、美圖(績優垂直應用龍頭,繼續看好出海飛輪效應)

3、遊戲:三季報符合預期,我們判斷政策環境、市場競爭格局、買量價格等多方面的邊際改善趨勢在未來仍將持續,堅定看好后續遊戲公司的EPS/PE雙擊。此外,四季度AI應用或持續帶來催化,遊戲作為ai應用方向的重要配置資產,有望受益於整體大β行情。建議關注近期可能有邊際變化的三七(處罰落地),騰訊(三角洲新賽季11月13日開啟),愷英(EVE即將發佈),ST華通(推動摘帽)等公司。

建議關注:三七互娛、騰訊、愷英網絡、ST華通等。

4、影視:進口片進入釋放密集期,重點單片多,期待值高,看好影視大盤邊際改善。11月以來,進口片進入密集定檔周期,類型豐富,其中不乏期待值較高的單片,包括《鬼滅之刃》(定檔11/3,頂級日系IP,想看人數22萬+)、《瘋狂動物城2》(定檔11/26,闊別10年再度迴歸,首部國內票房15億,想看人數97.6萬)、《阿凡達3》(定檔12/19,前兩部國內票房均達17億)等;《驚天魔盜團3》、《名偵探柯南》、《天鷹戰士》等經典IP也有望同期熱映(#具體片單歡迎私戳)。此外,關注度較高的國產片《三滴血》《狂野時代》等也即將上映。此次定檔影片的密度、體量均較為可觀,看好電影大盤邊際改善。

建議關注:芒果超媒(短期有催化,Q4儲備素人綜藝《聲鳴遠揚》、高人氣綜N代《聲生不息.華流季》《再見愛人5》、頭部劇集《水龍吟》等;中長期政策支持下芒果有望加速補短板,此外公司有出海/IP衍生/AI等增長期權,有望多點開花),建議關注中國電影、歡瑞世紀、掌閲科技、華策影視萬達電影光線傳媒等。

五、人形機器人:關注以「降本和輕量化」為核心的機器人新方向

(一)投資建議

關注人形機器人核心三個邏輯。1)新技術方向為降本和輕量化,關注軸向磁通電機、MIM粉末冶金、旋轉變壓器。關注海昌新材、東睦股份、統聯精密、亞普股份、易德龍等;2)應用場景端的「機器人+」標的。場景先行不僅決定了國產機器人量產的路徑、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市場空間的上限。B端率先放量的趨勢已較為明確,尤其是在智能物流、紡服、特種行業等高復購、高剛需、低容錯的應用領域。關注蘭劍智能、永創智能、諾力股份、傑克股份、華榮股份、景業智能等;3)機器人1到10的兩大板塊:設備、數據與視覺。視覺方案以芯片及算法為核心,先發優勢延續,關注奧比中光、奧普特;數據採集是機器人的最后一公里。關注凌雲光、思看科技;磨牀環節具備高壁壘、強議價、訂單直接催化的屬性。關注華辰裝備、恆而達、津上機牀中國。

六、汽車:地平線機器人HSD正式量產在即,持續看好公司基本面與后續催化

(一)行業重點新聞

1、禾賽亮相CeMAT 2025,3D激光雷達賦能新松機器人感知升維。

10月28日至31日,禾賽科技攜明星產品迷你型超半球3D激光雷達JT128重磅登陸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CeMAT ASIA 2025。同時,禾賽還攜合作伙伴新松機器人生動呈現了 3D 激光雷達技術如何賦能智慧物流感知升維,搭載禾賽JT128的新松叉式移動機器人,直觀展示了禾賽3D激光雷達如何幫助機器人突破2D感知侷限,實現導航、避障、識別一體化,輕松應對複雜倉儲物流場景中的各項挑戰,助力企業提升物料搬運效率與管理水平。JT128是禾賽專為機器人及工業領域設計的3D激光雷達,擁有全球最廣的360°x189°超半球視野,能為無人叉車提供超廣的感知範圍,兼顧地面和上方空間的環境感知,提高立體障礙物識別能力。憑藉40m@10%反射率的測距能力,可實現單幀覆蓋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覆蓋各類室內外大場景,讓三維空間建模更完整、更高效。同時,JT128具備128線超高線數,能為無人叉車提供高清實時3D感知,精準捕捉倉庫內棧板、貨架輪廓等物體細節,保障設備精準作業。(禾賽科技公眾號)

2、小馬智行與西湖集團在深圳啟動首批Robotaxi創新應用試點。

10月31日,小馬智行與深圳西湖集團戰略合作的首批第七代L4級自動駕駛車輛在深圳正式啟動創新應用試點,標誌着雙方千台級規模自動駕駛車隊部署計劃取得重要進展。作為深圳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試點項目,當前運營範圍已覆蓋南山、寶安、前海等核心區域,未來將進一步擴展。此次合作也標誌着小馬智行「輕資產+AI賦能」商業模式的正式落地,通過技術賦能傳統出行企業,推動行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轉型。同時,雙方合作還將推動從業人員向「技術+服務」複合型崗位轉型,催生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遠程技術監督員等新型就業崗位,為深圳構建智慧交通新格局注入新活力。(小馬智行公眾號)

3、越疆斬獲超8000萬元具身智能機器人訂單。

10月29日,越疆機器人與瑞德豐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具身智能機器人採購合同,總金額超8000萬元,涵蓋人形機器人及具身智能協作機器人等產品與解決方案。根據合作,越疆新一代人形機器人和具身智能協作機器人將承擔產線高精度組裝、複雜物料流轉與柔性產線協同等關鍵任務,雙方將共同構建以「人形+輪式+多足+機械臂」多形態機器人為基礎的新能源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越疆憑藉全棧自研技術能力,已推出包括雙足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輪式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W等多形態產品,並打造了多形態具身智能「超級工廠」平臺,實現統一系統下的全鏈條閉環作業,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在工業製造場景的規模化落地。(蓋世汽車具身智能)

4、京東首發三款「狼族」機器人,未來5年要採購300萬臺機器人。

10月29日,京東物流在2025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上首次推出智狼擴展版、天狼四向車及自動分播牆(端到端版)三款新型機器人,進一步擴展其「狼族」機器人矩陣。其中,「天狼」四向車通過四維移動技術實現存儲坪效提升240%,庫內作業人員減少58%;自動分播牆分播效率最高達15200件/小時,較傳統設備提升200%坪效。京東物流宣佈,今年11.11期間將在全國倉庫大規模投入「狼族」機器人軍團,協同超腦2.0AI大模型提升智能倉儲效率。目前,「狼族」系列機器人已在全球超10個國家規模化部署。此外,京東物流計劃未來5年採購300萬臺機器人、100萬台無人車及10萬架無人機,全面覆蓋物流全鏈路場景,並通過投資多家機器人創業公司,強化產業鏈佈局。(蓋世汽車具身智能)

5、Stellantis與英偉達、優步和富士康達成新合作,加速全球robotaxi佈局。

10月28日,Stellantis宣佈與英偉達、優步及富士康簽署諒解備忘錄,將聯合研發並部署基於Stellantis AV-Ready Platforms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用於未來全球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根據合作框架,Stellantis負責車輛製造,英偉達提供DRIVE AGX Hyperion 10架構及全棧L4級自動駕駛軟件,富士康承擔硬件與系統集成,優步則負責運營服務並計劃初期部署5000輛,首階段在美國啟動,目標於2028年實現量產。此次合作將與Stellantis此前與小馬智行在歐洲的L4級合作形成互補,共同推進其自動駕駛戰略的全球佈局。(蓋世汽車具身智能)

6、小馬智行赴港股IPO,獲證監會備案。

10月28日,小馬智行正式啟動香港招股程序,計劃發售約4196萬股,發售價不超過180港元/股,預計11月6日在港交所掛牌。此次IPO已獲Eastspring等基石投資者1.2億美元認購。公司於2024年11月27日已在納斯達克上市,此次港股上市若順利完成,將形成雙重主要上市架構。業務方面,小馬智行Robotaxi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取得全類別監管許可,並在迪拜、新加坡、卡塔爾等海外市場推進路測與商業化部署。截至最新數據,公司擁有超720輛Robotaxi,累計自動駕駛路測里程超5500萬公里。公司預計2025年實現單車運營盈虧平衡,推動Robotaxi邁向大規模商業化。(上海證券報;蓋世汽車具身智能)

7、京東賣「國民好車」,順手盤活汽車4S店。

10月27日,京東汽車正式啟動「國民好車」交付中心全國招募計劃,聯合4S店及服務商搭建「銷售-交付-售后」一站式網絡,同步投入10億級資源推進「一縣一店」養車門店招募。此次佈局以「不造車」為前提,聚焦通過用户洞察與供應鏈能力賦能車企,其中聯合廣汽、寧德時代打造的首款車型埃安UT super已在京東雙11上線銷售。京東汽車通過整合近8億活躍用戶數據、線上獨家銷售權及線下跨品牌交付中心,實現「線上一口價」與多品牌同店對比,大幅提升購車效率;同時依託全國超3000家養車門店及4.6萬家合作店的售后網絡,構建覆蓋選車、購車、用車全流程的汽車流通新生態。該模式為面臨庫存壓力與轉型困境的傳統4S店提供了流量支持、資金周轉與售后兜底的新路徑,有望推動行業向高效、透明的渠道體系升級。(36氪公眾號)

8、九識智能完成1億美元B4輪融資。

10月28日,九識智能宣佈完成由螞蟻集團領投,藍湖資本、BV百度風投等跟投的1億美元B4輪融資,其B輪融資總額累計達4億美元,成為本年度中國科技領域最大融資事件之一。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強L4級無人駕駛技術研發、產品迭代、供應鏈建設及全球市場拓展。公司自2021年成立以來累計融資約5.3億美元,已構建覆蓋Z系列、E系列及L系列的無人貨車產品矩陣,可適配快遞、生鮮、工業物流等多類場景,並在安防巡檢、環衞、零售等領域拓展應用。(蓋世汽車《Seeds 發現》)

9、地平線攜手採埃孚首發城市領航coPILOT輔助駕駛系統,已獲得國內品牌車型定點。 

10月27日,地平線與全球汽車零部件企業採埃孚達成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支持城市領航NOA的coPILOT輔助駕駛系統。該系統基於採埃孚「採睿星」計算平臺,搭載地平線征程6P芯片,具備560 TOPS算力,最高可支持1000+TOPS系統算力,覆蓋高速、城區及車位到車位全場景輔助駕駛功能。該系統已獲得國內自主品牌車型定點,計劃於2026年正式量產。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累計量產已突破1000萬套,成為國內首個達成千萬級規模的智駕計算方案。截至目前,征程6系列已獲得超20家車企平臺化合作,預計2025年將賦能超100款輔助駕駛車型量產上市。(地平線HorizonRobotics)

10、2.99萬元,加速進化發佈Booster K1,首批20分鍾售罄。

10月24日,加速進化舉辦「2025加速進化生態大會」,公司正式推出具身開發入門級平臺Booster K1,共推出三個版本,全系標配22自由度並支持二次開發。該產品於10月24日以2.99萬元限時售價在各大電商平臺開售,首批全款訂單20分鍾內售罄。Booster K1整機重量不足20kg,配備專用行李箱,支持開箱即用與手機APP操控,並通過了30小時連續撞擊測試與100小時真機運行驗證。同時,公司推出「啟航計劃」與「百城萬校」計劃,提供開發工具、種子基金及課程合作,推動機器人教育普及。加速進化成立於2023年8月,此前推出的雙足人形機器人Booster T1在三個月內出貨量突破50台,並支持清華火神隊獲得2025 RoboCup成人組冠軍。截至目前,公司全球出貨量已超700台,服務客户超200家,覆蓋20多個國家及70余所高校。(蓋世汽車具身智能、中關村科學城公眾號)

11、速騰聚創與導遠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10月23日,速騰聚創與導遠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面向具身智能與工業機器人的多模態傳感器融合解決方案。雙方將融合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感知與導遠科技在精密慣性導航領域的技術優勢,推動機器人感知系統在複雜場景下的性能突破與規模化落地。速騰聚創憑藉全棧芯片化與數字化技術,已構建行業最全的數字化激光雷達產品矩陣,全球累計出貨量超百萬台;導遠科技則依託自研高性能IMU芯片與多源數據融合算法,在車規級高精度組合定位系統領域實現大規模量產應用。此次合作將整合激光雷達與慣性導航技術,為機器人構建更精準可靠的感知系統,加速其在具身智能、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全場景應用。(速騰聚創公眾號)

12、新石器完成逾6億美元D輪融資。

10月23日,新石器完成逾6億美元D輪融資,創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私募融資紀錄。 本輪融資由阿聯酋磊石資本領投,高成投資、信宸資本等機構聯合投資,將用於加速無人城配車規模化商業應用。截至目前,新石器累計交付L4級無人車突破1萬台,單月交付量超2000台,覆蓋國內300余城市,並在青島部署超1200臺車隊成為全球密度最高無人車城市。技術層面,公司推出行業首款無圖自動駕駛方案,通過自研「Neolix-VA」視覺-動作基礎大模型實現端到端感知決策,降低90%高精地圖成本。商業化方面,新石器已服務超30萬貨主,在快遞KA市場中標率近7成,並於10月在阿聯酋獲得中東首張RoboVan牌照。公司計劃依託本輪融資進一步拓展即時物流與海外市場佈局。(蓋世具身智能)

13、樂聚機器人完成近15億元Pre-IPO輪融資。

10月22日,樂聚機器人宣佈完成近15億元Pre-IPO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深投控資本、深圳龍華資本、前海基礎投資等十余家機構聯合投資,資金將用於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鏈佈局及產業場景應用拓展。技術層面,公司將持續研發「小腦」運控系統與「大腦」模型,並與哈工大、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聯合科研。產業鏈方面,樂聚已投資泉智博、立聚動力等上下游企業,並與東方精工共建人形機器人產線,實現核心零部件到整線製造的垂直整合。目前公司已與華為、騰訊、中國一汽等40余家生態夥伴開展合作,推動人形機器人在科研、工業、商服等場景的規模化應用。(蓋世具身智能)

14、「機器人之眼」再進化!RoboSense正式發佈AC2。

10月21日,在IROS 2025大會期間,速騰聚創正式推出多傳感器一體化超級感知系統AC2,該產品集成dToF、RGB雙目及IMU,具備8米內±5mm毫米級感知精度、120°×90°超大視野及1ms級硬件同步能力,支持強光干擾環境下穩定運行。通過車規級設計與AI-Ready開源生態,AC2可適配工業、物流、家庭服務及具身智能等場景,為機器人操作提供高精度感知基礎。圓桌論壇上,孫富春、朱延河等學者指出,多傳感器融合的感知變革是機器人突破認知瓶頸的關鍵,AC2的一體化設計將推動機器人感知能力跨越式發展。(速騰聚創公眾號)

15、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成功舉辦。

10月16日-18日,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亦莊北人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大會以「匯智聚能 網聯無限」為主題,全面展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新成果,匯聚全球政企和行業資源,促進跨行業協同發展。大會上發佈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十大成果、及《智能網聯汽車網絡技術路線圖(2025-2030)》,還啟動了國家人工智能汽車領域應用中試基地建設。(北京市智能交通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中國信通院CAICT)

16、滴滴自動駕駛斬獲20億D輪融資,首款前裝L4量產車倒計時。

10月11日,滴滴自動駕駛宣佈完成總額20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基金、廣汽集團及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等。本輪融資將用於加強AI技術研發及推動L4級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公司與廣汽埃安合作的新一代L4級前裝量產車型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搭載自研「虎鯨」計算單元,算力超2000 TOPS,整車成本較上一代下降74%,計劃於2025年底量產並率先在北京、廣州開展規模化示範運營。截至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已在北京、廣州、上海實現混合派單,累計安全運營超1700天。面對百度Apollo、小馬智行等行業競爭,滴滴依託集團536億元現金儲備,持續強化「AI+量產+運營」閉環優勢。(蓋世具身智能)

17、Figure新一代人形機器人發佈。

10月9日,Figure AI正式推出新一代人形機器人Figure 03,其指尖可感知僅3克壓力的細微觸覺,手掌內置廣角攝像頭確保狹窄空間操作穩定性,視覺系統幀率提升一倍、延迟降低25%。該機器人具備家庭服務(端茶送水、整理房間)與商業場景(酒店接待、物流分揀)多任務能力,通過2kW無線充電與10Gbps毫米波數據傳輸實現高效續航與數據回傳。Figure 03採用織物包覆設計,體積較上一代縮小、重量減輕9%,為首款為高產量製造優化的機型,旨在推動人形機器人規模化落地。(財聯社)

18、特斯拉FSD,近一年來首次重大更新。

特斯拉開始向搭載HW4.0硬件的美國車主推送FSD V14.1版本,主要升級包括:新增到達泊車位置選擇功能,支持應對緊急車輛自動靠邊停車,將導航路徑規劃整合至視覺神經網絡以實時處理道路封閉,提升對道路障礙物的避讓能力,並優化無保護轉彎、變道等複雜場景應對。此次更新整合了特斯拉Robotaxi項目中的技術成果,但在中國市場,特斯拉FSD最新版本的落地仍稍有落后。(第一財經)

(二)投資建議

地平線機器人HSD正式量產在即,持續看好公司基本面與后續催化。公司配售、解禁事項此前均已落地,HSD即將於11月首次量產,當前HSD已與多家主流車企達成深度合作,預計將陸續搭載於10余款新車型。同時,10月27日,公司宣佈與採埃孚合作,計劃26年量產首發搭載J6P的城市領航coPILOT輔助駕駛系統。我們認為HSD首次量產后口碑塑造有望超預期,進一步增強「公司未來3-5年HSD出貨超千萬套」的可信度,仍將地平線機器人作為汽零AI/智駕重點推薦標的,此外,建議關注黑芝麻智能、禾賽科技、速騰聚創。汽零機器人標的推薦敏實集團、愛柯迪,調整后的頭部標的也值得配置,包括拓普集團、銀輪股份、豪能股份、雙環傳動、新泉股份,建議關注均勝電子、常熟汽飾、星宇股份。秋季GTC大會AI再加速,液冷板塊推薦銀輪股份、凌雲股份。

風險提示:

2、海外經濟疲弱,可能對相關產業鏈及國內出口造成影響;

3、歷史經驗不代表未來:因市場環境等因素變化,歷史數據得出的經驗可能在未來失效。

法律聲明

本資料來自華創證券研究所已經發布的研究報告,若對報告的摘編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須注意的是,本資料僅代表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相關的分析意見及推測可能會根據華創證券研究所后續發佈的研究報告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華創證券的其他業務部門或附屬機構可能獨立做出與本資料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本資料所指的證券或金融工具的價格、價值及收入可漲可跌,以往的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顯示及擔保。本資料僅供訂閲人蔘考之用,不是或不應被視為出售、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約或要約邀請。訂閲人不應單純依靠本資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獨立判斷,應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華創證券不對使用本資料涉及的信息所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或與此有關的其他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