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5 08:50
那些在加密貨幣走向主流時熱衷於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個人投資者,正在親身體驗數字資產炒作周期的滋味。
在今年數十億美元資金湧入這些易於交易的ETF、推動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之后,該代幣突然較近期峰值下跌超過20%。儘管大多數ETF買家仍處於盈利狀態,但他們的安全邊際正在迅速收窄。
根據K33 Research的數據,美國現貨比特幣ETF的平均成本基礎,即所有歷史資金流入的綜合入場價格,約為89613美元。這比該數字代幣當前交易價格低約11%,實際上標誌着普通ETF買入者的盈虧平衡點。
值得注意的是,該水平與4月份的一個關鍵技術區域重合,當時比特幣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拋壓后,從2025年低點反轉向上。
「看到4月份的反轉與成本基礎如此吻合,非常有意思,」 K33 Research的研究主管維特勒·倫德(Vetle Lunde)表示。
這暗示着:許多ETF投資者並未在市場頂部追高。相反,他們在市場拋售期間買入——在看似市場底部的時候增加了敞口。但隨着比特幣現在再度回落,如果加密貨幣再次觸及該水平,投資者可能會迅速轉變其頭寸立場。
支持者認為,ETF買家是着眼於長線,對短期價格波動的反應較小,並且迄今為止,他們已成為一股穩定力量,有助於抑制比特幣歷史上極端的波動性。
對於那些因監管友好而擁抱比特幣的新投資者而言,最近的下跌是一堂現實課:價格的劇烈波動並不會因為華爾街的入場而消失。
與此同時,整體市場情緒已經轉陰。比特幣周二一度下跌逾6%,跌破10萬美元關口,創下自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目前較上月的創紀錄高點下跌了20%,這種跌幅若發生在更傳統的資產類別中足以表明熊市的到來。以太坊和較小的山寨幣表現更差。此次暴跌是由市場參與度疲軟以及10月份歷史性清算衝擊帶來的持續恐懼所驅動,那次事件清算了數十億美元的槓桿交易,導致多頭頭寸被掏空。
彭博社匯編的數據顯示,貝萊德旗下追蹤比特幣的最大ETF——IBIT,今年以來已吸納超過27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其當前資產規模約為850億美元。
多年來,比特幣經歷了無數次繁榮與蕭條周期,以其在反覆超過50%的跌幅后總能反彈回來而聞名。
彭博智庫的詹姆斯·塞法特(James Seyffart)表示,投資於此的投資者「理應意識到」這一特性。
「這種資產和這些ETF以‘前進兩步,后退一步’的方式運行,」他説,「這是一種波動性非常高的資產,而加密貨幣整體就是一個波動性非常高的資產類別。我無法假裝知道這僅僅是又一次‘后退一步’的時刻,還是更大規模回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