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馬斯克震怒,OpenAI奧爾特曼蹬鼻子上臉

2025-11-04 20:59

(來源:新行情)

埃隆·馬斯克的這個秋天格外難熬。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劉峰

OpenAI CEO再度挑釁馬斯克

「工資不到位,特斯拉CEO我不干了!」

馬斯克徹底憤怒了。一邊是與OpenAI CEO山姆·奧爾特曼延續十年的恩怨再度爆發;另一邊是自己價值萬億美元的薪酬方案被法院否決,這位一向狂妄的科技巨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交加。

近日,奧爾特曼在X平臺拋出的一則吐槽帖,成了引爆新一輪罵戰的火星。

他表示,自己在2018年花費4.5萬美元預訂的特斯拉Roadster多年未交付,隨后決定取消預訂並申請退款。

奧爾特曼分享了2018年7月的郵件截圖,確認他支付了4.5萬美元用於預訂下一代特斯拉Roadster。另一張截圖則顯示,他后來要求退回5萬美元,但郵件被退回,因為負責預訂的郵箱地址似乎已經失效

沒想到,馬斯克在24小時內強勢反擊,先是罵了一句你偷走了一個非營利組織。,隨后針對奧爾特曼曬出特斯拉退款郵件出錯的截圖,馬斯克回擊説,奧爾特曼「故意省略」了特斯拉在24小時內就已退款的事實,並諷刺道:「這很符合你的本性。」

圖源:X 圖源:X

緊接着,奧爾特曼在X平臺上回擊稱:「我幫你把那個你棄之不顧的東西,變成了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機構。」

他還指出,馬斯克曾希望特斯拉收購OpenAI,並以盈利為目標運營,「你當時根本不想要非營利結構。」

圖源:X 圖源:X

馬斯克與奧爾特曼的關係並非一直如此水火不容。2015年,兩人與伊利亞·蘇茨克維爾和格雷格·布羅克曼共同創立了OpenAI,當時這是一家非營利性AI研究公司。

2015年初,馬斯克和奧爾特曼開始每周三在舊金山灣區共進晚餐。同年5月,奧爾特曼建議他們創建一個「曼哈頓計劃」,來開發在大多數任務上都與人類一樣聰明的通用人工智能。

他們希望確保這項技術對人類的意義不會最終由在開發這項技術方面遙遙領先的谷歌來決定。

然而,2017年,在OpenAI的研究人員意識到需要比非營利組織所能籌集到的多得多的資金后,奧爾特曼和馬斯克的關係開始破裂。

管理團隊同意探索向營利性公司的轉型方式,但他們無法就如何構建它達成一致。根據法庭文件中的內部電子郵件,馬斯克要求獲得多數控制權並擔任首席執行官。

奧爾特曼成功阻止了馬斯克的要求,這標誌着兩人關係破裂的開始。奧爾特曼説服了另一個聯合創始人格雷格·布羅克曼支持他,而不是馬斯克。在布羅克曼的拉攏下,OpenAI的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韋爾也支持奧爾特曼。

最終,馬斯克在2018年帶着怨氣退出董事會,並切斷了所有投資。

此后的七年里,兩人的衝突從私下不滿升級為公開宣戰。

2024年2月,馬斯克以「違反創始協議」為由,向舊金山高等法院提交46頁訴訟書,痛斥奧爾特曼「騙錢騙人騙技術」,要求OpenAI恢復開源、退回盈利,並列出五大罪狀,包括將GPT-4獨家授權給微軟、設置付費牆等。

OpenAI則隨即公開郵件反擊,稱馬斯克當年曾主動要求「獲得多數股權並擔任CEO」,所謂「非營利信仰」純屬事后裝裱。

雙方的關係也隨着時間逐漸惡化。

「世界首富」拿不到工資

如果説與奧爾特曼的罵戰是「外患」,那萬億美元薪酬方案的接連受挫,簡直是紮在馬斯克心頭的「內刺」。

就在馬斯克怒懟奧爾特曼的同時,特拉華州衡平法院的最新裁決仍在發酵——他2018年獲批的560億美元薪酬方案,即便獲得股東二次投票支持,仍被法官以「董事會缺乏獨立性」為由駁回,連帶3.45億美元訴訟費也需特斯拉承擔。

時間回到2018年,特斯拉董事會為綁定馬斯克,推出了一套「對賭」的薪酬方案:沒有固定工資,馬斯克需帶領公司完成12項業績目標,包括市值從500億美元攀升至6500億美元營收增長10倍等。

若全部達成,可獲得約560億美元股票期權。

出人意料的是,馬斯克真的完成了所有目標。2023年,特斯拉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營收較2018年增長近10倍,他按約定具備了拿薪資格。

但就在此時,股東托爾內塔提起訴訟,指控該方案「數額離譜」「董事會被馬斯克操控」,因為當時批准方案的董事中,有多人與馬斯克存在利益關聯。

圖源:Reuters 圖源:Reuters

2024年1月,特拉華州衡平法院首席法官麥科米克作出一審裁決:方案無效,理由是「薪酬數額難以想象的巨大」,且董事會未能履行監督職責。

特斯拉不服,隨即組織第二次股東投票,結果顯示超過60%的投資者支持給馬斯克發薪。但法院在2025年11月的二次裁決中依然強硬駁回,強調「股東投票不能彌補程序瑕疵」

更具戲劇性的是,就在上訴期間,特斯拉董事會在2025年9月拋出了更激進的新方案——若馬斯克可以在未來做到:

特斯拉市值達到8.5萬億美元、銷售1200萬輛汽車、交付100萬台人形機器人、投放100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FSD訂閲用户增至1000萬;

此外,特斯拉調整后EBITDA(税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需從2024年的170億美元躍升至4000億美元,增幅超20倍……

那麼馬斯克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將從13%增至約25%。按照8.5萬億美元的市值估算,這多出的12%的股票價值1萬億美元。

不過,上一次的對賭還沒兑現,你特斯拉居然還敢搞新的?

對於這個堪稱「不要臉」的要求,馬斯克第一時間並沒有公開表示答應。

不禁讓人回想前不久馬斯克在個人賬號發文暗示,如果工資拿不到手,特斯拉的CEO絕對不會再是他。

圖源:X 圖源:X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警告稱,如果馬斯克的薪酬方案在股東大會上被否決,特斯拉股價可能立即遭遇超過10%的拋售,並給公司的戰略未來蒙上陰影。

OpenAI資本重組,馬斯克難上加難

就在馬斯克為薪酬方案奮戰的同時,OpenAI在10月28日宣佈已完成資本重組,確立其作為非營利組織控股營利業務的結構。

根據新的組織結構,非營利機構OpenAI基金會對一家名為OpenAI集團的公共利益公司擁有法律控制權,而后者可以自由融資。

OpenAI基金會將持有營利實體26%的股份,微軟持有27%,剩余股份則由投資者和員工共同擁有。該公司寫道:「這一非營利機構現稱為OpenAI基金會,持有營利部門的股權,目前估值約1300億美元,使其成為資源最充足的慈善機構之一。」

這場口水戰看起來從法律上已經結束,但雙方仍未翻篇。在最新的播客節目中,奧爾特曼否認了公司明年上市的傳聞,並透露了公司的營收狀況。

被問到OpenAI如何能在年收入僅130億美元的情況下做超萬億美元的財務承諾時,奧爾特曼説「我們的實際營收遠超這個數字」。

而隨着口水戰的持續,馬斯克和奧爾特曼在AI領域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

在ChatGPT於2022年11月30日發佈后,馬斯克對AI已經成為主流感到震驚,並對自己沒有參與其中感到不滿。

他開始公開批評OpenAI行動太快,沒有認真對待安全問題。他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呼籲暫停AI開發六個月。

但沒等幾個月,馬斯克就推出了自己的營利性開源AI公司xAI,只可惜其技術和市場影響力遠遠落后於OpenAI。

奧爾特曼提到的人工智能公司是馬斯克在2023年創立的大模型初創xAI,公司旗下Grok系列模型也在模型能力上領先。

馬斯克曾表示,創立xAI就是為阻止人工智能領域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正面對抗OpenAI。

如今,這兩位科技巨頭的關係已徹底破裂,從曾經的合作伙伴變成了激烈的競爭對手。

不過奧爾特曼顯然想挽回這段關係,他在最新的發文中喊話馬斯克:「如今你有一家出色的AI公司,我們也有。我們就不能都往前看了嗎?」

但對馬斯克而言,「往前看」的前提,或許是拿到屬於自己的「工資」,並贏回他眼中被「偷走」的理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