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博裕投資將控股星巴克中國

2025-11-04 21:10

每經記者|丁舟洋 舒冬妮    每經編輯|陳 星    

咖啡零售市場上最具吸引力的資產之一——星巴克中國,終於敲定了股權合作方。

11月4日,星巴克宣佈,公司與中國領先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投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運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零售業務。星巴克方面表示,此次戰略合作開啟了星巴克深耕中國市場26年后的全新篇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博裕投資將持有合資企業至多60%股權,星巴克保留40%股權,並將繼續作為星巴克品牌與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和授權方,向新成立的合資企業進行授權。基於約40億美元(不計現金與債務)的企業價值,博裕投資將獲得其相應權益。

每日經濟新聞

星巴克預計其中國零售業務的總價值將超過130億美元,總價值由三部分構成:向博裕投資出讓合資企業控股權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資企業中保留的權益價值,以及未來10年或更長時間內持續支付給星巴克的授權經營收益。

曾投資眾多明星項目

據瞭解,新成立的合資企業將繼續以上海為總部,管理並運營目前遍佈中國市場的超8000家星巴克門店。秉持共同的發展願景,雙方將致力於未來將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規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星巴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博裕投資在本地市場的經驗與專長,將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特別是中小城市及新興區域的拓展。我們將和合作夥伴一起努力,打造卓越的夥伴(員工)體驗與世界一流的顧客服務,攜手譜寫星巴克在中國發展的全新篇章。」

博裕投資合夥人黃宇錚表示:「我們既認同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為中國顧客帶來更創新、更本土化體驗的巨大機遇。基於這一共同的信念,我們將與星巴克協作,融合星巴克在全球咖啡行業的領導力與博裕投資深度的本地市場洞察,致力於加速增長,為更廣大的中國消費者締造卓越的咖啡體驗。」

星巴克執行副總裁兼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表示:「在星巴克中國當前健康的發展勢頭下,與博裕投資的強強聯合將進一步助力我們充分釋放巨大的市場潛力,並推動中國精品咖啡行業的進一步升級與發展。此次合作彰顯了星巴克在中國市場新階段發展的堅定承諾。」

博裕投資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站在私募股權、公募股權、不動產和基礎設施、風險投資和可再生能源平臺的前沿。其總部位於開曼羣島,利用全球網絡和針對特定市場的洞察力來尋找、評估和利用跨市場的高信念投資機會。

據瞭解,博裕投資由平安集團前總經理張子欣和TPG資本前中國區高管馬雪徵成立。博裕投資深耕中國市場,是佈局全球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公司在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和新加坡設有辦公室,投資組合超過200家企業。

2011年,就有公開消息顯示,李嘉誠基金會已落實入股博裕投資,但未披露入股的股權比例。

2011年,在博裕投資成立不到1年時,其投資了日上免税行的部分股權,后來日上免税行被中免集團收購。

2012年,馬雲在中方財團的支持下募資,從雅虎回購阿里巴巴股權,完成了阿里巴巴上市前最重要的一次股權重整。后來的信息顯示,這個財團里就有初出茅廬的博裕投資。

除了阿里巴巴,博裕投資還曾參與網易雲音樂、完美日記、藥明康德等明星項目的投資。

2025年,博裕投資在中國消費品領域開啟「掃貨模式」。5月,博裕投資收購北京SKP約45%股權,交易估值達40億~50億美元,展現博裕投資在大額併購與高端零售領域的操盤能力。上半年,蜜雪冰城、寧德時代恆瑞醫藥海天味業等明星公司扎堆在港股上市,在這些公司的基石投資者名單上,都能看到博裕投資的名字。

將加速本土化發展?

就此次合作來説,星巴克可謂優中選優。當然,作為優質賣家,星巴克有這樣的底氣。10月30日發佈的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星巴克在2025財年全年(截至2025年9月28日),其門店數量在季末突破8000家,中國市場淨收入高達220億元人民幣,增長近5%。尤其是第四財季,其中國業務同店銷售增長2%,交易量增長9%,成績亮眼。

早在2024年7月底,星巴克在全球股東會上首次放出明確信號——正探索在中國引入戰略合作伙伴;2025年7月,星巴克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透露,超20家機構對收購感興趣。

一年多來,市場傳聞不絕於耳,到8月底,包括博裕投資在內的5家投資機構進入戰略合作伙伴名單。「決賽圈」里的候選者也瞬息萬變。10月,又有消息稱博裕投資和凱雷集團進入最后一輪競逐。

一位投資機構內部人士曾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無論「是否笑到最后」,只要拿到這項收購案的入場券,就是實力的象徵。因為收購星巴克的股權,不僅需要資金,還需要資源。

倪睿安在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與承諾不變,並希望保留中國業務相當比例的股權。」

華福證券大消費首席分析師劉暢分析稱,目前國內市場咖啡飲品競爭激烈,星巴克找到資本方合作后,接下來的方向應該是加速推動本土化發展。

星巴克有麥當勞中國和百勝中國兩位前輩的豐富經驗可以學習。

2016年,運營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的百勝中國從百勝餐飲集團拆分,同時引進春華資本等本土投資者。

2017年,麥當勞中國將中國內地和香港所有店面的特許經營權出售給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和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凱雷投資,更名為「金拱門」。

麥當勞中國和百勝中國引入本土化資本方后,都加快了中國市場的開店速度。

2017年,麥當勞在中國的門店數量超2000家,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1月初,其門店數量近8000家。

2016年百勝中國在中國市場的門店在7000家左右,如今僅主品牌肯德基就有超過12000家門店。

翻譯

搜索

複製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