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4 20:31
財聯社11月4日訊(編輯 牛佔林)英偉達與德國電信正式簽署協議,將共同投資10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在德國新建一座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以補強歐洲支撐大模型訓練的算力短板。
德國最大電信運營商德國電信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設施將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項目之一,並計劃於2026年第一季度投入運營。

屆時,將使德國及歐洲的大型機構、中小企業與初創公司能夠在一個安全、可控的IT環境中,開發、訓練並應用AI技術,覆蓋從設計到機器人制造的各類工業場景。
這一項目啟動儀式在柏林舉行,出席者包括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德國電信首席執行官蒂姆·赫特格斯、SAP與德意志銀行高管,以及德國兩位政府部長。如此高規格的陣容凸顯出,歐洲最大經濟體正努力打造本土的人工智能生態體系,以與其他強國展開競爭。
赫特格斯聲稱:「機械製造和工業一直是讓德國強大的根基,但如今我們也面臨新的挑戰。AI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它將幫助我們改進產品、強化歐洲的核心優勢。短短六個月內,我們就將一個構想變為現實的AI算力,這正是德國製造的典範。」
黃仁勛在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把英偉達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帶到德國,開啟德國工業轉型的新紀元。」 他稱這一項目是德國迄今最大規模的先進AI芯片集羣部署。
作為歐洲最大的軟件公司,SAP將為該數據中心提供其企業技術平臺和相關應用,數據中心選址在慕尼黑現有樞紐基礎上擴建。德國電信表示,該項目將使德國的AI算力提升約50%。
然而,這一投資規模同時也突顯出歐洲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微軟、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初創公司OpenAI等美國科技巨頭,正投入數千億美元建設AI算力基礎設施。
根據聲明,德國數據中心項目將採用多達1萬顆英偉達Blackwell GPU。但這一規模與美國的主要項目相比仍相距甚遠——例如,日本軟銀集團、OpenAI與甲骨文在得克薩斯州開發的一座數據中心,計劃部署約50萬顆GPU。
歐盟今年2月宣佈了一項2000億歐元的計劃,以支持成員國的人工智能發展,目標是在未來五至七年內將全歐算力提升到目前水平的三倍。
德國電信目前正與多家公司磋商,探討共同參與建設所謂「AI超級工廠」的可能性。但整體進展依然緩慢,歐盟尚未明確如何評審投標及分配相關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