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股縮量回調!銀行逆市猛攻,銀行ETF(512800)、價值ETF(510030)雙雙大漲!外資巨頭繼續唱多

2025-11-04 20:00

  A股三大指數今日(11月4日)集體回調,截至收盤,滬指跌0.41%,深證成指跌1.71%,創業板指跌1.96%。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92萬億元,較昨日縮量超1900億元。

  盤面上,以銀行為代表的高股息紅利風格個股逆市上漲,頂流銀行ETF(512800)繼續拉昇,場內價格大漲2%,聚焦「高股息+低估值」大盤藍籌股的價值ETF(510030)全天強勢,場內收漲超1%,A500紅利低波ETF(159296)、800紅利低波ETF(159355)、港股通紅利ETF(159220)等亦小幅收紅;下跌方面,有色金屬板塊領跌兩市,攬盡有色金屬行業龍頭的有色龍頭ETF(159876)場內價格收跌3.02%。

  消息面上,外資巨頭上調對中國經濟預期。高盛中國研究團隊發佈研報稱,基於近期政策釋放出進一步提升先進製造業競爭力並進一步提振出口的信號,該機構上調對中國出口增速和實際GDP增速的預測。高盛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出口量將每年增長5至6%,獲得更多全球市場份額並推動整體經濟擴張;對於2025年中國實際GDP的增速預測,基於近期政府支出加速等因素,從4.9%上調至5.0%。

  華金證券表示,展望后市,導致A股近期出現調整的一些因素可能逐步消減。市場指標角度,情緒指標未調整充分,但行業輪動基本完成。基本面角度,風險偏好可能上升,流動性維持寬松,短期調整可能結束,繼續慢牛走勢。

  就佈局方向而言,興業證券指出,以科技和高端製造為代表的新動能景氣優勢仍在持續釋放,產業趨勢加持下仍將是明年景氣挖掘的重點領域;同時「反內卷」等政策推動下,順周期方向中亮點逐漸增多、明年隨穩增長政策發力和內需修復,更多方向邊際改善趨勢有望確認,提供估值修復空間。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重點聊聊銀行、180價值和有色龍頭等三個行業主題板塊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11月主線確立?銀行逆市大漲2%,規模最大銀行ETF(512800)連收四條均線,上行勢頭兇猛

  11月以來兩個交易日,銀行以連續的強勢表現高調回歸。

  頂流銀行ETF(512800)繼昨日上漲1.23%,今日繼續拉昇,場內價格逆市大漲2%,全天成交額15.69億元。從日k線看,銀行ETF(512800)近2日連收5日、10日、60日、半年線四條均線,上行勢頭強勁。

  銀行股集體走強,34股漲逾1%,廈門銀行領漲近6%,招商銀行工商銀行漲近3%,郵儲銀行建設銀行等漲超2%。

  從A股日曆效應看,銀行往往在歲末年初勝率更高。光大證券覆盤近10年走勢得出,11~12月銀行走出絕對收益的概率達70%。究其原因,11月至次年1月的銀行中期分紅高峰,且跨年期間資金或有切換避險需求,高股息、低估值的銀行板塊成為增倉重點。


此外,從行情風格上,滬指突破4000點+10月末眾多利好集中兑現,市場短期面臨情緒回落壓力,風格切換再起,銀行等低位價值板塊可能接棒。

  從銀行基本面看,三季報顯示,上市銀行營收增速較中期下降0.1pct至0.9%,歸母淨利潤增速較中期提升0.7pct至1.5%,表現爲營收相對穩健,淨利潤增速有所回升;其中,備受關注的淨息差降幅進一步收窄,呈現築底企穩態勢。

  同時險資仍在繼續「掃貨」銀行股,三季度共有6家險企新進6家上市銀行前十大股東序列,此前已進入上市銀行前十大股東的多家險企三季度繼續增持。

  進入四季度,機構預計保險進入開門紅階段,紅利配置需求有望進一步增加。疊加市場風險偏好階段性回落,以及銀行基本面出現的息差企穩等積極的基本面變化趨勢,四季度銀行板塊的相對收益值得關注。

  順勢而起,攻守兼備!銀行ETF(512800)及其聯接基金(A類:240019;C類:006697)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銀行,是跟蹤銀行板塊整體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伴隨着行情風格轉向,ETF資金面已出現拐點信號。上交所數據顯示,銀行ETF(512800)昨日獲資金大舉淨流入6.78億元,扭轉了此前連續流出的態勢。銀行ETF(512800)最新規模超194億元,年內日均成交額超8億元,為A股10只銀行業ETF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佳!

  二、高股息資產逆市爆發,價值ETF(510030)收漲超1%!高股息策略正當時?

  以銀行為代表的高股息風格個股逆市大漲!聚焦「高股息+低估值」大盤藍籌股的價值ETF(510030)開盤拉昇后持續紅盤震盪,截至收盤,場內價格漲1.01%。

  成份股方面,銀行集體上攻。截至收盤,中信銀行上海銀行雙雙大漲超3%。招商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郵儲銀行等多股跟漲超2%。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來 ,價值ETF(510030)標的指數180價值指數表現優於大盤。數據顯示,截至收盤,180價值指數10月以來累計漲幅為5.99%,顯著優於同期上證指數(1.99%)、滬深300指數(-0.47%)等A股主要指數。

  注:統計區間為2025年10月9日-2025年11月4日,180價值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漲跌幅分別為:2020年,-3.17%;2021年,-3.37%;2022年,-11.74%;2023年,-4.13%;2024年,27.09%。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消息面上,銀行股獲險資持續加碼。三季報顯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無錫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迎來了新的險資。此外,「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產品」三季度增持興業銀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三季度增持中信銀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三季度增持蘇州銀行

華泰證券表示,「險資+產業資本」或為未來銀行板塊重要的增量配置盤。險資為權益市場未來重要增量,預計盈利穩健、股息回報較高的銀行股為增持優選。地方國資積極加大對本地銀行股投資力度。資產管理公司(AMC)增持多家全國性銀行,單筆金額較大、且介入董事席位較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申萬一級)是價值ETF(510030)標的指數180價值指數第一大權重板塊。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0月末,權重佔比達到47.5%。

  展望后市,中信證券指出,2025年第四季度或成為紅利股低位區間佈局、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時點之一。原因基於基本面悲觀預期或已充分反映,低估值優勢突出;增量資金配置的需求有望增加;優質龍頭股息率或重回吸引力區間。

  價值投資,選擇「價值」!價值ETF(510030)緊密跟蹤上證180價值指數,該指數以上證180指數為樣本空間,從中選取價值因子評分最高的60只股票作為樣本股,銀行股權重佔比近半!上證180價值指數成份股均為「低估值+高股息」大盤藍籌股,包括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板塊龍頭股,以及基建、資源等板塊龍頭股,成份股股息率高,在波動行情中具有較好的防禦屬性。

  三、獲資金淨申購1800萬份!美聯儲講話擾動,有色龍頭ETF重挫3%!機構:美聯儲仍處降息通道,並未根本改變

  市場盤整回調,有色金屬板塊領跌兩市,攬盡有色金屬行業龍頭的有色龍頭ETF(159876)深陷水面以下,場內價格收跌3.02%,日線3連陰,暫失10日、20日短期均線,但中長期均線(60日均線、半年線、年線)仍呈多頭排列,中期上升趨勢的技術基礎仍在,下方支撐較強。

  值得關注的是,有色龍頭ETF(159876)全天獲資金淨申購1800萬份,或有資金趁回調積極佈局!數據顯示,截至11月3日,有色龍頭ETF(159876)最新規模5.16億元,為同標的指數的3只產品中,規模最大的ETF。

  成份股方面,鋼研高納北方稀土楚江新材逆市收紅,創新新材平盤報收,其余56只個股盡墨。國城礦業跌停,盛新鋰能跌超7%,興業銀錫雅化集團跌逾6%,跌幅居前,拖累指數表現。

  消息面上,美東時間11月3日,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麗莎·庫克最新講話內容存在分歧,美聯儲12月份降息前景仍存在着較大的不確定性。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為67.3%,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32.7%。分析人士指出,美聯儲處於降息通道,這個大的方向並未發生根本變化。

  業內人士提示,有色金屬板塊迎來難得的配置機遇,重點關注三點:

  1、全球寬松:從歷史經驗看,前兩輪美聯儲降息周期,均引發了有色金屬價格大幅上漲。一方面,低利率環境,使有色金屬這類無息資產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美元走弱使美元計價的有色金屬更便宜,刺激需求;

  2、供需失衡:供給緊張有望推動銅鈷等商品價格繼續上行,鋰價則受益於儲能需求超預期有望上漲;

  3、政策紅利:「反內卷」背景下的穩增長工作方案,激發了市場對新一輪供給側改革的猜想,類似於2015 年供給側改革對有色金屬板塊的影響,當前政策有望推動有色金屬板塊全面回暖。

  【未來產業「金屬心臟」,現代工業「黃金血液」】

  不同的金屬,景氣度、節奏與驅動點不一致,分化在所難免,如果看好有色金屬,一個比較輕松的思路是通過全覆蓋來更好地把握整個板塊的貝塔行情。攬盡有色金屬行業龍頭的有色龍頭ETF(159876)及其聯接基金(A類:017140,C類:017141)被動跟蹤的中證有色金屬指數,截至10月底,銅、鋁、黃金、稀土、鋰行業權重佔比分別為27.7%、14.4%、13.2%、10.2%、9.1%,相對於投資單一金屬行業,能夠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適合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進行配置。

  來源:滬深交易所等,截至2025.11.4。

  風險提示: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於2023.7.17;銀行ETF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3.7.15;價值ETF被動跟蹤上證180價值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2.6.28,發佈於2009.1.9;A500紅利低波ETF被動跟蹤中證A500紅利低波動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3.12.31,發佈於2025.4.9;800紅利低波ETF被動跟蹤800紅利低波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3.12.31,發佈於2024.5.21;港股通紅利ETF標的指數為標普港股通低波紅利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1.1.31,發佈於2017.2.20。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銀行ETF、價值ETF、A500紅利低波ETF、800紅利低波ETF、港股通紅利ETF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