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股息資產爆發!只因機構抱團科技股 投資者反向操作?

2025-11-04 18:05

  A股11月4日又現蹺蹺板效應,貴金屬電池、光伏、半導體等近期強勢板塊明顯回調,而銀行、公路鐵路、煤炭、電力等高股息資產表現強勢。

  尤其銀行股,全天基本處於領漲狀態,指數盤中一度漲近2%。收盤時,廈門銀行漲超5%,江陰銀行中信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漲超3%。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大行也漲幅靠前。

  目前,不少機構看好銀行板塊四季度的投資機會。華創證券表示,銀行分紅計劃仍在推進,同時多家銀行發佈估值提升計劃。股息率高、資產質量有較高安全邊際的銀行股仍有絕對收益,建議重視其配置性價比。

  股息率(TTM)而言,42家銀行股的股息率中位數達4.14%,其中11家超過5%,興業銀行的股息率最高,為7.69%。

  分紅方面,有25家銀行發佈了中期或三季報分紅方案,按每股股利(税前)乘以最新總股本估算,分紅金額高達2584億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這8家分紅金額過百億。

  還有機構從歷史經驗角度,認為銀行股在每年的后兩個月勝率較高。光大證券通過覆盤近十年銀行板塊走勢發現,銀行板塊11月~12月跑出絕對收益概率為70%,次年1月跑出絕對收益概率為80%,銀行股投資進入季節性「順風期」。

高股息資產表現亮眼

  事實上,國慶假期之后,包括銀行股在內的高股息資產便持續強勢。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后漲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煤炭、鋼鐵、石油石化、銀行和公用事業,漲幅分別為12.79%、7.16%、7.11%、5.75%和5.25%。

  而年初至國慶節前,申萬一級漲幅前五的行業分別是有色金屬、通信、電子、電力設備和綜合。

機構抱團惹的禍?

  對於節前節后這種截然不同的市場表現,綜合市場觀點來看,以下3點內容被較多提及:

  一是有市場人士從機構抱團的角度看,當前科技股抱團十分顯著,再聯繫前幾年的消費股行情,會讓人有「抱團瓦解」的擔憂。

  下圖是公募基金2025Q3前二十大持倉與2021Q3前二十大持倉的比較。可見2025Q3的前二十大持倉已是「科技感」滿滿,比如中際旭創新易盛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立訊精密瀾起科技工業富聯等多家熱門科技股均位列其中。而2021年消費股抱團行情火熱時,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中國中免洋河股份伊利股份等紛紛位列前二十大重倉股,可現在除了貴州茅臺外,其余均已「不見蹤影」。

  二是電子、通信等板塊在節前累計漲幅加大,板塊本身存在回調壓力。獲利了結的資金便會去往煤炭、銀行這種「低位」板塊暫避風頭。

  三是市場趨於冷靜,成交額略有縮量,比如10月中下旬連續多日成交額不足2萬億元,11月4日成交額再次跌破2萬億元。對此,有滬上某券商首席投顧解釋稱,市場總是階段性的,隨着市場明顯縮量,投機氛圍就會下降。而投機氛圍的下降,就會萎縮很多品種的成交。當市場投機賺不到錢時就只能賺分紅的錢。這時大量高分紅的股票,如煤炭、鋼鐵、銀行就會重回投資者視線。

市場風格會切換嗎?

  隨着高股息資產的走強,市場有關於風格會不會就此切換的討論越來越多。部分機構認為,市場的風格切換已經開始。

中國銀河持認為,短期在外部貿易摩擦不確定性影響下,疊加部分板塊前期積累較大漲幅,資金情緒趨於謹慎。成交額出現縮量,部分資金風格轉向,市場階段性震盪的概率較大。配置機會上,短期來看,紅利板塊防禦屬性突出,涉及銀行、交通運輸、食品飲料等行業。中期線索上,重點關注新質生產力主題、「反內卷」、大消費板塊、「兩重」領域。

  而華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表示,短期可能出現高低切,但中期依然是強者恆強。鄧利軍認為,前期領漲的通信、電子等行業雖然當前估值和情緒偏高,但當前政策和外部事件偏積極,短期高低切也更多體現在科技成長向補漲成長局部切換。前期強勢的通信、電子行業中期依然是強者恆強,科技的政策和產業趨勢可能持續向上。

  也有機構認為,應該風格均衡。中原證券表示,雖然美聯儲已啟動降息周期,推動全球流動性環境趨於寬松,有望進一步提振市場風險偏好,但前期熱門的中游製造板塊擁擠度不斷提升,可能加劇市場短期波動風險。基於上述判斷,建議兼顧成長與價值風格均衡配置的思路。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