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4 17:01
(來源:洪泰財富)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中美貿易談判,美國一開始氣勢洶洶,但中國一推出稀土管制戰略,美國立馬簽下貿易協定。
美國現在非常焦慮,不惜砸重金,到處在本土和全世界扶持稀土產業,可以説是如坐鍼氈。
那他們現在為什麼突然如此恐慌?因為他們發現,從F-35戰鬥機,到特斯拉汽車的電動馬達,命脈都攥在中國的手里。
這小小的稀土究竟有多重要?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新材料之母。稀土的真正價值在於它無可替代的物理化學特性。用量極少,但一旦添加,就能讓材料性能發生突變,可以説是點石成金。
稀土掌管了兩條關鍵命脈:
第一條是現代科技的命脈。用輕稀土,比如鐠、釹(pǔ,nǚ)製造的釹鐵硼永磁材料,是當今世界的磁王,讓電機的效率、功率密度大幅提升。沒有它就沒有新能源汽車的高效驅動電機,就沒有風力發電機,也沒有我們手機里那個小小的振動馬達和音圈馬達。可以説,沒有稀土永磁,就沒有今天的消費電子產業和新能源革命。
第二條是軍工的命脈。如果説輕稀土是科技的基礎,那重稀土比如鏑、鋱(dī、tè)就是國防重器。重稀土最關鍵的作用,是讓磁體在極端高温下保持強大的磁性。這個特性能用在哪里?比如説,戰鬥機發動機的耐高温合金、精確制導導彈的舵機伺服電機、相控陣雷達和電子對抗系統、隱形飛機的吸波塗層。據說生產1架F-35戰鬥機就需要0.4噸稀土。毫不誇張地説,一個國家對稀土,特別是重稀土的掌控力,直接決定了國防現代化的水平。
明白了稀土的價值,你才能看懂中國稀土有多牛,這是一張能卡對手脖子的王牌。
中國稀土的第一張王牌是獨一無二的資源稟賦。中國掌控全球40%的稀土儲量、70%的產量和90%的加工產能,美國進口的稀土中77%來自中國。北方的白雲鄂博礦是輕稀土基地,南方如江西贛州有全球獨有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有對軍工至關重要的中重稀土。這是美國、澳大利亞的礦山里幾乎沒有的戰略級寶藏,中國掌控了全球中重稀土的絕對壟斷供應。
中國稀土的第二張王牌是分離技術。挖出礦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絕活在於冶煉分離。稀土17種元素化學性質極其相似,要把它們一個個完美分開,技術壁壘極高。中國的科學家們自主開發了串級萃取工藝,在稀土分離技術上全球領先,而且成本低。結果是什麼?美國MP公司、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他們可以挖出輕稀土礦石,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都必須把精礦運到中國來做分離提純。
中國稀土的第三張王牌是全產業鏈。我們建立了一個從上游採選、中游分離、到下游新材料製造的完整體系。我們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國,產量佔全球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之前也是稀土領域的大玩家,他們的芒廷帕斯礦一度主導全球。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憑藉規模化生產迅速佔領了全球市場。美國發現自己生產的稀土遠不如從中國買便宜,就關停了自己的礦山、放棄了冶煉分離工廠。可以説他們是親手將自己的稀土工業放棄了。
直到這幾年地緣衝突爆發,美國才猛然驚醒:他們的F-35戰鬥機、愛國者導彈,供應鏈的源頭都依賴中國。這就是他們現在拼命扶持本國稀土、在全世界拉攏礦產夥伴的根本原因。但為時已晚,他們既沒有中重稀土的資源,在分離技術和產業規模上更是落后了幾十年,成本也極其高昂。
稀土,早已不再是一門簡單的生意,它是中國的王牌。中國早已開始全面的戰略性調整,通過總量控制、嚴打黑稀土、建設南北兩大稀土集團,將稀土產業安全牢牢掌控住。
美國仍然可以設計世界先進的戰鬥機,但是生產所必須依賴的核心材料,牢牢掌握在中國手中。這就是中國稀土的力量。
本資訊中的信息均來源於截至發佈之時的公開資料或本公司認為可靠的渠道,本公司已力求資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對相關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僅供閲讀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資訊中的觀點、結論和意見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運作的實際效果,不構成買賣任何投資標的或者達成任何交易的推薦,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投資諮詢或意見。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