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4 16:40
新華財經上海11月4日電(李一帆)11月伊始,各汽車企業10月銷量陸續出爐,伴隨「金九銀十」銷售旺季,大部分主流車企銷量均實現同比上漲。
新華財經統計了25家主流車企的10月銷量,其中19家實現10月單月同比上漲,佔比達到76%;22家實現1-10月累計銷量同比上漲,僅3家下跌,「金九銀十」可謂成色十足。
乘聯會初步推算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總市場規模約為220.0萬輛,其中新能源零售預計可達132萬,滲透率有望升到60.0%。
上汽實現「十連漲」,零跑領跑新勢力,理想跌幅近四成
具體到各家車企,近五成主流車企都實現了單月及1-10月累計銷量同比上漲超30%。
比亞迪10月銷量44.2萬輛,儘管同比略有下跌,但單月銷量仍創年內新高;1-10月累計銷量370.2萬輛,繼續領跑車企。
上汽集團10月銷量45.4萬輛,同比增長12.96%,已經實現2025年「十連漲」;1-10月累計銷量364.7萬輛,同比增長19.53%,目前與比亞迪的年度累計銷量差距已經不足1萬輛,有望在年底重回銷量第一。
吉利汽車今年漲勢迅猛,10月銷量30.7萬輛,同比增長高達35%,刷新單月紀錄,連續8個月實現同環比增長;1-10月銷量同比增長更高達44%。
奇瑞、長城、長安等老牌傳統車企則在銷量增長的同時,新能源車型后期直追,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增長均超過35%,刷新集團紀錄。
小米、蔚來、小鵬、零跑等新勢力品牌10月銷量漲幅均高達75%以上,並紛紛創下各自品牌新紀錄。零跑銷量繼續領跑新勢力,單月銷交付首次突破7萬輛;蔚來單月角度首次突破4萬輛;小米、小鵬則已經連續兩個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今年1-10月,零跑和小鵬的累計交付量均實現同比翻番,零跑大漲121%,小鵬漲幅更高達190%。
鴻蒙智行10月交付6.8萬輛,全繫累計交付超100萬輛,創新勢力品牌最快達成百萬交付紀錄。
傳統品牌旗下「新勢力」也表現亮眼,極氪、領克、深藍、嵐圖、阿維塔、智己、極狐等品牌均保持快速增長。
一系列亮眼成績之下,理想和廣汽埃安的銷量則顯得頗為落寞。
曾經在2024年登頂新勢力銷量第一的理想今年銷量斷崖式下滑,截至目前已連續下跌5個月,且幅度均在四成左右。10月,理想銷量跌幅38%,為3.2萬輛,僅高於埃安、極狐、嵐圖、阿維塔等少數幾個新能源品牌。10月23日的理想MEGA起火事件也為理想汽車銷量走勢再度蒙上一層陰影。10月31日,理想宣佈主動召回2024年2月18日至2024年12月27日期間生產的11411輛理想MEGA汽車,將為召回車輛車主免費更換全新動力電池及相關配套設備。
廣汽埃安同樣已是今年以來連續第6個月銷量同比下滑,且跌幅超過三成。箇中原因一方面是其「網約車」形象影響了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限制市場發展;另一方面是埃安始終未能跟上混動、增程車型的風口,缺乏支撐銷量的明星車型。上個月,埃安聯合寧德時代、京東汽車推出了新車埃安UT super(埃安UT換電版),將於11月9日正式發佈,嘗試在京東汽車的營銷能力助力下實現「自救」。
吉利銀河提前達成百萬銷量目標,賽力斯、蔚來表現疲軟
距離2025年過去已不足兩個月,且「金九銀十」旺季已過,消費者需求逐步釋放,各家車企的年度目標完成度也已大概率定型。整體來看情況遠遠好於去年。
據新華財經統計,在年初公佈銷量目標的車企中,有6家車企的完成率已超80%,將大概率完成銷量目標。同時,也有5家車企的目標完成率在60%,距離目標實現差距較大。
銷量領跑一眾新勢力的零跑和小鵬是目標銷量完成率最高的品牌,均超93%,預計11月將提前完成銷量目標。
頭部車企比亞迪、吉利銷量完成率均在80%以上,同樣有望完成銷量目標。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旗下銀河品牌在10月實現銷量12.7萬輛,同比增長101%,在距年底還有兩個月之時,提前達成「年銷百萬」目標,成為最快實現該里程碑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吉利汽車年銷目標也在7月從200萬輛調整至300萬輛,但達成率仍高達82.6%。
此外,賽力斯、理想、蔚來等「明星」新勢力品牌目標完成率均不足55%,完成目標難度較大。
但從銷量走勢來看,賽力斯表現不佳的原因主要在於上半年銷量欠佳,下半年問界M8增程版、純電版和問界M7上市后銷量回暖,重新取得快速增長。而理想汽車目標完成率剛剛過半,主要影響在純電產品未能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下半年銷量下滑速度過快,伴隨理想i8和i6新車上市,后兩個月銷量走勢有待觀察。
衝刺在即,車企「自掏腰包」打響2025年「收官戰」
今年10月,伴隨騰勢N8L、奇瑞風雲T11、吉利銀河星耀6、深藍L06等多款重磅新車的上市,最后兩個月的銷量走勢仍然存在一定變數。
一方面,新能源購置税優惠政策的「倒計時」或將成為市場催化劑。交銀國際證券分析師陳慶分析稱,根據政策,2026年新能源購置税減免政策將從「全免」調整為「減半」,預計將驅動消費者在年底前集中購車,疊加車企年末衝量因素,預計2025年末新能源車銷量仍將維持高景氣。
與此同時,為消除消費者可能要明年才能提車的顧慮,理想、蔚來、極氪、小米、奇瑞、深藍、智己等品牌已紛紛承諾,若因廠家原因導致車輛在2026年開票交付,將提供購置税差額部分兜底,最高不超過15000元,開啟搶單大戰。
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地區如四川、江蘇、杭州、廣州、廈門等地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在10月停止之后,周末4S店人流量明顯減少,不少消費者表示「再等等」,或將一定程度上影響汽車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