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收盤 | 恆生指數失守26000點 銀行和保險成為避風港

2025-11-04 16:27

財聯社11月4日訊(編輯 胡家榮)港股三大指數集體調整。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0.79%,報25952.40點;科技指數跌1.76%,報5818.29點;國企指數跌0.92%,報9173.21點。

image

注:恆生指數的表現

事實上,自恆生指數在10月初創下階段新高后,市場持續進入調整。東吳證券在最新發布的策略深度報告中指出,港股已步入年末調整階段,但從中長期來看,震盪上行的趨勢並未改變。

該機構進一步分析認為,短期內的宏觀利好已基本被市場消化,目前缺乏新的催化劑提振情緒。疊加港股熱門賽道缺乏新敍事,資金進場意願有所減弱,導致市場上行動能不足。

今日市場

從市場表現來看,銀行、保險等紅利股走強,而黃金、鋰電池、醫藥股均走弱。

銀行保險引領高股息策略

截至收盤,招商銀行(03968.HK)漲2.37%、東亞銀行(00023.HK)漲1.88%、建設銀行(00939.HK)漲1.39%。

image

注:銀行股的表現

大摩發佈研報稱,就內銀股公佈今年第三季業績而言,儘管投資收入有所下降,但更多中國內地銀行匯報淨利息收入增長改善,以及手續費收入增長健康。大多數國有銀行在2025年第三季的盈利增長高於上半年,得益於穩定的資產質量。該行續指,雖然中國內地國有銀行仍面臨一定的淨息差壓力,但該行覆蓋的大多數股份制銀行在2025年第三季報告淨息差有所反彈,得益於資金成本下降以及更審慎的貸款增長和定價,支持了淨利息收入增長。

此外,在當前港股市場震盪階段,資金持續流入包括銀行和保險在內的紅利股尋求防禦。

截至收盤,中國太平(00966.HK)漲2.43%、中國人壽(02628.HK)漲0.49%、中國平安(02318.HK)漲0.44%。

image

注:保險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我國五大上市險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的三季報業績表現亮眼,淨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前三季度盈利總和不僅超過去年同期,也超越去年全年約3500億元的水平,再創歷史新高。三季度業績進一步加速,主要受股票投資收益拉動。

金價回調拖累黃金股 機構看好中長期配置價值

截至收盤,潼關黃金(00340.HK)跌6.34%、靈寶黃金(03330.HK)跌6.32%、紫金礦業(02899.HK)跌5.36%。

image

注:黃金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現貨黃金失守3990美元/盎司。廣發證券認為,本輪黃金的深度回調的主因在於:黃金隱含波動率處於高位,大幅上漲后獲利了結需求或令資金流入趨勢轉弱;市場提前定價了過多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但是中美關係和俄烏衝突在近期都有緩和趨勢。

廣發證券指出,黃金短期點位仍不低,且波動率較大,且地緣政治風險邊際回落,若無超預期利多因素的刺激,預計倫敦金年底前將盤整震盪,明年一季度后再創新高。

碳酸鋰價格下行 鋰電產業鏈承壓

截至收盤,贛鋒鋰業(01772.HK)跌5.85%、中創新航(03931.HK)跌4.71%、天齊鋰業(09696.HK)跌4.68%。

image

注:鋰電池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近期碳酸鋰期貨價格開啟回調,11月4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跌超4%,現報78560元/噸。有分析指出,隨着碳酸鋰價格持續提升,下游高價補庫的意願不高,現貨成交開始逐漸走弱,加之倉單去化幅度有限,期價上漲動力邊際走弱。寧德時代梘下窩項目加快復產的消息,影響了部分多頭的持倉信心,進而帶動碳酸鋰期貨價格下跌。

醫藥股多數回調 國際化長期邏輯未變

截至收盤,復宏漢霖(02696.HK)跌9.12%、藥明巨諾-B(02126.HK)跌8.91%、華領醫藥-B(02252.HK)跌7.20%。

image

注:醫藥股的表現

醫藥股多數調整,但中金公司指出,從產業發展趨勢看,受益於國內工程師紅利、豐富臨牀資源和支持性政策多方加持下,國產創新葯已逐漸從follow 走向FIC/BIC 創新,近期十五五規劃也明確提及創新葯產業地位。他們認為進入2.0 時代的創新葯產業已經逐步完成質的提升,國際化產業趨勢明確。

個股異動

巨星傳奇盤中一度漲近8% 簽訂超2000萬元機器人銷售合同

巨星傳奇(06683.HK)跌4.30%,盤中一度漲近8%。消息方面,該公司於2025年11月3日(交易時段后),巨星文創智權(香港)有限公司及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訂立銷售合同,據此威剛科技作為經銷商向巨星文創採購1000台四足機器人,總價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

百度集團漲近3% 蘿卜快跑累計突破1700萬單

百度集團-SW(09888.HK)漲2.87%,報121.90港元。最新數據顯示,百度旗下蘿卜快跑的累計服務訂單量已突破1700萬單,自動駕駛總行駛里程達2.4億公里。值得關注的是,全無人駕駛模式下的行駛里程佔比達58%,累計完成1.4億公里安全運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