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交易員接二連三出走 麥格理合規風暴重挫美國油氣業

2025-11-04 15:01

  澳大利亞銀行業巨頭麥格理集團二十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在美國能源交易中佔據了一席之地,並超越高盛摩根士丹利,成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銀行。在前大宗商品業務主管Nick O’Kane的領導下,麥格理一舉成為美國天然氣貿易商翹楚,美國酸性原油的主要出口商,以及美國政府的第一大石油供應商。O’Kane當時的薪酬甚至比摩根大通的首席執行官還要高。

  但2024年初時O’Kane離職,加入Mercuria Energy Group,在接二連三的大宗商品交易員離職事件中最引人注目,麥格理在美國的油氣業務也元氣大傷:石油出口暫停,天然氣交易下滑19%,該行不得不修改價值約6億美元的政府供應合同。

  因涉及內部討論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該機構一向以員工流動率低而著稱,但公司上下重新評估風險管理后,導致能源相關交易活動放緩,交易難度加大,導致離職事件出現。麥格理其他部門遭到一系列監管調查后,在公司全面改革了風險管理流程。知情人士稱,儘管全球合規都在加強,但在休斯敦,風險文化的變化讓員工心生不滿並引發了離職潮,這里約有二十多名交易員及相關人員負責美國的實物石油交易業務。

  麥格理就人員流失或報道細節不予置評。一位發言人在聲明中強調了該行在液化天然氣領域的佈局。「麥格理在全球油氣市場有着長期優勢,可根據客户需求量身定製解決方案,許多客户幾十年來與我們經歷了多個市場周期,」該發言人表示。「我們將繼續發展這項業務,包括提升液化天然氣戰略」。

  多年來取得超額回報的大宗商品板塊,為該行貢獻的利潤超過三分之二。根據公司披露文件,石油交易的下滑已經影響到麥格理利潤,截至3月31日的財年,其大宗商品交易淨利潤下降了19%,投資者預計將進一步放緩。今年以來麥格理股價下跌約1%,而高盛和摩根大通等其他頂尖大宗商品銀行則在上漲。

  當然,交易活動的收縮也與當前市場環境的挑戰有關,整個行業的風險偏好受到抑制。包括殼牌、Equinor ASA等石油巨頭以及Gunvor等貿易商,都難以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獲取價值,其盈利與往年相比有所下降。

  但對麥格理而言,其影響更甚。市場情報公司Vali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麥格理有八年被評為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銀行。為取得這一成就,麥格理建立了一套實物交易業務——將大宗商品從過剩地區儲存並運輸到短缺地區——其模式更類似於維多集團和托克集團,而非像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同行。這種業務模式不僅使麥格理能夠抓住套利機會,還能借助對供需動態一手掌握的信息參與到金融市場。這意味着,實物交易業務出現任何下滑都可能對銀行的其他業務產生連鎖反應。

  「一旦他們在實物市場中的存在感和市場影響力減弱,在與大宗商品市場信息相關的金融資產領域,問題就變成將如何影響他們保持敏鋭洞察力和盈利的能力,」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教授Saule Omarova表示。

交易員出走

  因涉及討論個人事宜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自去年初以來,休斯敦至少有12名交易員及相關人員離職,實物石油團隊流失較多。離職人員中包括David Hochberg,他在該行工作了17年,曾領導實物和自營石油交易業務,去年離職加入Jain Global,負責大宗商品業務。此外,幾位負責石油業務關鍵領域的資深石油交易員也已離職。

  「最近這塊業務高層人事變動比較頻繁,可能意味着一段時期業績不佳,」麥格理股東Ten Cap Investment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投資組合經理Jun Bei Liu表示,指該行的大宗商品和全球市場部門。

  麥格理集團位於澳大利亞悉尼的總部。

  麥格理拒絕就休斯敦人員離職置評,但在聲明中表示,過去一年從全球來看,公司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業務實現了增長,「擁有眾多資深員工,團隊也迎來了一些新成員」。據報道,部分增長集中在液化天然氣領域,麥格理聘請前Equinor高管Samuele Ravelli領導其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業務,並在尋求長達10至15年的長期供應協議。

合規整頓

  據知情人士透露,O’Kane和Hochberg的離職重挫麥格理的北美交易業務,其工作關係是該業務順利運營的關鍵。由於涉及討論內部事務,這些知情人士要求匿名。O’Kane在美國住了十多年,牢牢管理着北美大宗商品業務,並與休斯敦的業務主管保持往來。他回到悉尼后,仍然與Hochberg保持着密切聯繫。知情人士表示,O’Kane確保了休斯敦的交易活動得到悉尼高管的支持,這一點至關重要。

  知情人士稱,2024年初O’Kane和Hochberg離開公司后,休斯敦開始對麥格理日益重視合規感到不滿。

  公司披露信息顯示,由於面臨諸多金融調查,麥格理2020年至2025年間將合規支出增加了一倍。2024年,由於被指控高估抵押貸款債務擔保品,雖然麥格理並未承認有不當行為,但仍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8000萬美元達成和解協議。同年,一名金屬交易員虛構426筆交易以掩蓋將近兩年的虧損,英國監管機構對麥格理英國子公司處以1300萬英鎊(約合1630萬美元)罰款。澳大利亞證券監管機構也在加大對麥格理等國內大型銀行的監管力度。

  據知情人士透露,合規要求日益嚴格開始對大宗商品業務產生更直接的影響。他們表示,以往只需幾天即可完成的審批流程現在需要數周甚至數月,造成交易和能源相關交易放緩。一位知情人士還表示,該行已將部分資源從大宗商品業務轉向監管項目,業務調整導致了大量人員離職,涉及到石油業務和結構性融資業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