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股與AI投資:泡沫還是新機遇?

2025-11-03 19:15

 

隨着股市接近歷史最高點,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上的大幅投入重新點燃了投資者之間的激烈爭論:市場是否正在形成另一個泡沫

多頭認為,過去兩年推動市場上漲的科技公司股價反彈,仍有繼續上漲的空間。空頭則警告,科技股估值已過高,可能會像2000年代初的dot-com崩盤一樣崩塌

如果科技股出現下跌,市場無法避免嚴重的調整,甚至可能迎來熊市,」RosenbergResearch&Associates創始人兼總裁、前美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DavidRosenberg在一次電話採訪中表示。

儘管市場參與者對於科技股是否會出現問題看法不一,但今天的股市依賴於科技股,形成了雙刃劍效應。科技股大幅提升了投資組合,但一旦它們下跌,也可能帶來巨大的痛苦。

根據LPLFinancial的首席股票策略師JeffBuchbinder,信息技術行業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權重最近超過了35%,創下歷史新高。這發生在科技股的漲幅遠超其他板塊,使它們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總市值佔比更大。

人工智能投資推動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第三季度約三分之二的利潤增長,並將是實現分析師預計2026年雙位數盈利增長的關鍵,Buchbinder在給MarketWatch的電子郵件中寫道。

Buchbinder表示,他認為股市並沒有進入泡沫狀態,當前的市場情況與1990年代末投資者的經歷不同。

過去一周,投資者特別關注「七大科技巨頭」中有四家公司公佈財報,微軟(MSFT.O)、亞馬遜(AMZN.O)、Meta Platforms(META.O)、谷歌(GOOGL.O)的財報結果既讓一些投資者感到擔憂,也讓另一些人更加堅定。預計微軟、亞馬遜、Meta和谷歌今年將在AI相關支出上共同投資3500億美元,並且它們都提高了資本支出指導。

另一個影響股票走勢的因素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三的講話,他表示「美聯儲在12月會議上再度降息並非定局」。

我們真的處在泡沫中嗎?

JanusHendersonInvestors的投資組合經理JeremiahBuckley表示,儘管股市估值較高,但它們得到了強大基本面的支撐

他指出,雖然成長股目前的估值溢價遠高於價值股,但它們的盈利能力也在享受更高的溢價

LPL的Buchbinder表示,在與dot-com時代的對比中,目前的投資大多集中在那些有充足現金和已建立強大現金流的公司,而很少有資本流向那些缺乏強有力商業模型的公司,比如在dot-com熱潮期間臭名昭著的Pets.com。

Rosenberg,這位被稱為「常年空頭」且以成功預警2008年金融危機而聞名的人,不同意這一觀點。

「在1990年代末,問題不僅僅是Pets.com。那是一個廣泛的科技泡沫,而且你當時有一些利潤、現金流和真正商業模式的重量級公司,如微軟、戴爾、英特爾、IBM和思科,」Rosenberg在電話採訪中表示。

「當熊市來臨時,這些股票跌幅達到60%到80%,我們幾乎有十年的時間都在熊市的‘懲罰框’里,」他補充道。

兩年滯后?

Rosenberg認為,股市已經處於價格泡沫狀態超過一年,估值在這一時期保持着過高水平

他指出,有幾個跡象表明,估值已經脱離了基本面。首先,周期調整市盈率(即ShillerP/E),這一廣泛關注的長期估值指標,在2024年夏季突破了歷史平均值的兩個標準差。「事實上,泡沫可以持續長達兩年,」他説。

此外,爲了證明當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估值是合理的,從現在到2030年,盈利必須每年增長15%,這幾乎是歷史常態的兩倍,Rosenberg指出。

「問題不在於AI是否會變革——我們知道它會,」他説。「但它真的會觸發如此大的長期盈利偏差,導致利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翻倍嗎?」

「我認為,即使是AI和它可能帶來的所有好處,這也是一項相當艱鉅的任務,」Rosenberg補充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