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03 14:27
亞馬遜上周憑藉雲計算業務趨勢的改善和更為樂觀的基調贏得了華爾街的青睞。然而,本財報季最大的贏家或許是一家尚未公佈財報的公司。
這家公司就是英偉達。亞馬遜、Alphabet、Meta Platforms和微軟的管理層都在上周重點提及了人工智能(AI)支出的增加,而英偉達正是這種趨勢的最大受益者。
Northwestern Mutual Wealth Management股票首席投資組合經理馬特·斯塔基(Matt Stucky)表示:「我從中得出的信息是,各大公司將繼續在計算能力上投入資金,而英偉達‘可能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供應商’。」
瑞穗證券交易分析師喬丹·克萊因(Jordan Klein)也持類似觀點,他在給客户的報告中寫道:「條條大路通向英偉達」,同時也惠及博通和美光科技等較小的芯片廠商。
Meta目前預計今年的資本支出將達到700億至720億美元,高於去年的390億美元,並預計明年的資本支出(以美元計)增長會更高。亞馬遜現計劃支出1250億美元。而Alphabet今年的目標是920億美元,高於此前預測的850億美元。
微軟沒有采用傳統的日曆年周期報告,但其措辭已發生轉變,現在預測本財年的資本支出將以比上財年580億更快的速度增長。該公司此前預期增長率會放緩。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也計劃在明年加大支出。
斯塔基説:「這些資金的流向,是計算能力供應商、半導體公司和平臺」,而英偉達是其中的主要參與者。
斯塔基將此與英偉達上周二在其華盛頓特區舉行的GTC活動上的評論結合起來,在他看來,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基本上告訴你……未來一年半,對其業務的估算被低估了大約1000億美元」。
分析師指出,雖然計算方法複雜,但Bernstein的斯泰西·拉斯岡(Stacy Rasgon)表示,黃仁勛似乎暗示,該公司明年的數據中心收入可能「遠超」3000億美元,而市場普遍預期還不到2600億美元。
如此大規模的支出加劇了華爾街關於AI是否處於泡沫中的討論。斯塔基承認,這與互聯網泡沫時代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他説:「問題在於最終用户能否有效地實現商業化,而這里的最終用户主要是OpenAI。如果你觀察OpenAI的單位經濟效益……這纔是問號所在。」他補充道:「看看2026年:OpenAI每收入1美元,就要支出2美元。」
不過,斯塔基指出,甲骨文公司最近為資助與OpenAI相關的容量而發行的債券交易獲得了大量超額認購,這暗示了市場對OpenAI大幅提高商業化能力的信心。他説:「但如果情況並非如此,所有的支出可能都不得不大幅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