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話會總結 | Oil States(OIS)2025財年Q3業績電話會核心要點

2025-11-03 12:01

編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觀點與展望,深挖業績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資者把握先機。

業績回顧

• 根據Oil States International 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會實錄,形成以下業績回顧摘要: ## 1. 財務業績 **整體財務表現:** - 合併營收:1.65億美元,其中75%來自海上和國際項目 - 調整后合併EBITDA:2,100萬美元 - 淨利潤:200萬美元(每股0.03美元),包含400萬美元重組和遣散費用 - 調整后淨利潤:500萬美元(每股0.08美元) - 經營現金流:3,100萬美元 - 自由現金流:2,300萬美元 **分部業績表現:** - 海上製造產品部門:營收1.09億美元,調整后EBITDA 2,200萬美元,EBITDA利潤率21% - 完井和生產服務部門:營收2,800萬美元,調整后EBITDA 800萬美元,EBITDA利潤率29%,錄得300萬美元重組費用 - 井下技術部門:營收2,900萬美元,調整后EBITDA虧損100萬美元 ## 2. 財務指標變化 **現金流表現:** - 經營現金流環比增長105%(從第二季度的約1,500萬美元增至3,100萬美元) - 淨資本支出:800萬美元 **資產負債表狀況:** - 截至9月30日,資產基礎循環信貸額度無借款余額 - 回購400萬美元普通股 - 以小幅折價收購600萬美元可轉換優先票據 **訂單和積壓情況:** - 訂單積壓達到3.99億美元,為2015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 - 第三季度新訂單1.45億美元,環比增長29% - 訂單收入比為1.3倍 **利潤率變化:** - 完井和生產服務部門實現年同比EBITDA增長,儘管面臨美國陸上行業活動疲軟 - 井下技術部門首次出現自COVID以來的調整后EBITDA虧損,主要由於關税成本上升和國際活動水平下降

業績指引與展望

• 第四季度營收預期:管理層預計第四季度合併營收將環比增長8%-13%,調整后EBITDA預計在2100萬-2200萬美元區間。

• 全年現金流預測:公司預計2025年全年運營現金流將達到1億美元以上,其中第三季度已實現3100萬美元,第四季度預期將進一步增強。

• 自由現金流展望:基於第三季度2300萬美元的自由現金流表現和第四季度預期,全年自由現金流有望超過7500萬美元。

• 2026年利潤率指引:完成美國陸地業務重組后,完井和生產服務部門的EBITDA利潤率預計將達到"高20%至低30%"區間,相比2024年的中等十幾個百分點有顯著提升。

• 訂單預期:第四季度訂單與收入比率(book-to-bill ratio)預計將再次超過1倍,顯示未來收入增長潛力。

• 資本支出計劃:第四季度資本支出預計將處於較低水平,全年淨資本支出約為800萬美元。

• 業務組合優化:預計到年底完成大部分美國陸地業務重組,2026年將實現更清晰的利潤率表現和更強的自由現金流生成能力。

• 海外業務增長:75%的合併營收來自海外和國際項目,這一比例預計將繼續提升,支撐更高利潤率和更長周期的業務模式。

分業務和產品線業績表現

• 海上製造產品業務段表現強勁,第三季度收入1.09億美元,調整后EBITDA為2200萬美元,EBITDA利潤率達21%,該業務段收入環比增長2%,調整后EBITDA環比增長6%,主要受益於產品和服務組合優化。

• 完井和生產服務業務段第三季度收入2800萬美元,調整后EBITDA為800萬美元,EBITDA利潤率達29%,儘管面臨美國陸上活動疲軟的行業逆風,但得益於2024年啟動的美國陸上優化舉措,該業務段實現了同比EBITDA增長。

• 井下技術業務段第三季度收入2900萬美元,調整后EBITDA虧損100萬美元,這是自新冠疫情以來首次出現負EBITDA,主要由於美國對中國進口射孔槍鋼材的關税從此前的25%大幅上升至88%,以及國際活動水平下降導致成本上升。

• 公司75%的合併收入來自海上和國際項目,體現了公司多年來向更長周期、更高利潤率業務轉型的戰略成果,訂單積壓達到3.99億美元,為2015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 核心產品線包括海上連接器產品、起重機操作設備、柔性接頭技術、控制壓力鑽井(MPD)系統等高技術含量產品,其中MPD系統在安全性和操作效率方面獲得行業認可,公司因此獲得兩項行業安全獎項。

• 軍用訂單成為訂單積壓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但軍用訂單通常為多年期交付,延長了訂單積壓的實現周期,第三季度訂單預訂量達1.45億美元,環比增長29%,訂單收入比達到1.3倍。

市場/行業競爭格局

• 美國陸上完井活動大幅下滑,平均壓裂設備數量環比下降11%,導致以美國陸上業務為主的完井生產服務和井下技術部門收入分別環比下降6%和1%,行業整體面臨嚴峻挑戰。

• 中美貿易關税大幅上升成為行業痛點,射孔槍鋼材進口關税從此前的25%飆升至88%,壓縮行業利潤空間,公司井下技術部門出現自疫情以來首次負EBITDA,其他同業如Cactus等也面臨95%關税率衝擊。

• 海上和國際市場展現韌性,成為行業增長亮點,公司75%收入來自海上和國際項目,反映出運營商資本配置向海上項目傾斜的行業趨勢,這些項目具有更高產量、更慢遞減曲線和更低盈虧平衡油價。

• 行業分析師預期美國陸上活動將持續疲軟至2026年,而海上和國際市場有望改善,運營商越來越關注勘探和海上開發以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低碳資源,為專注海上業務的公司創造結構性增長機會。

• 技術差異化成為競爭關鍵,公司憑藉領先的控壓鑽井(MPD)系統、柔性接頭技術等獲得客户認可和安全獎項,在海上國際市場具備更強的產品差異化優勢,而美國陸上市場商品化程度較高,技術溢價空間有限。

• 軍工訂單為行業提供長期穩定需求,公司獲得大額軍工訂單推動訂單儲備達到2015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但軍工訂單通常為多年期交付,實現周期較長,影響短期訂單轉化率。

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 關税成本大幅上升風險:進口槍鋼的美中關税從此前的25%激增至88%,導致Downhole Technologies部門出現自疫情以來首次負EBITDA,壓縮了利潤率並增加了運營成本。

• 美國陸上業務活動下滑:美國壓裂設備數量環比下降11%,導致美國陸上完井活動顯著減少,對公司美國業務板塊造成收入衝擊。

• 國際業務活動水平疲軟:國際市場活動水平下降影響了Downhole Technologies部門的表現,加劇了該部門的虧損狀況。

• 軍事訂單交付周期延長:軍事訂單通常需要多年交付,延長了訂單實現時間,降低了近期訂單轉換率,影響現金流時間安排。

• 原油價格波動和市場不確定性:低油價環境和OPEC+快速取消減產措施導致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影響客户投資決策和項目時間安排。

• 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持續變化的美中貿易政策和關税水平增加了成本預測難度,影響業務規劃和定價策略。

• 庫存周轉和成本轉嫁挑戰:需要時間消化高關税前的庫存,並將增加的關税成本轉嫁給客户,這一過程可能延續到明年初。

• 業務重組和運營調整成本:公司在進行美國陸上業務優化和設施合理化過程中產生了400萬美元的重組和遣散費用。

公司高管評論

• 根據業績會實錄,以下是公司高管發言、情緒判斷及口吻的摘要:

• **Cynthia B. Taylor(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整體表現出謹慎樂觀的態度。在面對美國陸上業務下滑時保持積極,強調"公司表現良好",突出75%收入來自海上和國際項目的戰略轉型成果。對關税影響表現出坦率和務實態度,直言"第三季度在井下業務方面明確受到了更高關税成本的衝擊"。對未來展望保持樂觀,預期2026年將有所改善,並承諾"致力於優化運營,對錶現最佳的業務進行有針對性的投資"。在回答分析師提問時表現專業且詳細,對挑戰和機遇都給出了平衡的評估。

• **Lloyd A. Hajdik(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語調平穩且專業,主要負責財務數據的客觀陳述。在介紹財務業績時保持中性語調,既不過分樂觀也不悲觀。對現金流表現表現出適度的積極態度,確認了強勁的自由現金流預期。整體發言簡潔明瞭,專注於數據呈現而非情緒表達。

• **Ellen Pennington(人力資源副總裁兼高級法律顧問)**:僅在開場時簡短發言,語調正式且程序化,主要負責法律免責聲明和會議流程介紹,未表現出明顯的情緒傾向。

分析師提問&高管回答

• 基於Oil States International業績會實錄的分析師情緒摘要: ## 分析師情緒總結 ### 1. 分析師提問(Raymond James - James Michael Rollyson): **關於海上鑽井復甦時間和訂單情況**:詢問海上鑽井活動何時觸底反彈、訂單流向、利潤率狀況以及關税影響,同時關注積壓訂單的執行時間安排。 **管理層回答**:CEO Taylor確認2026年將有所改善,Q4訂單收入比將再次超過1倍,主要由生產基礎設施和MPD系統驅動。關於關税,承認下游技術業務受到嚴重衝擊,槍鋼進口關税從25%飆升至88%,導致該業務段首次出現負EBITDA,預計需要6個月時間消化庫存並將成本轉嫁給客户。 ### 2. 分析師提問(Stifel - Stephen David Gengaro): **關於美國陸地業務優化效果**:詢問完井和生產服務業務的利潤率改善是否已充分體現,以及未來12個月的展望。 **管理層回答**:CEO Taylor表示大部分重組將在年底完成,預計2026年EBITDA利潤率將達到"高20%至低30%"區間,相比2024年的中等十幾個百分點有顯著提升。收入雖然會降低,但利潤率和自由現金流將大幅改善。 ### 3. 分析師提問(Daniel Energy Partners - Joshua James): **關於海上vs陸地投資的結構性轉變**:詢問客户資本配置是否出現結構性轉向海上,以及推動海上訂單增長的具體產品。 **管理層回答**:CEO Taylor認為這是一個長期趨勢,海上項目具有更長的儲量壽命和更短的發現到投產時間。主要增長驅動來自巴西的生產基礎設施需求,特別是柔性接頭技術,以及新的MPD系統獲得良好客户接受度。 ### 4. 分析師后續提問(Raymond James - James Michael Rollyson): **關於現金流指引確認**:對管理層提到的全年經營現金流超過1億美元進行確認。 **管理層回答**:CFO Hajdik確認了這一數字,意味着Q4經營現金流將達到4500萬美元以上,全年自由現金流預計超過7500萬美元。 ## 整體分析師情緒: 分析師普遍對公司的海上業務轉型戰略表示認可,特別關注: - 海上市場復甦時機和訂單可持續性 - 美國陸地業務重組效果和利潤率改善 - 關税對下游技術業務的衝擊程度 - 強勁的現金流生成能力 分析師對公司2026年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業務組合優化和現金流改善是積極因素。

點擊進入財報站,查看更多內容>>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