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持續加碼!334股成QFII三季報「新寵」,持股市值前五有4家城商行

2025-11-02 07:58

  境外機構投資者持續加碼中國權益類資產。

  作為國際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QFII的持倉動向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截至三季度末,Wind數據顯示,共有46家QFII現身85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合計持倉87.39億股,按9月30日收盤價計算,合計持股市值達到1500億元,較上季度增長100億元,其中334只股票為今年三季度QFII「新寵」。

  從持倉市值來看,共有3家上市公司被QFII持倉超過百億元,分別為寧波銀行(002142)、南京銀行(601009)和生益科技(600183)。持有寧波銀行的QFII僅有一家機構,為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持股數量13.22億股,持倉市值高達349.34億元。南京銀行被法國巴黎銀行持有21.2億股,較上季度末增持1.24億股,持倉市值為231.68億元。生益科技被香港偉華電子持有2.95億股,較上季度末減持2175萬股,由於生益科技在三季度大漲超80%,持倉市值大增至159.36億元。

  此外,另有兩家城商行——上海銀行西安銀行的QFII三季度末持倉市值分別為38.19億元和31.31億元,排在持倉市值榜第四、第五位。也就是説,QFII三季報持股市值最高前五名有4家城商行。

  新進個股方面,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在QFII新進的334只個股中,持股數量在千萬級別的共有28只個股。其中,光伏龍頭晶科能源(688223)被大手筆增持1.2億股,佔流通股比例1.2%,位居前十大流通股第九位。該股今年以來下跌18.28%,前三季度營收為479.86億元,同比下降33.14%;淨利潤為-39.20億元,同比轉虧。

  從市值的角度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在QFII新進的334只個股中,持倉市值前十位的個股分別為三環集團(300408)、華工科技(000988)、晶科能源(688223)、協創數據(300857)、鉑科新材(300811)、山金國際(000975)、卧龍電驅(600580)、中材科技(002080)、興業銀錫(000426)、均勝電子(600699)。

  此外,QFII新進的個股中,集中度最高的兩隻個股爲華電新能(600930)和力星股份(300421)。電力股華電新能今年7月16日上市,高盛集團、美林證券國際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資金、花旗環球金融有限公司、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分列該股的第二、三、五、六、七、八位流通股東。華電新能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94.79億元,同比增長18.21%;歸母淨利潤為77.05億元,同比增長0.17%。

  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力星股份獲6家QFII三季度新增持倉市值達3.14億元。從力星股份披露的三季報來看,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高盛國際-自有資金、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客户資金分別位列前十大流通股東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九和第十席位。力星股份今年以來漲幅達113%,公佈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營業收入8.14億元,同比增長4.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64.7萬元,同比增長1.83%。

  從加倉情況來看,QFII今年三季度增持了230只個股。今年三季度,QFII加倉較多的個股覆蓋了銀行、電氣設備、建材、化工、軟件服務等行業。

  具體來看,今年三季度,南京銀行、中國西電是QFII加倉最多的兩隻個股。法國巴黎銀行增持了1.24億股南京銀行,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增持了7285.11萬股電氣設備龍頭股中國西電(601179)。增持個股中,QFII持倉市值居前五位的個股分別為南京銀行、恆立液壓(601100)、思源電氣(002028)、中國西電和寶丰能源(600989)。

  從佈局情況來看,共有6家外資機構的持股超過百隻,分別為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持有289只、瑞士聯合銀行集團持有243只、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持有162只、中信證券資產管理 (香港) 有限公司-客户資金持有158只、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持有156只、高盛國際持有113只。同時,摩根大通證券有限公司也是三季度增持個股數量最多的QFII,共增持了127只個股。

  行業分佈方面,申萬一級28個行業中,QFII佈局機械設備、化工、電子、電氣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居多,分別持有96只、76只、67只、49只和42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