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銀證券:全球央行129次降息點燃市場 風險資產「狂歡」仍將持續但警告過度投機

2025-11-03 10:10

智通財經APP獲悉,美國銀行證券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尼特表示,全球貨幣寬松政策正推動風險偏好浪潮持續至2025年末,投資者仍在黃金、股票和信貸市場追逐收益。

他將這種樂觀情緒歸因於一年前籠罩市場的"尾部風險"逐漸消退,例如債券無序拋售、貿易戰重啟或美聯儲進一步收緊政策。相反,2025年全球央行已實施129次降息,美債波動性趨於平穩,股市則創下歷史新高。

"尾部風險'未能兑現以及全球129次降息解釋了為何黃金、股票和信貸需求如此旺盛,"哈特尼特在10月31日的最新周報中寫道。他表示投資者對"美聯儲看跌期權、特朗普看跌期權和Z世代看跌期權"保持信心,意味着市場相信政策制定者和年輕散户投資者將繼續支撐市場。

風險資產全面走強

根據美銀的資產表現數據,今年以來黃金暴漲53%,股票上漲21%,比特幣漲幅近15%。信貸市場同樣表現強勁,投資級債券上漲約10%,高收益債券上漲9%。相比之下,美元下跌8%,油價年內跌幅達16%。

該策略師指出,2025年面臨的"最大看跌風險"均未成為現實。美債波動率已降至2021年以來最低水平,中美達成貿易休戰,儘管股市徘徊在紀錄高位且信用利差觸及多年低點,美聯儲仍開啟了降息進程。

倉位佈局與資金流向

近期資金流向顯示365億美元流入現金,172億美元流入股票,170億美元流入債券,而黃金在年初大幅流入后出現75億美元流出。日本股市迎來4月以來最大資金流入,材料股則遭遇創紀錄流出。

美銀牛熊指標從6.2微升至6.3,反映出全球股市普遍走強和信貸環境改善,儘管高收益債和新興市場資金流入有所放緩。

展望:風險偏好將持續至通脹反彈

哈特尼特認為,資產配置者很可能保持風險偏好,直到通脹明顯重新加速。美銀基準預測假定2026年全球還將有81次降息,若通脹趨勢逼近4%這一預測可能調整。

對於"希望對衝第四季度金融環境意外收緊的投資者而言,最有效的痛苦交易是做多美元",哈特尼特指出風險資產已出現"泡沫跡象",且市場對AI引領股市走勢存在過度自信。

該策略師繼續推薦黃金和中國股票作為對衝投機過度的工具,同時警告若關鍵市場指標(如美國銀行股或垃圾債走弱)出現急劇逆轉,可能預示本輪上漲行情終結。哈特尼特表示:"投資者正在提前佈局繁榮與泡沫",堅信每次市場下跌都會有政策託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